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应是明君何难为(四)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应是明君何难为(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导读:下邽血战,庞涓遭挫败。献公灵堂之上,孝公主张国丧从简,众元老自请人殉祭拜先君。秦魏仇恨高涨,要杀公叔痤以泄恨,孝公言明不杀原委,说服了荧玉和嬴虔。卫鞅单身赴秦救老师公叔痤,嬴虔出面,孝公暗中观察。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应是明君何难为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秦孝公论战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应是明君何难为(四)

子岸是秦国一员忠勇火爆的大将军,唯喜打仗,甚至无仗不欢。为人耿直,爱恨分明,通晓事理。我们看到子岸与卫鞅的初见可谓是非常戏剧化的。卫鞅只身赴秦为救老师公叔痤在秦国大营门外等候秦公时,就是由子岸将军接待的:“散了,让他喝西北风去!”

说来,子岸算是卫鞅第一个直接打交道的秦人。此后,卫鞅在秦国的数日里,得到了子岸的“充分认可”:牛!卫鞅声言“救师脱险,救秦出困”,子岸谓之牛;六天六夜不吃不喝,子岸谓之牛;连吃三盆藿菜疙瘩面,子岸谓之牛。好耿直一条汉子!

秦孝公: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这是他(卫鞅)写的?

子岸将军:他刻在墙上,我抄下来的。

秦孝公:你昨天说这个卫鞅是来就救师,救秦?

子岸将军:这是他说的。

秦孝公:他说的不无道理啊,救师。如果我们放了公叔痤,未必不是避战的一步棋。竹简先放我这儿,要保护好卫鞅,别让他死。

……

卫鞅说“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在卫鞅的治国之道当中排在第一的就是法,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已经看到卫鞅的法家思想。他把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放在第一位,有了公平的法,对法不对人,你才能够要求信用。

一个人连法都做不到,你怎么能够讲到信呢,但中间最难做到地叫权。所以《论语》里面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不代表可以一起共事。因为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可以一起做事的不代表可以一起共权,共权在这里代表的是创新,但前提是有法有信才能有权。

那这里面我们还说到了这是卫鞅的销售之道,抓住客户的痛点,但另外一点也说明了秦国面临的问题,所以在每一个片段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细节,也许这些细节有的时候会感觉很突兀,其实每一个细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有着很深的道理。

这个时候秦孝公借着祭祀这个机会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且那个真正成功的女人太后是第一个支持秦孝公的,因为对于初上任的领导者秦孝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得到支持。

在朝臣为献公葬礼争论不休的时候太后说丧葬在乎心而不在于形,太后不说这句话,秦孝公就是不孝,嬴虔就会抓住这一点,但太后说了这句话谁都没话说。所以,一个家庭幸不幸福,女人的位置真的很重要。

秦孝公如果为了达到他要使秦国度过现在的紧要关头的这个目标,他甚至会放过公叔痤。在这一幕当中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我们看到太后的影像是若隐若现的,作为一个女人,太后真的能够放过自己的杀夫仇人吗?

我们说人生最大的恨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作为一个智慧的女人和领导者的太后真的能够隐忍吗?而对于秦孝公来说他则必须站在整个秦国生死存亡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少梁之战,秦国受挫极大,元气大伤。秦孝公想放走公叔痤来与魏国议和,为秦国留下休养生息时间。

在第四幕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秦孝公阻杀公叔痤”,职位可以授予,权威必须要靠自己的树立。嬴虔以及众大臣真的没有谁真正尊重过初登君位的秦孝公,每个人都在跟他讲道理,每个人都在讲口号,所以用一个人不要听他的论据,要听他的论点,因为每个人的论据都有道理,他会为他的论据找到无数种方法来证明他的论据是对的。

特别是嬴虔,对于嬴虔来说杀父之仇是不共戴天的,但是嬴虔却忘了他作为秦国上将军的目标是强秦,他更忘了父亲献公的目标也是强秦。舍大利为小愿,这哪里是孝顺,但我们发觉每个人都说得慷慨激昂。这种慷慨激昂里面其实是对秦孝公权威的挑战和不信任。

但是我们却看到了好的领导者秦孝公的几点意见,第一,杀俘不能代表血性。第二,保存力量才可以真正复仇。当我们力量不够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忍耐。

但秦孝公也有第三点,他一而再再而三,用他自己真正的勇气来维护自己的立场。举国上下都要杀了公叔痤报仇,公主荧玉和长公子赢虔更是和秦孝公拔刀相见了,而秦孝公依旧坚持公叔痤不能杀。这是这么有远见的一个人,还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还能把私仇和国恨区分开来,当真英雄也!

不管是前面公主荧玉这一剑刺过来,他接受;黑伯要保护他,他要黑伯退下,真正的保护安全不能靠外在,到最后秦孝公把所有的话都说清楚,如果你们不信我,你可以从我的身体上踏过,他用他自己的生命,用他自己的坚持去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立场,维护自己的目标。而且不管是从战略层面还是从文化层面都把话说透了。

战略上要保住秦国才可以谈复仇,文化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国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但血性不是欺负弱者,血性是敢于去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依然坚持,甚至为了目标而不断忍耐,为了目标又敢于去面对,这个才是真正的血性。

上大夫甘龙:老臣请国君明示不杀仇人之理。

众大臣附和:臣等请国君明示。

秦孝公:娘,大哥,小妹,大臣将士们,渠梁少入军旅和父老兄弟并肩血战沙场,脚下踩过万千老秦人的尸骨,哪一个不是做梦都喊着复仇啊。杀一个俘虏就能证明我们老秦人的血性吗? 今日杀了公叔痤,只能解一时之恨,然而必然引来山东六国集体攻秦,到时候邦国灭亡,尸骨成山,谁来复仇啊!复个鸟!说到底,只有保住国家,保住百姓,保住将士,秦国才能复仇,才能翻身,才能雪耻!

上大夫甘龙:君上之意,要放了公叔老贼?

秦孝公:打开鹿砦。如果大家信不过我,尽可以从我身上踩踏过去,如果信得过,我自有主张。

国后:渠梁,娘信你。

……

在这一幕当中秦孝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的权威不是授予的,而是是靠自己有坚定的目标,有坚定的立场,同时全力以赴去坚守的。

所以在这一幕里面我们看到秦孝公和卫鞅两个人都有其共性。第一,有大义;第二,有信念;第三,敢于坚持,真正做到虽千万人吾往矣,因为要坚持做对的事。可是我们也看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难为,秦孝公在他的母亲在太后的支持下,不顾自己身上的剑伤他还要说服他的大哥嬴虔,保存力量才可以真正复仇。

力量不足时,就必须先学会忍耐。说句实话,匹夫之勇真不叫血性,杀俘更不能代表血性。为了目标,为了这个国家能够承担所有人不能承担的,这个叫血性。所以到这里我们真的看清楚了嬴渠梁和嬴虔之间的不同了吗?

也许嬴虔更适合做一个大将,因为嬴虔有他的勇猛,但真正适合做一个政治家,真正适合做一个国君的只有嬴渠梁,因为他能够为了这个国家全力以赴。但问题是即使这样群臣真的信任秦孝公吗?那秦孝公要如何才能让所有的人都接受他的思想,不是从表面上,而是从心里接受呢?嬴渠梁又要如何说服自己的杀父仇敌公叔痤接受和谈盟约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应是明君何难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