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环球锦鲤周小凡
对于中国市场,以及中国的互联网界而言,2015年是充满戏剧性和转折性的一年。
在这一年,熊猫TV风头正盛,“王校长”一边在微博上做着“娱乐圈纪检委”,一边成功的让电竞在中国崛起,只不过他的战队夺得世界冠军,已经是三年后的事;
在这一年,被提起最多的词就是“转型”,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大潮,无数传统企业被拍的找不到北,要不要转型为互联网企业,成为了火烧眉毛的大事;
在这一年,乐视还没有倒闭,贾跃亭带着他的“PPT”四处找投资,想让更多的人陪他一起实现“造车梦”,而王思聪却评价贾老板说:“论吹牛X,我还差的太远了”;
在这一年里,跳出了太多太多的黑天鹅,同时也留下了一串又一串的故事。
如今看来,这些当年轰动一时的大事,可能会对中国商业以及互联网世界的未来,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然而直到今天,这些事件的余波,也只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偶然想起的谈资,没人再去关心贾跃亭的命运怎么样了,也没有人带着转型这个话题,四处去收割智商税了。
在时间的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么不值得被提起,曾经让我们震撼的事件,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可是翻一翻日历,却已经是四年前的旧新闻了。
前两天,我又看了一次罗振宇在2015年时候的跨年演讲,当然,我对于罗胖当年发表的那些预言性质的内容,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而且如今世界发展的速度远超我们想象,我们连明天会发生什么都不知道,还管它一年或几年之后的未来呢。
都说读史能让人“明智”,在互联网时代里,四年的时间虽短,但足以称得上是一段历史。
而且,从今天的视角回看当年,那时候看不懂的问题,也许在当下,就有了新一轮的深度思考。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在很多传统企业老板的眼里,互联网是洪水猛兽,如果不是因为互联网,他们可能没必要去参加那么多的培训课程,喝着酒唱着歌,钱一样进入自己的口袋;
在大多数网民的眼里,互联网是一个超大型的游乐场,只需要掏出手机,在这个乐园里,吃的、喝的、娱乐的就能做到应有尽有。
那你说互联网究竟是什么?是技术吗?还是一种工具?这些都是,只不过无论是技术还是工具,它都是互联网最初的样子罢了。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互联网就像是铁路、高速一样,是生活中的基础设施,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绝大多数便利,都是在这个基础设施之上,慢慢搭建起来的。
人类商业演化的逻辑就是这样,一旦基础设施搭建完备,就会有新的事物崛起。
[建好了高楼,就会有人在这里宴宾客;][有人铺路搭桥,就会有人来这里引车卖浆;][有人摊了一层煎饼,有人就会往上面撒一把葱花;]
我们在家里就能吃到几公里以外餐馆的饭菜,下周要出门,今晚就可以把票直接订好,这一切都归功于平台,而平台的建设,正是依赖互联网搭建的基础设施。
所有这种大规模的协作,都是在这一层基础设施完善了之后,才开始逐渐构筑起来,只是当我们沉浸在这些便利的服务当中时,却早已感知不到,这些基础设施被我们踩在了哪一层。
就像是今天,早已经习惯出行坐车的我们,会想到罗马人当年修建道路、水渠是为了什么吗?
很显然,如今的互联网就像是公路、铁路一样,变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而且这也是“互联网红利”消失的重要原因,因为在这一层设施已经被填满了,围绕这一层设施所搭建的服务,该有的差不多也齐了。
这个世界有什么是没在变化的?
我一直在想,现在的社会发展这么迅猛,变化迭代的速度如此之快,那会不会有什么事情,是一直都没在变的呢?
2015年还有一个词很火,只不过当年爆炸性的新闻太多,把它盖过了,这个词就是“匠人”。
早些年的匠人,也被称为“手艺人”,他们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就像是一根钉子一样,不停的向下凿,最终变成了一个个体劳作的“点”。
在互联网到来之前,我们很少有听到关于匠人的新闻,然而在互联网时代降临之后,仿佛一夜之间,无数个匠人冒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互联网的出现,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连接的成本,曾经不被我们注意到的匠人以及亚文化群体,通过互联网,一跃出现在了大众面前。
如果再往前追溯,19世纪时,全球开始修建铁路,到20世纪初的时候,横跨亚洲的西伯利亚铁路修建完成、横跨美国太平洋的铁路修建完成。
这时,随着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国家之间的交际开始频繁,曾经受交通阻隔的大陆帝国,因为连接的增加,开始变得强盛,这些曾经陆地上的“点”被激活,慢慢的把国际霸权抢回自己手里。
由此可以见到,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我们人类的协作方式,仍然没有发生变化,推动文明向前发展的,依旧是通过“线”来连接各个“点”的方式,无非是在技术的作用下,连接的成本被不断降低而已。
更重要的,这种点和线的协作方式还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当一条线激活一个点时,这个点又会辐射出无数条线,再去激活其他的点。
比如今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其中以Vlog为首的短视频形式,更是风靡全网,那你说Vlog这东西是因为短视频火了才衍生的一种形式吗?
当然不是,早在2017年,我就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看到自媒体大V在玩Vlog了,只不过当时,技术的发展还没到今天的地步,这条线没有辐射到这个点上而已。
同样的道理,阿里巴巴早在中国互联网还是一片混沌的时候就成立了,它只需要做好准备,迎接互联网的线射过来,把自己激活,然后它再去激活无数个商家,把他们聚拢到平台上。
这就是人类进步的协作方式,直到今天,它仍没有被改变,还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生物学视角,究竟能帮我们看清什么?
自打2015年之后,我听到最多的两个词,一个是“消费升级”,另一个是“生物态思维”。
前者在今天已经很少被提及了,而后者,则在越来越多的书籍和管理理念中出现。
我本身是个文科生,对于理工科这一套自然是没多少涉猎的,而且生物态思维很复杂、很庞大,即便是看了官方的解释,我也很难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找到合适的比喻,分享给手机前的你。
但是在我看的很多文章和书籍当中,却发现了生物态思维很关键一点,那就是:
用成长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比如在樊登老师的著作《低风险创业》中就说过,企业对于团队的管理,就是要提供一块优质的土壤,然后把团队当成一个有机体,让人才从这个生态中生长出来,回头才能更好的反哺企业。
而传统的企业在这一点上,则是请空降兵、四处挖角,等到人来了之后,却又不喜欢现有团队的作风,对于企业文化以及价值观也不认可,各种水土不服的现象激增,最终导致空降兵离职,留下烂摊子。
无独有偶,罗胖在跨年演讲上提到的转型问题,也是同样的视角,传统企业能一下子就变成互联网企业吗?自然界里谁都直到狮子老虎很厉害,但为什么还有物种进化成斑马和羚羊呢?
说白了,用成长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不是按照既定的蓝图、目标、计划、策略去施工,而是根据环境变化、变量,一点点的变化,在每一个点上都追逐最佳策略。
这样看下来,我们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用生物态的思维来看待事物,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急于判断、不急于下定论。
就像是我们做营销的,前几年总是叨叨用户的痛点,但是现在好像很少听到这个词了,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过去的痛点已经不痛了,曾经的第二需求乃至第三需求,变成了全新的痛点。
既然需求是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那么何必还咬着一个概念不撒口呢?
在我看来,生物态思维来完成个人的成长,似乎是目前最优的选择,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然后把自己投身在时间的维度里,等到协作的“线”辐射到你身上时,你就已经领先大多数人,走在时代的前列了。
回想四年前,我坐在电脑前,看着罗胖在台上演讲,根本不知道四年之后的今天,究竟会发生什么。
然而从今天的视角追溯回去,我仍然觉得,不管这个世界变化的有多快,知识还是知识,它不会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会被冲淡,同时也仍旧值得我们深度的思考。
我觉得,这就是我今天这篇文章,“挖坟”的意义所在吧。
参考资料:
《时间的朋友2015》、《低风险创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