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人的面面观

理解“洞见”这个词,你就能更多的了解有关产品的含义!

所谓的产品,狭义上指一款APP应用。广义上,其实是代表了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包含了业务的销售方式、后台供应链的进销存方式、对某一行业产品的定义方式等等。产品经理这个词最早是宝洁公司为了解决多款产品的营销而创造出来的,最近五年是在互联网行业火起来了。

互联网时代,都讲互联网模式,核心的是极快、极准、极狠。“极快”就是指销售的速度堪比传统的销售,传统的销售是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在特点的时间点,然后面对面交流后,产生的交易订单,这种交易效率非常低。互联网的销售模式,交易双方不需要地域发生变化、也不需要时间恰到好处,发生的交流可以是即时聊天或者老客并不需要多聊一句。这样的效率,肯定是极快的。“极准”就是推荐给消费者想要的,3-5年前,利用个人历史数据的分析,现今用大数据以及AI的技术。在以后的时间里,极准会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老客体验更好;通过精准客群营销,让新客入场更简单。“极狠”,愿意烧钱换用户,愿意拿钱来换时间,愿意拿钱来做各种营销,比传统营销模式狠太多了,很大一个因素也是VC的进场!

一个的产品,满足了用户什么心理需求?当我们真正选择一个行业进入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清楚在这个产品的背后,用户从“心”出发的需求是什么。因为任何一种现实主义的需求都是人内心的反应。从产品人的角度,除了需要热爱、能力以外,最重要的事情是,它是不是你长期所希望和坚持的那种价值。

产品人对场景的预设和判断,非常的重要。场景是产品的重要部分,在匹配的场景里提供产品能够提升转化率。先举个‘花点时间’(以下简称花)的例子!“花”总结了让用户谈论你的产品的四个场景。第一场景是认知型的传播,“花”接受了高圆圆、鹿晗的名人投资,最大的价值是认知传播。第二个场景是购买中的传播,具体的行为就是大家熟知的‘拼多多’的拼团模式,我的朋友买了一个东西,代表他认可,还有就是优惠非常明确,不用比价直接购买,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购买环节的传播。第三个场景是买完后的传播,也就是用完某个产品后的各种红包分享。第四个场景是体验性的传播,鲜花有天然的传播性,一束花插在办公桌上会影响周围4-6个人,发朋友圈会影响几百人。为了给这个场景多点体验属性,“花”会做一些卡片,比如有了鲜花的元气满满的一周、爱花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等,这些忍不住要把它放一起和花拍照再分享朋友圈。再说到底什么是场景?场和景,场是时间加空间,景是情景和情绪暗示。制造场景就是用户停留在一个空间的时间里,有了基础的情景后产生的情绪准备,就是场景。场景发生的大方向如前面“花”的案例所说,也就是购买前、购买中和购买后。

做产品必须有用户思维,老说换位思考,落实到行为可能“南辕北辙”。同理心的考察,告诉我们用户无法像产品经理那样,分层次说出他的体验。他能展现的就是用户情绪。恐惧,是人的底层情绪。恐惧是动力,它比愉悦更强劲;痛点来自于人的恐惧,人们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的花钱。痒点、痛点、爽点、酸点,都是产品机会。痒点是虚拟自我,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爽点是用户需求被即时满足。

产品人区别与用户,可以清晰感受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分别是:战略层、能力层、资源层、角色层、感知层。战略存在层是做任何一个产品前,必须明确定义两个问题并时刻提醒自己。一、我们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二、用户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为什么会依赖我们?得到我们各自需要的东西,我们才能做下去。战略层的外延是能力圈层,能力层要确定的是:一、做到哪些事,提供确定性。二、不做哪些事,这些事坚决不碰!战略层指导能力层,没有战略层的能力层的提升会是无序且杂乱的。

能力圈层外面的叫资源结构层。简单说,需要知道哪些是我的资源,需要去拓展的。建设和拓展资源固然和能力有关,但更与战略相关。打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一个朋友自己加盟品牌做了3个店铺,业绩平平。下一年准备进品牌公司干活顺带兼着店铺,为什么呢?因为进入品牌公司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因为资源会更倾向有战略意图的品牌公司。然后顺带给自己3个店铺输送能用的资源。

资源层外面就是第四层——角色框架层。角色框架取决与前三层,其中和战略和能力息息相关。就像一个24小时便利店,里面服务人员行为都是角色框架式的,不会多一个行为或者少一句话。角色框架层定义了这个产品的不同角色下的执行模块、功能列表。框定了这些,才能讨论每个功能的细节要不要改善、能不能优化。对于新晋产品人,觉得这些东西最有价值。殊不知,这些功能的堆砌,在产品团队里,只需要一个UI就能完成的。而且在今天铺天盖地的互联网产品,借鉴一下、学习一下,都极为正常。

角色框架层外就是第五层——感知层,在做足了里面四层的前提下,感知层固然重要。就像大家看一女人,首先看长相和修饰,如果看上去不美的,你都没任何兴趣了解她的内涵。类比一个APP一个网站,外观丑陋、打开奇慢、操作又变扭,用户没人想用。其实感知层所赋予的,不止是视觉、还有听觉、味觉,甚至包括触觉、嗅觉。就像一个零售门店,进入吸引你顿足的,肯定是五种感觉的综合体现。这部分工作,在产品团队里有个人叫UE,专门负责这块工作。

具体再扩展聊聊用户的体验问题。产品人一般有两个图:用户体验地图、服务设计蓝图。

用户思维带来用户价值的提升,用户价值的公式是:用户体验=(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新体验是在过去基础上创新的体验,旧体验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体验,替换成本包括:品牌认知、渠道便利、学习成本等因素。这个公式很好解释了,在存量市场竞争时,先发优势很重要。因为新旧体验差距大,用户替换成本最低。

产品的定位是每个产品人天天说、月月吵、年年定的话题。产品定位上要理解自己的点在线性周期、竞争面、经济体中的位置,并在更高维度做选择。线性周期为什么重要,除了创业团队要跟着线性周期走之外,投资者首先投的是周期。竞争面上,面给点赋能,面在竞争的时候,点有红利。

互联网产品人不同于做toB的项目,可以有很多商量余地,还有许多非功能性约束。互联网产品的产品人必须甄别关键任务,对其他损失忍了的能力,是产品人的长期修炼。在定义产品的能力系统时,应该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与社会能力为锚点。以用户的需求解释、老板的需求要求、产品经理自身的需求感知,都是错误的,但是也是极为常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人的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