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偶像的时代

一个没有偶像的时代_第1张图片
吴晓波

文/徐裴行

导图于2016年7月14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体育馆拍摄,托舅舅的福第一次亲眼看到吴晓波。那一阵最火的关键词是“逃离北上广”,而吴晓波也借着这个机会在三个城市宣传推广自己的音频产品。第一站是广州,那天的气候很湿热,阴云密布,演讲的主题是《这个时代的困顿与美好》。

时间拨回半年前,也是在舅舅的推荐下关注了吴晓波的公众号。那一阵出过一篇推送,将过去两年吴晓波写过的文章中,点击数最高,或者意义最大的十几篇列举在上面,排版很精致,插图的文字和配色也挺赏心悦目,于是一个个点进去,竟一口气全都看完。逐一往回翻过去的内容,并在一个星期内连着看完爱奇艺上几十集的同名脱口秀。

那是自己以前从未关注过的领域,一个人能将枯燥生涩的财经知识解释的饶有趣味,并以文人而不是一位经济学者的视角来解读事件,理性中夹杂感性,并赋予精美的包装和娱乐化的勾兑。不难推测其创作团队里既包括十分擅长文案造势的一拨人,又包括拥有深厚美学功底的一拨人。

“网络节目的平均时长只有五分钟,六分钟就是耍流氓,七分钟就得有抽奖了。一个人在台上要围绕着财经知识喋喋不休讲二十多分钟,于是我想能不能在旁边设立一个玩偶形象(巴久灵,即80,90后),去分担自己的任务,并让观众觉得有趣。”对于所开创的财经类脱口秀的节目形式,吴晓波曾多次向大众阐述自己的想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吴晓波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能准确定位到作为自媒体的目标人群,找到知识和商业娱乐间的平衡点,在节目内容上的推陈出新以及在形式上的精美包装,再辅以运营多年的深厚人脉和推广渠道,这些都是令其自媒体频道大获成功的因素。一个可以拿来相提并论的事实是——起初看他的脱口秀,每集二十分钟,可以连着看完十多集,后来看他早些年在腾讯课堂上所做的关于《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系列讲座,一集45分钟,却很难一次看完两集。

当节目的受众从小拨的学术人群转向世俗的普罗大众,不仅形式要发生变化,得生动有趣,赏心悦目,内容也不得不变得通俗,浅显易懂,以此来适应和取悦大众。

后来相继买了《激荡》和两本《大败局》,同样是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商业社会的激荡沉浮,前者以年代层层推进,横向纪实,后者则是点对点式的纵向剖析,其中一些内容会交涉重复,但大体上,对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同时也非经济学专业的人来说,这两个系列无疑是了解近代中国商业史很好的材料。看着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名字,那些盛极一时而衰,默默耕耘功成名就,欲退却再遭劫难的人。许多人被歌颂,被唾弃,被捧上高处,被摔在地上,被世人铭记,又被历史湮没。吴晓波用自己文人的视角和精湛的笔触将原本并无关联,平淡陌生的商业故事描写的异彩纷呈,扣人心弦,且发人深思。

随着读他的书越来越多,看到《跌宕》和《浩荡》,疑窦丛生,不禁开始审视与怀疑吴晓波式的写作方式。

尽管吴晓波的著作并不被认为是经济类的学术性作品,他只是在整理中国企业、商业的发展历史并将一部分情况真实地还原、重现在读者面前。但书中所记录的内容,很多都是来自于在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文字记录和史料,其出处的真实性和是否严谨大多无从考证。其次,像吴晓波这样大量引用他人现成的资料(当中以《大败局》,《吴敬琏传》,《跌宕》尤甚),并经过少量修改,润色,再加入自己的一点创作部分就将其据为己有,即无抄袭之名却行抄袭之实,被不少评论人戏称为“财经嫖客”。

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前助理的柳红曾于2002年出版了对于吴敬琏的传记——《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评传—吴敬琏》,而吴晓波在2010年所著《吴敬琏传——一个经济学家的肖像》中被指多处抄袭柳红的作品,更是被原作者痛批有14大硬伤和6大软伤。柳红因此提起上诉却遭两次败诉。2013年4月,柳红第三次向北京高院申请再审,时至今日,仍无定论。

柳红的事迹是在看《吴敬琏传》时无意间发现的,为求证找到她的原文并和网络上柳红指出的地方一一对比,不由得惊诧。除开一部分是直接原封不动抄袭而来之外,剩余的或经少量修改,颠倒句子顺序,改换标点符号等手段刻意做出一些不同之处来避开指控。

波斯纳说过:“剽窃的污迹永远不会褪去。这并非因为剽窃是一个极为可恨的罪过,而是因为它令人难堪地表明了自己的次等属性。剽窃者是可悲的,甚至近乎滑稽。”“有才华的作者剽窃,不论他是职业作家还是学生,都会使他的作品锦上添花。这进而将会使他的那些没有剽窃的竞争者——其他作者蒙受更为沉重的损失。”

和朋友交流对吴晓波频道的看法——“看了那么久,慢慢意识到他的节目其实就是个脱口秀而已,95%的娱乐成分加上一点财经的知识佐料做成一道好看的菜推给大众。对于真心热衷财经证券的人,学这点儿知识屁用没有;对于普罗大众,他们以为学到了很时尚,有料的东西,其实看一整年的推送也不会对你的生活有半点改善,权当个独特一点儿的娱乐节目看看就成。至于那些花里胡哨,售价昂贵的课程,针对的依旧是那些没有时间读书和上网琢磨,净想着急功近利,或者借着课程来融入圈子拓展人脉的人们;说到那个什么“裂变式创新”,感觉吴晓波最近越来越喜欢玩儿商业概念了,跟贾跃亭一样。”

在台下听着吴晓波侃侃而谈“这是一个没有偶像的时代”,耐人寻味的是,演讲结束后人们一窝蜂跑上台和吴晓波合影,瞬时被人海包围,场面接近失控。

和舅舅走出体育馆,天早已暗下来。回去的路上不禁打趣道:“不是说这是一个没有偶像的时代吗?”

百科里对「偶像」的定义为——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也指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

“在我的生命中,李普曼式的梦想早已烟消云散,唯留下的只有一些听上去很遥远、却让人在某些时刻会产生坚定心的声音。1959年9月22日,李普曼在他的70岁生日宴会上说——「我们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我们去推敲、去归纳、去想象和推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我们所做的只是每个主权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其他人没有时间和兴趣来做罢了。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不简单的职业。我们有权为之感到自豪,我们有权为之感到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这是吴晓波在《我的偶像李普曼》中的一段。

回顾过往的岁月,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会因为虚荣,因为对某一种大师级人物的憧憬,而作为支持你在年轻时代进步努力的一种动力。然而绝对的崇拜往往伴随着绝对的无知,随着了解的深入,历史的曝光,该如何平静地看待自己当初的精神支柱,坦然接受他人乃至自身的不完美,也许更加重要。

这从来都不是一个没有偶像的时代,而是偶像光辉难以长青的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没有偶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