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风险投资人的眼光来选书

用风险投资人的眼光来选书_第1张图片
书界

相信每个爱读书的人都会遇到两个问题:
1、怎么选书?能否给我某某方面的推荐书单?
2、书那么多,怎么读的完?

对于第一个问题,当你想学营销的时候,会找身边的营销牛人推荐书单, 当你想学心理学、英语、健身、投资的时候,会找培训的老师或者一些达人推荐的书单,然后一次性购买。

现在问自己三个问题:
1、书看完了吗?
2、书适合你吗?
3、推荐的书真的是好书吗?

第三个问题显然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和“怎么选书?”以及“书那么多,怎么读的完?”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选书其实是一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能力甚至是我们知识分子最最重要的能力

当我们走入书店或者浏览网上的书的时候,可能会想起朋友推荐、某位大神提过,就不看这本书本身的质量如何,买下来,花了时间看,然而并没有对自己起到太大帮助,而且对方也不知道你要什么书。根本问题就是你不会选书,选书是一种用进废退的能力,当你把选择权交给其他人,让他们给你推荐书单,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选书”的能力!可以看大牛看的书,但是自己必然需要经过二次筛选!

以后不要让别人给你推荐书单!
以后不要让别人给你推荐书单!
以后不要让别人给你推荐书单!

为什么我们前文提到的两个其实是一个问题呢?
因为根本原因在于不会选书,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书那么多,怎么读的完?
我也曾思考过,书那么好,但是每一年新出版的也是成百上千,即使我每一年读100本书,我也读不完啊!毕竟出版的比自己读的快的多的多,而且还会面临老了记忆力下降的问题!读了记不住,就更加痛苦纠结,但是还是先继续读吧,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现在找到了,答案就是——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你读,重要且高质量的书并没有多少!一生只读高质量的书!
那么解决办法就是——学会筛选高质量的书,把低质量的书剔除自己的阅读范围!

一个简单的举例:
当别人在刷朋友圈,你在看高质量的文章;
当别人在看高质量的文章,你在看高质量的书;
当别人在看高质量的虚构书,你在看国内高质量的非虚构书籍(科学方法论和研究);
当别人在看高质量的国内非虚构书籍,你在看原版的外文非虚构书籍(大部分非虚构书籍从外文翻译过来至少要一年时间);
当别人在看国外的原版的外文虚构书籍,你在看最新的研究研究文献;
以此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提高品位,过滤掉杂的信息,筛选出高质量的好知识!既然是高质量,那么肯定就不多了!

那么如何像风险投资人投资好公司来筛选好书籍?

(风险投资人就是投资一级市场)

1 出版社——VC/PE公司

当你决定投资一个创业公司,用几百万做股权投资(当然这个风险特别大,普通人还是投资二级市场比较好),这时候你需要研究什么?我们需要先看看这家创业公司的投资公司有哪些!
比如说这家公司如果是软银、高盛或、IDG、红杉资本,那么这家公司必然是有优势于其他的公司,必然是经过投资公司的多重筛选!
毕竟,阿里巴巴也是软银和高盛投资发展起来的。
所以让优质的出版社帮你筛选书籍,就如同让VC/PE公司帮你筛选书籍一样高效。
当然,有些投资公司在某个细分领域比较知名,比如投资在线旅游、体育,所以出版社也要找该领域中比较知名的,总不能找电影出版社出版的《聪明的投资者》吧?

2 作者——创业者

当你决定投资一个公司,比如说买这个公司的股票的并且准备长期持有的时候,你就应该深入了解这个创始人!
这个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是非常关键的!创始人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兴衰!中国不缺企业,但是缺好的职业经理人和创始人。想想王石对于万科,任正非对于华为,王传福对于比亚迪,投资之前深度了解创始人将有助于你判断这个公司适不适合投资,能不能给你带来正收益甚至是超乎预期的收益!

那么一本书呢?对于我们必然也是要有用,给我们带来成长和变化的,所以作者的靠谱性就直接决定的书籍的靠谱性。花时间去读书之前先了解下作者,否则花了时间就相当于浪费了。注意:要了解作者在你想要深度研究的领域方面的能力,这是至关重要,其他能力对于我们来说不重要。

3 版次——几轮投资

在公司上市之前,需要经历A轮、B轮、C轮、D轮甚至是E轮投资,比如携程是C轮融资后就上市,去哪儿是F轮融资后上市,一般C轮上市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而投资股权公司,也是为了公司上市后套利,那么上市与否就是至关重要,C轮投资也是个比较好的判断标准。

对于选书,第一版的书就是A轮投资一样,不确定性越高,所以第一版的书慎买慎读。出版的次数越多,说明书的内容越经典,优先选择那么出版次数越多的,这个倒是和投资有所区别。

4 印次

如果你要投资的领域太新,创业者没多少,只有经过A轮的公司,那么就需要看看A轮里面是不是有很多投资公司参与投资,以携程为例,A轮是有四家公司,包括IDG、软银,多家公司投资也是一个标准。

对于选书,有时候想要学习的领域太新,以至于只有第一版的书籍,那就需要了解下,有没有印的次数很多的书籍,比如说第一版第3次印刷,或者第n次印刷(n越大越好)

5 印数

如果只有第一版印刷,那么就要看印数,如果出版社印数太少,说明出版社对这本书没有太大信心。

6 “编”与“著”

随便拿起手表一本书,看看上面写的编还是著?著的意思是原创你内容多,编的意思是凑起来放一起。把编著放在一起很有误导性,优选选择“著作”(有的公司某方面业务比较专业,可能是收购了其他公司,收购之后怎么发展就更不确定了)

7 参考文献

为了学习知识而读书,就得选择技术文献的“非虚构书籍”,否则很容易被市面上的营销文章和书籍误导,比如说酸性体质?
如果书后面没有详细的“参考文献”列表,那么这本书不值得读,因为比较可能的是,那不一定是作者写的,而且到处拼凑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忽然你真的重视他,就会知道中文非虚构书中,很少有非常多的“参考文献”,所以选择的其实并不多。

好书的参考文献就像藏宝图,可以找到更多的相关的好书。

8 花点时间去读书评

亚马逊和豆瓣都是有非常好的书评,从书评来认识一本书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深入认识一本书,既然都要花时间买了读,不如多了解一下。当然,豆瓣现在书托也比较多,还是需要有辨别能力的。

9 看看牛人在读什么

牛人都爱分享,他们在读的书也是明显经过筛选的,那么就可以拿这些书做“参考价值”,当然也是参考,还是需要经过自己二次筛选的。所以即使是真的牛人推荐的书单,也需要进行二轮筛选,才来判断要不要花时间读。

关于以上的筛选的标准,现在就可以拿起手头旁边的书,进行一轮筛选了!甚至,有些书即使是“畅销书”,即使是“大牛推荐”,也不见得是真正的好书,这就好比你买基金,看着蚂蚁聚宝或者天天基金网的推荐或者排名,仿佛在告诉你,这是非常的投资标的!投了,就亏了!也在间接放弃自己的选择能力!

和不要跟别人要书单一样,也不要再随便让别人推荐股票基金了,即使推荐,也需要经过自己的筛选,不然可是坑了推荐的人啊!甚至是在放弃自己的选择能力,也间接地放弃自己的财务自由之路。

毕竟对每个人来说,选择才是决定命运的啊!

本文选书的核心内容来自于:新生大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风险投资人的眼光来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