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老师的“系统”O_o

你肯定知道“系统”。你可能经常使用“计算机系统”、“医疗系统”这些说法。一堆互相之间有关联的东西,如果我们说这是一个“系统”,其中似乎就应该有一些高级的说道。那是什么说道呢?可能一般人只是觉得这么说更正式而已。

系统思维,并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事实上任何一个传统文化里都没有系统思维。你不会在东西方的经典里发现系统思维的智慧,古代圣贤没说过有关系统思维的名言。系统思维是个完全现代化的思想,过去这几十年才刚刚成熟起来。

到底什么是系统思维?既然古人没有这个思想日子也照样过,为什么现代人应该学习系统思维呢?我想给你简单说说。

人的思维习惯,一般情况下考虑问题,都是只考虑一个东西。

这个工具怎么用,这件衣服好不好看,这个人可不可以信任,这个店铺值多少钱……你把这一个东西搞明白了,问题通常也就解决了。

这个思维习惯非常强大,以至于当我们面临明明是好多东西的问题的时候,也是从“一个东西”入手。

我们常常把一群人或者一个组织,默默地当做一个人。比如说“球队休息得不错”、“咱们公司现在是高速成长”、“敌人军心涣散不堪一击”,其实都是用一个拟人的形象代表了一大堆东西。这种思维其实还是在研究“一个东西”。

如果非得深入到内部去研究一堆东西,我们又习惯于把这一堆东西的运行机制给归结到一个人身上。比如“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说的都是想让一个人去带动一堆东西,这仍然是“一个东西”思维。

那如果出了问题,原因通常也就只有一个,而且通常是因为有“坏人”。公司业绩不行,那肯定是 CEO 没能耐。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灭,那是因为主将赵括纸上谈兵。

这种把什么事儿都归结于一个东西的思维,我们可以叫做“线性思维”。线性思维很多时候是好使的。比如现在突然爆发了一个传染病,那你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病毒的问题,病毒就是这个坏人。找到病毒的抗体,问题就能解决。

古人的思维能力,基本上就到这里了。只能看到一个东西。很多管理者要求手下“团结如一人”、“如臂指使”、“统一思想”,除了团结有时候真有好处之外,大约也有思维方式的原因。把一堆东西变成一个,他才能思考。

但真实世界并不总是这样的 —— 事实上,真实世界通常不是这样的。

比如说,让你管理一个自然保护区,你要怎么做,才能把它给做大做强呢?保护区里有老虎,有鹿,有草地。

你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当做一个东西。老虎和鹿不可能团结如一人。老虎太多,鹿就会大幅度减少,那是你不愿看到的。可是如果老虎太少,鹿没了天敌就可能大量繁殖,那草地又受不了。你要怎么做,才能让保护区和谐地、可持续地发展呢?

这就是系统思维出场的时刻。首先你得把保护区看做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东西。所谓“系统”,关键就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大堆东西在一起,而必须是这些东西之间要存在强烈的关联。你把其中任何一个东西弄得再明白也没用 —— 你必须理清各个东西之间的关系,才能解决系统的问题。

线性思维考虑的是一个点。系统思维考虑的是很多个不同的点,以及这些点之间的关系。

系统思维不属于任何一个传统的学科,不是物理学、不是数学、不是哲学也不是通常的管理学。系统可以是一个生态环境,一个公司,一个学校,一个经济体,或者是你自己的一堆工作。这些系统看起来非常不一样,什么领域都有,但是它们内部的互动关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比如说,系统内部有各个部门 —— 或者叫做“元素”。这些部门有一个共同的大目标,比如说所有中国人都希望中国经济发展地越来越好,所有生物都希望一个生态环境是美好的。但与此同时,各个部门又都有各自的利益和小目标。这些小目标不会跟系统的大目标完全一致。

那么当一个领导说各个部门要“齐头并进”的时候,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有些部门获得的资源部增加,有些部门的资源就得减少。有创新,就得有淘汰。系统中各个部门不一定都有自由意志,但是它们不会都按照你的意志行事。

再进一步,系统的各个元素之间,通常有比较稳定的关系。老虎总是吃鹿的,校长总是管着老师,而学生不能管老师。

系统思维,会从这些关系之中寻找“反馈回路”。如果你关注系统中某个量的库存,那么正反馈回路会让这个库存不断地增加或者减少,而负反馈回路则总是想要把库存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书中有很多具体的例子,咱们随便说个简单的。比如说赚钱。你库存的钱越多,就可以用更多的钱去投资,你投资产生的利润就越多;利润越多,你的钱又会进一步增多。投资 —— 赚钱 —— 投资,这就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反过来说,税收则是一个负反馈回路。钱越多,你要交的税就越多,这样你攒钱的速度就会稍微放缓一点,同时政府还可以用税收给没有钱的人发一点福利,这样贫富差距不至于太大,系统才能持续发展。

“反馈”这个思想古代也有,有识之士能意识到土地兼并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机制。但是,古人常常会因此把富人视为坏人,认为要想解决问题就得解决富人,这就不是系统思维了。真正的系统思维不但要通盘考虑穷人和富人,还得考虑系统中土地、商品、资源、就业、环境等等一系列的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意识古人就不行了。

只有到了现代,我们才有能力去影响一个系统,我们才有机会用系统的眼光考虑问题。

首先你得超越只看“一个东西”的线性思维。很多系统出问题不是因为其中哪个东西坏了,而是东西和东西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

那么你就会得知道,直接的命令,往往是解决系统问题的下策。国民生育率低,那就直接命令妇女多生孩子,这行吗?使用某种反馈机制刺激、调整系统内部的价值观,才是更好的办法。

反馈回路是系统思维的关键。特别是负反馈回路,它能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如果一个系统发生衰败,你应该首先考察是不是有个负反馈回路有问题。

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人,政府不是家庭,治大国不是烹小鲜。掌握了系统思维,你就会遏制自己想让一个系统变成一个东西的思维惯性。你会意识到好的系统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最好的系统应该充满活力,各个部门有自组织能力,整个系统有演化和抗打击的能力,上下级的关系能够达到某种平衡,而不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你会发现系统思维跟现在流行的一些新概念都是有联系的,比如说“涌现”、“去中心化”、“多样性”等等。而在系统思维这个框架下,你也许能把这些概念融会贯通。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管理一个公司,更不用说治理国家了。但是系统思维对个人也有用。我们以前讲过,美国作家,“呆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就把自己的写作事业当做一个系统。

“系统”的意思是亚当斯并不在乎某一个作品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入,他在乎的是怎么让自己的写作系统发展起来。他不停地写和画,他测试各种写作技巧。他积累的系统元素不是稿费,而是技艺和声望。

我还讲过,效法亚当斯,你可以把自己的“运气”当做一个系统去经营。只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 也就是大概率能让你“赢”的事情 —— 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不被短期的波动影响情绪,那么长期下来,你就会是一个运气好的人。

所以你看,只要你能意识到系统中有很多很多东西,其中一个单个的东西并不重要,这一点就已经能让你想明白很多事情了。

而如果你有机会做更大的事情,去左右自己之外的系统,那么掌握一点系统思维,对你和对别人,都是幸运的!

万老师的“系统”O_o_第1张图片

现在有个流行的概念叫“认同感”,是一个影响力工具,可以左右别人和自己的行为。比如以前我听说有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做过一个研究。有些人开车的时候爱往路上扔垃圾,研究者测试了两种劝人不要乱扔垃圾的广告词。一种方法是直接说,“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效果很不好。另一种方法就是激发人的认同感:“我们德克萨斯人不乱扔垃圾!”效果就很好。

以前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不转不是中国人”,也是这个意思。一旦激发了认同感,做事就是自动的: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肯定要做这样的事儿。

我们隔壁马徐骏老师的的专栏解读过《鹦鹉螺》的一篇报道 [1],列举了很多有关认同感的研究。比如实验表明,在考试之前,如果你跟学生说,我相信你们都是诚实的人 —— 给学生贴个“诚实的人”的标签,考试作弊的比率就会显著下降。

所以认同感真的很有用。当然认同感也有坏处。现在人们分析美国政治,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们对自己所属的政治阵营的认同感太强。认同感太强了,你就做一些党同伐异的事,你会不顾事实,只认阵营。

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想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分析一下认同感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我最近看到两个2018年的新研究,来自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能给你带来同样的启发。

1.认同感和思维模式

人们经常用认同感来激励别人成长。老师和家长们都喜欢用这招:你是好孩子,你得如何如何;你是聪明孩子,你要如何如何……

但是,这可能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专栏第二季有篇文章叫《提高学习成绩的最简单心法》,讲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Carol Dweck)的“思维模式”理论。德维克说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个叫“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一个叫“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成长思维模式相信人通过努力可以成长 —— 德维克的研究发现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真的容易成长。固定思维模式则认为人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而结果是他们真的不容易成长。德维克的理论可不是一家之言,现在已经被研究者反复验证,确实有效。

我要说的是,认同感,恰恰就是固定思维模式。

以前有关思维模式的研究都是说学习,咱们要说的这两个新研究则是把思维模式推广到了性格和为人处世上面。

纽约大学的一个研究 [2,3],是考察“贴标签”建立认同感这个做法,对孩子的社交模式有什么影响。研究者找了139个四到五岁的小孩,把他们分成两组。

对第一组的小孩,老师会用语言去暗示他们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比如说“如果有人需要把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我们把这组称为“认同组”。

第二组则可以叫做“行动组”。老师会鼓励孩子去做一件事儿 —— 比如说“如果有人需要把一个东西捡起来,你可以去帮他一下。”

这两种说法的区别有点微妙,一个是“做什么人”,一个是“做什么事”。

好,那认同感有用吗?有用。研究者给这些孩子安排一些帮助别人的任务,看看他们会怎么做。

结果是,如果这个任务非常简单 —— 比如地上掉了一支铅笔,让孩子把铅笔捡起来 —— 那么认同组的孩子就更愿意去做。“爱帮助别人的人”这个标签在他身上的确有一个正面的作用,使得他更愿意帮助别人。

但是,这个研究的关键在于,如果遭遇过一次挫折,结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研究者让孩子把桌上的一个盒子给收起来。那个盒子里装了很多乒乓球,但是盒底是坏的,孩子一拿盒子,乒乓球就撒了一地。还有让孩子把一个玩具收好,可是那个玩具其实是散架了,孩子一碰就坏。这些其实都是研究者故意设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经历挫折。

但是孩子们可不知道。对孩子来说,等于是他本来想去帮忙,结果把事情搞砸了。这是一次挫败!他感觉很不好,认为是自己没完成任务。那好,经历了这么一次挫败之后,再让两组的孩子去完成一个别的、稍微有点难度的任务,认同组就有点不行了。

老师说,谁愿意帮老师把这个玩具放到房间那头的袋子里?这时候认同组的孩子就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了,自告奋勇去帮忙的反而大多是行动组的孩子。

然后研究者再问那些没有举手帮忙的认同组的孩子,你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吗?发现这些孩子的自我评价也降低了。

研究者分析,这是因为认同组的孩子陷入了非黑即白的固定思维模式:我或者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或者不是。本来他们也想证明自己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但是一次帮忙失败之后,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害怕再次失败。结果再有帮忙的机会就没有帮……结果就认为原来我不是一个爱帮忙的孩子。

可是行动组的那些孩子,他们就只是行动而已。我看这个研究结果跟德维克的经典研究是一样的。同样是做习题,研究者夸一些孩子“聪明”,另一些孩子“努力”,给他们临时建立一个固定或者成长思维模式。接下来如果是面对简单的题目,聪明组的孩子的确更愿意回答。但是面对难题的时候,聪明组的孩子就不愿做了,因为他担心难题会证明他不聪明,会崩塌他的人设。

而那些努力组的孩子,总是乐于尝试。

2.怎样改善自己的性格

我要说的第二个研究来自美国的南方卫理公会大学 [4,5]。这一次的受试者是377个大学生,项目是改善性格。很多人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有的人希望变得更外向一些,有的人希望头脑能更开放。研究者想问的问题是,性格,是说改善就能改善得了的吗?

我们知道“性格”其实很难严格定义,但是心理学家还是有一套比较简单也比较稳定的方法,能大致测量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性格,比如说内向还是外向。研究一开始,研究者通过问卷测验,对每个受试者有个性格判断。

然后在接下来的15周里,每周开始的时候,受试者要选择两个任务,来训练自己的性格。比如说,你想做一个更外向的人,那这个任务就可以是在超市里主动跟服务员打招呼。更难的任务则是在一个集体活动中,你能不能要主动站出来,起一个领导作用。

再比如说,如果你想做一个思想更开放的人,你可以去读一篇介绍某个外国的文章,或者去跟一个和你观点对立的人对话,理解他的想法。

而研究发现,这些任务的难度并不怎么重要 —— 真正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完成了这些任务。

实验结果是那些做到了每周完成两个任务的人,15周下来再做性格测试,发现的确有改善。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人真的可以主动改变自己。

而坏消息则是,如果你宣称要改善性格,参加了这个项目,每周也按照规定领了任务 —— 但是你没有真的去完成那些任务,那测试结果就是你的性格不但没有往你想要的方向改善,而且还会往相反的方向走。研究者推测,这也许是因为这些人自己也对自己很失望,士气受到打击,做性格评估的时候就更没有信心。

咱们想想这个研究。对外宣称要改善性格,这就相当于给自己贴了个标签。但是关键不在于贴标签,而在于之后能不能做到。能做到,这个标签就是真的;没做到,还不如不贴。

3.做人和做事

所有这些研究都还没有最后定论,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验证,但是我觉得这些证据已经足够带给我们一点启发了。

简单的说,固定思维模式,就是琢磨自己是个什么人,也就是认同感。而成长思维模式,考虑的则是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

我先说明一点,成长思维模式要求我们夸孩子要夸他努力,不能夸他聪明 —— 但是请注意,这一招对孩子是好使,对成年人可不能这么用。也是2018年的一个新研究 [6] 发现,一个领导要是夸自己的手下工作很努力,他会觉得这是等于是在说他不够聪明。这也许是因为成年人已经不在乎成长了,固定思维模式实在太强大。

那怎么理解认同感对成长的作用呢?根据前面这些研究,这个机制也许是这样的 ——

对于一个在某一方面处于蒙昧状态、没有什么明显认同感的人来说,建立认同感对人的激励很有效果。如果一个小孩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你突然给他戴一顶这样的帽子,他会给你一个积极反应。人的确可以出于认同感去做一些事。

但是成长初期的认同感非常脆弱。在这个时候人并没有真正的自信。这就表现在一旦遇到了任何挫折,比如一件事没做好,或者该做的任务没有做,他就会质疑自己的认同感。

比如说,家长总夸自己的孩子聪明,一开始孩子也信了,跃跃欲试,很想跟别的孩子较量。可是等他遇到真正的难题,发现自己的水平并不比别的孩子厉害,他就会觉得家长一直在哄他。他反而会认为自己其实是个非常不聪明的人。

坚实的认同感得有自信作为基础。自信不是来自别人告诉你你是什么人,或者你自己想做什么人 —— 自信来自一次一次把事情做成。

其实以我之见,哪怕一个人真的水平很高,有强烈自信,也不应该在乎自己身上的标签。标签和认同感,任何时候都是固定思维模式。你是科学家,你就应该性格内向吗?你是程序员,你就应该只研究编程吗?我们应该关心的是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而不是自己头上是什么标签。

“人设”,其实是个枷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老师的“系统”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