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维也纳

与维也纳许是有缘,五年以后,再次拜访这座世界名城,而且同样途径苏黎世,同样为了参加国际商会仲裁院(ICC)的庭审。

透出音乐之声的天际线,华美厚重的建筑,水平震撼的街角乐手,维也纳印象早已深入心底。上次迎着绚烂的夕辉入城,这次下午两点许就到了。这座城,像个老朋友,骤然重逢,一时竟无语相视。

法国酒店(HOTEL DE FRANCE)


再访维也纳_第1张图片
别致的酒店大门。

这是一家老酒店,据说拿破仑曾经在此开过会。酒店的房间设置比较一般,但酒店的餐厅会议室很“豪”。廊壁,张挂了很多油画和水彩画,有点画廊的感觉。


再访维也纳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虽然我对西方油画的欣赏水平十分有限,我还是感叹油画的写实之美。想想相机发明之前,特别是彩色胶卷发明之前,就理解这些肖像画有多厉害了。西洋技法,我是难窥其妙了,但我在油画中看到西人求真务实的某种精神。

除了油画,还有不少水彩画,我特别喜欢。


再访维也纳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喜欢水彩画热烈奔放的颜色,写意的感觉,简单却直达心菲。蓦然感到,水彩画是用颜色作画。


入住“法国酒店”,然后就去了附近的餐馆。街边的餐桌,西餐和红酒,与同伴边吃边聊。维也纳这个城市,像位功成名就的“闲人”,散步在午后,优雅、淡定。我和同伴不禁感慨,北京人生活的实在太紧张了:不是拼命的工作,就是拼命找工作,连小朋友也拼命于学业。

因准备庭审,和同伴悠闲了一顿“午餐”后就回房加班了。

次日,庭审,感觉在悠闲的维也纳背后推了一把。

住的地方就在市中心,晚上出来散步。与白天的天际线相媲美的,是维也纳的夜色。走在维也纳皇宫一带,感觉不是在街头散步,而是参观建筑艺术展。朋友感慨,搞建筑必须懂文化懂历史,维也纳的建筑体现了真正的建筑精神。建筑的本质也许不是怎么建,而是建什么?教堂建筑就不用说了,就是不太有来历的楼房都特别讲究。据说,维也纳每座楼的窗户都是不同的样式。


再访维也纳_第1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1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1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1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访维也纳_第19张图片
甚至一座楼每层窗户都标新立异。

我专门注意了维也纳的窗户,的确没有发现相同窗户的两座建筑。这代表了一种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都与之有关。


再访维也纳_第20张图片
宾馆对面的奥地利银行大楼。


再访维也纳_第21张图片
夜色中的沃蒂夫教堂,其实在里面更感到震撼。


再访维也纳_第22张图片
维也纳大学。


再访维也纳_第23张图片
市政厅大楼。


再访维也纳_第24张图片
富丽堂皇。


再访维也纳_第25张图片
皇宫附近。


再访维也纳_第26张图片
皇宫大院。

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即便从建筑看,也名副其实。

乐口福中餐

来维也纳三日了,西餐好像吃不下去了,朋友推荐了一家中餐馆,名曰“乐口福”。


再访维也纳_第2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家店口味更适合山东人(嘿嘿,我还可以),同行的几位南方的朋友有些吃不消。最难忘的不是美味佳肴,而是不经意间看到的窗景。


再访维也纳_第28张图片
现在看来在维也纳窗口不仅用来透光,更是艺术品。

据网上消息,奥地利有约四万华人移民,多从事餐饮。这说明中国菜好吃,在西方很有市场。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人在这些国家的职业出路不是很多。特别是奥地利,主要说德语,这对中国人是个不小的障碍。

弗洛伊德博物馆

4月11日上午有些时间,就去弗洛伊德博物馆了。奥地利国家不大,却给世界贡献了不少大人物,弗洛伊德就是其中一位。


再访维也纳_第29张图片
博物馆上午十点开馆,我还来早了。

离博物馆不远,还有个公园,也是以弗洛伊德命名的。可见弗洛伊德在奥地利地位非凡。


再访维也纳_第30张图片
弗洛伊德公园,旁边就是沃蒂夫教堂。

这些年越发感到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独生子的心理健康更是雪上加霜。中国在儿童教育领域,心理方面的投入还比较少,就是想投入也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士。

弗洛伊德博物馆原来是弗洛伊德一家长期居住的地方,二战期间被迫离开。博物馆不大,主要展出了弗氏生前的办公室和居室,但已不复旧貌了。博物馆也展出了他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一些内容。她是世界级的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并创办了儿童心理咨询室。出于尊重和当时氛围,我没有拍照,只留下一些思索便离开了。

后记

4月11日下午,我便返回了,盼望还有时机三顾维也纳。现在国内,波荡着一种气氛:中国很快就要超过美国了,复兴的脚步坚定而不可阻挡。除了美国还能入中国的“法眼”,其他国家似乎都没落了。走在维也纳街头,看着满眼的建筑艺术,不禁想:没落和淡定,浮华和厚重,难说清,体会到不同却不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访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