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孩子时请保持情绪稳定!

妈妈,带孩子时请保持情绪稳定!_第1张图片

        这几天有个视频很火爆:一位宝妈因为宝宝被另一个孩子踩了一脚而情绪失控。宝妈要求踩人的小女孩向自己的孩子道歉,踩人的小女孩的妈妈自己使劲给对方妈妈道歉,宝妈忍无可忍地拉扯了踩人的小女孩,然而旁边围观的人随意的一句插话最终引发了厮打。

        我也是一名妈妈,在公共场所带孩子玩耍时遇到被欺负或孩子欺负别人都是很常见的情况。我并不想去评判视频中的两位妈妈和宝宝的孰是孰非,因为我不在现场,没有目睹整个事发过程,只凭一段视频根本无法判断。然而,我想说的是,作为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保持情绪的稳定很重要!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遇到相同事情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反应是不同的。举个例子,同样的一句“吃饭了吗”,有的人感到亲切(他在关心我),有的人觉得奇怪(要请我吃饭吗),还有的人觉得厌烦(关你什么事)……造成这么大差异的原因正是在于我们主观的体验和感受不一样。甚至在不同情绪状态下我们的体验和感受都会有所差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对于外界刺激的体验和感受大部分自来我们年幼时期对周围人的模仿和有意识的学习。俗话说:“三岁看老。”三岁前看的不是能力,因为能力会发展;看的也不是习惯,因为习惯可能改变。三岁前看的是孩子的性格。毋庸置疑,性格决定命运。而这性格的养成对于当今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都维系在妈妈身上。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想要培养一个情绪稳定的宝宝几乎是不可能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努力适应和学习。最初的学习就是简单的模仿。模仿你的表情,模仿你的动作,模仿你说话,甚至模仿你生气的样子,模仿你处理事情的方式。如果妈妈容易情绪失控,孩子自然也学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同事的孩子一开始由家里的老人帮忙照顾。老人从老家来,说方言,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再加上性格不开朗,所以常常闷在家里,致使孩子也一度胆小内向,见了陌生人认生认得厉害。同事意识到这个情况,熬到孩子两岁,将老人送回了老家。她尽可能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当孩子怕生胆怯时,她会摸着他的头,拉着他的手,很大声地跟别人打招呼。经过这样一点一滴的努力,孩子渐渐变得开朗了,性格也比从前活泼了许多。而今看到他家的孩子,又有多少人记得当时自己说过的“这孩子有些内向”、“小男孩要胆子大一些哦”这些话呢?


        妈妈对情绪的控制和表现,还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曾经为了改掉女儿吃夜奶的毛病,我有一段时间十分抓狂。长期休息不好也导致了易怒的问题。有一次半夜女儿又哭着要奶,我怒火攻心冲着她大吼了几声。吼叫的结果不仅没有制止她想喝奶的决心,反而在她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恐惧的阴影——一周后她睡午觉说梦话时还提到了妈妈的可怕。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摧毁的力量竟如此可怕。

         回到最开始的视频,那位情绪失控的妈妈显然是有问题的。她的问题不是为自己的孩子仗义执言,也不是要求对方道歉,而是让自己的情绪失控,甚至无视自己宝宝的情绪状态而继续失控。这样的情绪失控不仅不会让做错事的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吓到自己的宝宝。孩子已经在外界受挫,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和关怀,却偏偏看到了母亲情绪失控的场景。这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什么呢?是凶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还是情绪无需控制,想发就发?亦或者是只要受到伤害妈妈就能解决?无论如何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想要尽快消除需要更多的时日和努力。


        千万不要说孩子小,还不懂。其实不懂的是我们大人而已。

        情绪是一个人犯错的逻辑起点。拥有平和的心态和情绪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作为妈妈,情绪稳定对孩子来说更重要,不是吗?


妈妈,带孩子时请保持情绪稳定!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带孩子时请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