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更的伤害

题图:by sumuda from Zoommy

昨天有朋友在微信上告诉我,老罗在得到的专栏停止更新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并没有太多的惊讶。早在老罗签约得到的时候我就和快刀讨论过这个事情,以我对老罗工作强度和工作习惯的了解,他能坚持把整年的专栏写下来那就真的是奇迹了。

老罗为什么会和得到签约,又为什么停掉这个专栏,细节我完全不清楚,也不做评价,我只想从产品的角度谈谈断更这个行为对专栏产品或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包括一些价值判断。

有的读者说,这是好事啊,三赢的局面。你看啊,老罗签约得到度过了难关,用巨大的影响力为得到背书,现在专心致志的去做手机了。得到呢,收获了用户。付费的用户呢,听到了老罗全年四分之一的创业课,最后不仅全额退款,还获得了50元节操币的补偿,何乐而不为呢?

我曾经和罗辑思维、喜马拉雅的产品经理们交流过,对于专栏类型的产品,断更和停止更新是对产品最大的伤害。这个伤害并不是对产品本身,而是对产品、厂商、作者和用户之间形成的契约的伤害。

作者可以选择不再更新,厂商可以进行经济上的补偿。用户呢?只能选择接受。但我想大部分用户去订阅一个专栏的初衷是希望完整的学习或了解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升级自己的认知,扩展知识的疆界,而不是为了获得补偿。每一次契约被打破,信任就会被瓦解掉一小块,当一个用户再去购买一个新的知识产品的时候,无论是主观还是被动,心底都会产生一丝疑虑,会不会断更呢?

现代人被放到互联网这个国际化的场景中,协作越来越多,疆域越来越广,信息越来越透明,契约和信任也越发显得无比重要。赢得用户的信任难,让用户一直信任,更是难上加难。产品如是,人和人之间也是一样。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吐槽之前的一位面试者。今年上半年我们在招聘一个重要岗位的时候,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招人面试,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认了两个候选人。终面之后,我觉得两个人都可以胜任,技术层面 A 略强于 B,于是我们选择了 A,给 A 发了 Offer,并告诉 A 请在几天内考虑是否确认入职,有任何异议 —— 是否接受 Offer、入职时间、薪水满意度等 —— 请尽快通知我们。很快我们得到了 A 的确认,契约达成,于是我告诉了 B 我们的选择,于是 B 接了其他公司的 Offer。最后的结果是,到了入职的前一天,A 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因为 XX 原因不能来入职了。这个行为从法律角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违反了契约,失去了信任,导致我们一个半月的招聘努力化为乌有。后果是什么呢,这个人永远被我划到了黑名单里。

对契约的伤害有时候看起来没有经济损失那么严重,但这种影响却是缓慢的,长远的。

断更对付费专栏有伤害,免费看的微信公众号是不是好一些?反正是免费的,我爱写就写,不爱写的时候就去打王者荣耀呗。这其实是一种玩票心态,而不是经营一个专栏或者产品。无论是否收费,断更对用户和产品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一个公众号最大的价值是什么?能够输出有价值的内容;输出是稳定的,有节奏的;并且拥有忠实的读者。只有持续的输出才能与读者建立长期和紧密的连接。一个用户从读者成长为忠实读者,就是认可了这种契约。他需要定期从这个专栏里看到信息输出。而每一次长时间的断更,就是对这种连接和契约的破坏。

一个专栏或者公众号与一本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新鲜,是活力,那些文字是打上了作者现时烙印的作品,读者在跟着作者的思路一起前行成长。就像流水,生生不息,缓缓流淌……你能想象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东西会时不时中断一下吗?一条潺潺小溪某天开始突然干旱了,一个月之后又发次洪水,还会吸引那么多的游客么?

如果用户不再关注你,不再阅读你,无论是产品价值还是商业价值,都会一拍两散,消失的就像没有存在过。如果你是一个公众号或者专栏产品的运营者,记住,保持节奏和持续输出非常重要。

当然了,正如我之前所写,坚持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你想坚持就能坚持的。那怎么办呢?向二爷学习呗,多读书。你看人家,就长期保持了每月一两篇的输出,节奏稳定的就像喜马拉雅山……

近期更新:

坚持是一种能力
我的朋友吴翰清
Kindle
保温杯
我的朋友二爷

iOS 用户赞赏通道,更新这么勤快可以小赏

断更的伤害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更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