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他们离去了,我们准备好守护这个世界了吗?——10月反思

2018年10月下旬正是“多事之秋”。

名人离世、重大交通交通事故,短短几天内,不肯放过我们似的,连环放出重磅炸弹,一阵阵冲击波,刺激脆弱的心脏。我们措不及防,精神恍惚,被迫接受着难以消化的事实。

微博上的头条新闻下分出了好几片天,一波波舆论如同海啸在阴霾的天空下奔腾在评论区里。

李咏与金庸逝世后,有人叹惋“90后已经开始失去”。

嗯,曾经的温暖如同秋雨打落叶,一点一点地散落。时间无形,就像泰戈尔的诗里描述的“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它风一般的在身旁呼啸,我们却少有察觉。直到这样的消息撞响心钟之后,我们“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早已远离那些鲜活的景象,把它们压在脑海中的箱底。

未免感到凄凉呢。

还有人感慨,离去的人“轻柔地把这个世界交到了我们手里,可是我们却还未准备好”。

是啊,我们好像刚刚长大,仍在蹒跚学步,还不舍那余温未尽的温暖,残酷的命运就把我们抛向这个荒凉寂寥的世界,独自面对萧瑟寒风。

而过去的热闹宛如美丽的烟火,眨眼间光芒消逝。

但是,我们的心脏还在一下一下地跳动,我们的呼吸没有停止,我们仍真实地存在着。

不得不鼓起勇气,自己创造新的热闹,守护世界。

10月28日,重庆公交车坠江,各大新闻媒体爆出事故原因“小轿车女司机穿高跟鞋逆行”,滔天声浪压向这名女司机,攻击与讽刺不绝于耳。然而,随着调查进行,五天之内,“事故系公交车逆向变道撞上轿车与护栏”“乘客与司机争执导致车辆失控”两条报道扭转了全部舆论。先前“讨伐”女司机的评论销声匿迹,要求责骂者道歉的声音高涨不止。

一出浮夸的戏剧摆在我们面前。舆论如同海啸巨浪,席卷而来,又悄无声息地迅速退去,留下一片荒芜的大地。身在评论背后的我们,成了媒体舆论引导的奴隶,但终究,沦为了情绪的玩物。

仿若一场狂欢,我们在狂欢中丧失了理智。盛筵易散,唯余长久的寂静与孤独。

我不喜欢这转瞬即逝的热闹与喧嚣,我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里永恒的意义。

   

面对红尘,有人选择退隐,不问世事。但我不愿隔绝在社会之外。人类是彼此相联系的个体,是彼此的镜子,个体成长总是在观察周围的社会与人之中完成的,社会的发展,是在所有个体不断观察、接受与创造中进行的。

一个个拥有着思维的,丰富多彩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材料。       

有人被集体情绪的巨浪吞噬;有人练就圆滑本领,熟练翻腾水中,甚至成为这巨浪的操控者。但我也不愿失去自我,成为无意识的追随者,醉心于汪洋之中。

《武林外传》中,吕秀才曾发问姬无命:“你是谁?”

姬无命一脸懵圈,他说:“这个我已经知道啦。”

吕秀才回答:“不,你不知道。你是谁,姬无命吗?不,这只是个名字,一个代号……把这个代号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谁?”

我是谁?

曾经,在浮生中偷得的半日闲暇之时,我们空空如也的脑袋也曾闪过这个问题:“我是谁?我想要什么?”

我是一名在读大学生?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大脑、DNA与指纹?是宇宙中举世无双的精神和性格?不,这些只是我拥有的社会角色、身体与主观世界。

我想要名利?我渴望感情?我期待着境界的提升、自我的实现?不,当你坐拥黄金万两,身边亲朋满堂,登顶“人生巅峰”,我依然未免感到空虚,我仍在眺望前方。

这样的问题不过灵光一闪,当这份难得供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静谧再次被忙碌打破,它就被我们当作一个脑洞抛弃在深渊之中,连空谷回响也消失得一干二净。

人们说,青春总是带着迷茫的,长大就好了。但“长大”,有时只不过是社会与家庭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又一个责任填充内心的过程,我们依旧迷茫,和未及弱冠之时别无两样。无论任何年纪,我们都要解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或许我们穷极一生都不能得到一个答案。

假如人是一个圆,那这个答案就是无穷无尽的圆周率。

也正因为人如同一个圆,从任何角度得出的解答,都不能使人满意。

尽管我不能解答这个问题,我也依然要保持自我。这是我坚定着要守护的圣物,只有守护住它,才不会感到迷茫,才能站稳脚跟,不为大浪卷去。

寻找“我是谁”答案的过程,就是人生;而这个答案,隐藏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中,一次又一次的思维中,一次又一次的创造中。

这就是生命永恒的意义: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个体都是一种独特的颜色。

不混入灰色的浪潮,找到属于自己的颜色,就是我们守护世界的最好办法。我们终将归于尘埃散尽,但我们存在过的光芒,也将闪耀于浩瀚星空。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他们离去了,我们准备好守护这个世界了吗?——10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