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比较难懂,那年我看完《呼喊与细语》后,完全不知其含义是什么。都说他的电影能引发观众深度的哲学探索,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他的电影就犹如阳春白雪一样,属于小众类型的了。不少观众已认可了大师的电影就是考验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如何——可怜我等虽爱电影却又素养不高的人了。

      但大师毕竟是大师,伯格曼在电影史上的威望是难以撼动的,他的作品四次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戛纳、威尼斯以及瑞典等电影评选中也获得过金奖。

      英格玛·伯格曼多数的作品几乎都是在探讨人的孤独与痛苦、上帝是否存在以及生与S、善与恶的问题,把注意力集中表现在人的内心世界之中。

      我收过一些他的电影影碟,像《芬妮与亚历山大》、《秋天奏鸣曲》、《野草莓》和《第七封印》。其中《芬妮与亚历山大》我比较喜欢,算是能看得懂的影片。而那部被一位影迷称为死前一定要看的《第七封印》,虽然已买了DVD近八年了,还没有勇气看完——估计我与死神见面还有不少日子。

      1961年,伯格曼拍摄了《犹在镜中》,这个文艺气息浓郁的译名一下吸引了我,在片源刚刚出现在网络上之后,我立即下载了下来。

      西方戏剧结构理论有“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伯格曼正是用“三一律”的格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遗传了母亲的精神病的卡琳因病情好转,被家人接回到家中——一座小岛上,她那位在大学任教的丈夫马丁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决心成为她生命之舟的锚。卡琳的父亲是一位作家,经常外出,表面上一副威严的样子,暗中却因女儿的病情而哭泣。卡琳十七岁的弟弟米纳斯对父亲沉醉于自己的世界里却对他少有温情产生不满。一个偶然的机会,卡琳偷看了父亲的日记,发现父亲竟然将她作为观察的对象,记录她一步一步地走向崩溃。这让卡琳感到震惊,她跑到自己的小天地里,头脑中出现了另一个声音,并幻想出上帝即将出现,却不料出现的是一只蜘蛛……最终,卡琳再次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有评论说,这部影片讲述了由沟通问题引出的对传统宗教的质疑,这点我个人无法去探究。影片的最后,米纳斯吓坏了,觉得现实破灭了,他找父亲进行了交谈,告诉父亲自己无法在这个新世界生存。父亲告诉他可以的,这个世界上爱确实存在:

      “我不知道是爱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还是爱本身就是上帝,爱与上帝是一体的。这种想法在我空虚和绝望的时候拯救了我。空虚变成了财富,绝望变成了希望,就像死缓一样。”

      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完全不必去探寻其中的深奥寓意,你或者选择不去观看,或者仅仅是观看简单的剧情而已。

      伯格曼的《犹在镜中》与他之后的《冬日之光》和《沉默》合并成为“信仰三部曲”。本片获得第3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同时还获得第1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饰演卡琳丈夫马丁的瑞典演员马克斯·冯·西多是一位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他出演了伯格曼十多部影片,近些年还活跃在欧美银幕之上。1987年他在《征服者佩尔》中饰演了一位忍受屈辱的父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不忘1976年他在《苦海余生》中饰演那位德国船长的形象。在一些著名的美国影片中,他也出演了许多配角,比如《驱魔人》、《汉娜姐妹》、《少数派报告》、《禁闭岛》等等。

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_第1张图片


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_第2张图片


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_第3张图片


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_第4张图片


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_第5张图片


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_第6张图片


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_第7张图片


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_第8张图片


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_第9张图片


2014-01-19 22:46:25


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