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VS人性

信任VS人性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路

我以前是一个特别特别认真的人,对什么事都认真,自己内心有一颗坚不可摧的正义标准,再加上性格上不愿更不敢与人引起正面冲突,所以我弱的时候,人若犯我,我觉得与之计较有损我的形象和档次,便不跟这个人打交道,离得远远的,老死不相往来;当我强一点的时候,我开始以说教的方式对付周围没达到我的道德预期标准的人,诚然,碰壁无数次,于是我愤怒,斥责他们为“愚蠢”,不知道约束自己,不懂得修身养性。直到有一天,我看了关于人性方面的书籍后,慢慢地改善了我对人的态度,放低了自己的姿态,有时遇见了自己意料之外的事,不符自己心中的道德标准的事,学会了释然。

人性的自私性和软弱性导致人们习惯性趋利避害。城市越大,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有生疏性,投机钻营的人利用中间信息不对称的模糊地带,深谙投机规则,找准目标,伺机下手。这也难免,世道本是个处处漏洞的运行体,也本来是深谙规则之法的“聪明人”领导不明规则的“愚蠢人”的运行体,哪怕以规则为准绳的文明社会。规则意味着约束,有约束说明有敬畏意识,有敬畏意识说明不敢乱来,但看似标准的规则,其实漏洞百出,因为它太具体而无法涵盖全啊!能明文规定的具体事项,是社会迈向文明的一大进步,但这个进步毕竟只是进步,不是完结。这一点上,我觉得应该学学法律的制定者聪明的做法——就是法律除了设定规则外,还设定了原则,就是在规则无法起作用时,原则就派上用场了。正如一个人,当他想要投机钻营谋利时,心中有不侵害他人为原则,那么这个人就是个靠谱的值得信赖的人了,更广义地说,如果他把自己的格局再提升一个档次,就是在唯利是图的层级提升到无私奉献、悲悯众生的层级,有这个大意念无时无刻地提醒着自己不能被损人利己的私欲吞噬,那么这个人是不会为一己之私,不择手段的。

信任的天敌是人性的自私性和软弱性。没人愿意与说话不算数的人建立长期持久的合作关系(比如交易、朋友、搭档、婚姻等),也就是我们都愿意与靠谱的人打交道;没有机构愿意与信用度差的人合作,当合作的项目都存在问题、存在不稳定,这个机构如何能稳定地走下去?没人愿意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一家无法给自己持续稳定供应基本生活保障和价值实现的机构,这个机构不可靠,又有什么值得我们依靠?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心甘情愿入驻时局动荡、战乱纷飞的国家,人和事物本质上是趋向于和平与稳定的,这是安全感在起作用。世间下至人,上至国家,如果没有信任为纽带,是产生不了联系的,所有的合作、分享、共赢都是以信任(诚信)为基础的,不然诚实信用原则也不会是商业领域乃至私法领域里的黄金法则。信任的出现,就是为了遏制人们私欲肆无忌惮地膨胀。

然而,就算大家都在追求平稳、和睦、共信的社会生态环境,就算现代文明强调诚信如何如何地重要,世道却大面积地出现信任危机,让人们防不胜防、避之唯恐不及。

我们应该有一份理性的元素使人性纳入我们思考范围之内。我并不赞成一种说法——无关紧要的人,你就可以随意对待。孔子那么苦口婆心地教导人要成为谦谦君子,博爱为佳,什么是博爱,博爱就是善待任何人。人心是将心比心,世道是因果循环,你自身发出去的任何信息,信息的接受者都会予以辨别性、衡量性地反馈。当然,“那些把别人对你的好,视为理所当然的人,应该明白,人们每付出一分,心里都在记下一笔账,并形成一种心理预期,当这种预期越积越厚重,却始终得不到良性反馈之时,人性就可能走向相反的一面。”“人性如水,其性温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定要最大善意待人,引导别人做好事,同时对别人的友善付出,给予及时回馈。这样你才会赢得一个充满温情与快乐的小环境,也才能不再满腹委屈不停抱怨。”

人与人之间的持久交往,离不开信任。情感方面,爱情里没什么规则,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但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即使没有规则的地方,只要有原则,这个地方所有事物也会良性发展,这里的“原则”也就是人品的问题。但若你自己人品有问题,那就行行好,别去糟蹋那些人品好的人了,有违天理,糟蹋了反而会得到因果报应,对你自己也不好,不如找个臭味相同的人,相互祸害,相互遏制,倒也不错。不过现实生活中,其实大多数人是不太了解自己的,更别提能看到自己品质上的缺陷了,这里我可以教给你们一个检测法子,就是你只要有让别人不舒服的行为,就一定是你某一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要“三省吾身”。我本人则只要发现自己做出让别人不舒服的行为,会立马思考前因后果,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主观因素多一点,还是客观因素多一点,以及再遇到此类问题,我该如果做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还有什么更有效合理的方法可以弥补我先前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心理上的不舒服和物质上的损失,当然最终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再次信任,取得持久的合作交往。

许多人和事就经不起推敲的,别轻易去揭开人性的真面目,才能保证信任健康持久下去。信任这个东西,其实很脆弱,掌握不好火候,任性过了度,一次,就可以彻底击垮信任,造成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于己于人,都是一种损失。信任,不是靠修复的,是越别开损它,它越坚固。所以导致我后来做事都小心翼翼,生怕因为自己的一点过失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信任一词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们为了抵抗人性的自私和软弱,有自私便有唯利是图,有软弱便有唯唯诺诺做不成事情,所以在人性起作用时,没有太多的原则、底线去保护信任,那么它是很脆弱的。这也是我在生活中悲观的一面,我无法说服自己对一事物有执着的信念,当生活中有一点点小事中断我对一件美好的事情的期许时,我往往会悲观地思考深一些,扩大这件事的恶性效应和悲观结果。所以往往会对一些不全有自己掌控的事情持悲观态度。每个人的属性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也都愿意与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和损害的人交往,但人性的复杂性总不由我们自己掌控。我只想提醒大家:别轻易去考验人性,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那句“与其纠结别人到底爱不爱你,不如努力使自己强大,然后拥有能力去爱自己爱的人。”最能说明我们应该拥有一定的情商和智商去维护一段关系,让它避免被揭到人性的层面上说事,这是一种肚量,也是一种智慧,既然达不到用人性说事份儿上,那么信任便是很好建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任VS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