Curtain丨短视频的内容创作与变现方式

短视频用户很难在同质化的视频间,显著感知到内容差异性。如果将各家的视频抹去Logo后线下评估,观众恐怕难以发现品牌间的差异;进一步的,研究不同自媒体的播放数据,在非粉丝群体上的表现也没有太大差异性。

内容表现形式的同质化导致了粉丝转化率的降低,如何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做出差异性,提升用户感知?身在红海竞争中的自媒体们做出了自己的尝试。

1、内容的差异性

2、IP形象的差异性

由于制作周期短、难度低,短视频的学习效仿速度远超长视频(影视、综艺类),这使得品类创新带来的差异性难于长时间的保持。一旦某种品类模式被验证有效,竞品就会快速解构、重组并效仿。几周之后,两档节目可能又会有着差不多的模样。

或许只有独一无二的人格化IP才抄不来。

当然,绑定人的IP化方式也存在着弊端,最直接莫过于:节目品牌同个人品牌混淆,导致模式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变差。一旦核心人物发生变动,会导致整个自媒体的崩塌。

Curtain丨短视频的内容创作与变现方式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于 花瓣

但是无论是追求品类差异性还是IP形象差异性,最稳的方式还是提高差异性的成本门槛,让竞品抄不起,抄不像。

想要保持品牌的差异性,就必定要提高差异性的成本门槛。量入为出,只有营收做上去了,才更有底气不断加大投入,形成正向的循环。

短视频和长视频具有天然的差异性。用户观看长视频有更强的目的性,因而也能够包容更长时间的广告;而观看短视频的消费场景则随意的多,对广告的耐受程度也就越差。短视频的传播属性会更强。采用广告即内容的方式,可以在获取自媒体粉丝基本盘的基础上,收获到社交网络自发扩散的传播效应。

无论是品牌广告,还是面向观众直接收费,本质上都是影响力变现,只是前者为他人打广告,销售的利润落在别处,后者为自己打广告,获取更高的利润。

你可能感兴趣的:(Curtain丨短视频的内容创作与变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