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 与北京有关的那点理想

01

上个周五,下班之后在楼下便利店买了点零食,回家把看得断断续续的《北京女子图鉴》找出来,伴着细细的小雨,一口气追完了大结局。

《东京女子图鉴》还只是看热闹,但现在开始实习,对这种职场剧着迷起来,想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自己对职场的认知,再加上自己同女主陈可依相似的北京情结,本土化这部句句台词都能撩拨到我的神经,让我觉得感觉自己与当初的陈可依无限接近,无限相似,都只不过是一滴远方的水,却迫不及待地想融入广阔的海洋。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孤单的选择。现实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陈可依,有千千万万个我,选择离开家乡,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北漂”大军中,渴望在北京为自己创造崭新的人生。

但是,对于这群人,我更喜欢戚薇的定义:

“漂是一种被动的状态,我更喜欢主动争取,与其说是北漂,不如用‘北奔’这个词,‘奔’代表了方向感。”

当然北京可以被置换为其他任何一座国际大都市,比如东京,比如上海,那里有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有许许多多怀抱着各式各样的梦想努力生活的陌生人。

这部剧里,“北京”是沉默不言的背景,却又华丽冷艳,时时充满诱惑。

和前段时间大热的《后来的我们》一样,这两部都不算是艺术上的上乘之作,但它们都极为准确地切入了时代的痛点,触及到这个时代中年轻人热气腾腾的欲望,也替他们上演失落的梦想与爱情,甚至为他们编织一个绮丽的梦。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

“在北京,再大的事儿都不是事儿。”

太多的心酸苦楚大都相似,欲望的洞无法填满的匮乏感、无法把握自己生命的无力感,以及人来人往中,匆匆照面的孤独感。

人群背后默默哭泣的,不只是你和我。

所以,哭完之后,擦干眼泪,又是一张充满战斗力的脸。

02

整部剧就是一部北漂女孩儿成长史,虽然她的“成长方式”颇让人诟病,在不同的男人之间跳转,甚至被调侃应该叫《北京男子图鉴》。

不知道职场到底是怎样运作的,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两性关系是女性打破职场天花板的最快途径之一,孰是孰非,按下不谈,但我总感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情场像是她欲望场的延伸,但实际上,在每段感情里她都有情感付出,即使是那个提不起的马宝男“北京人儿”何志,她都曾在他身上去幻想美好未来,想和他好好生活。

但剧中走马观花式的爱情让人喜欢不起来,剧本也有些粗糙,职场戏份不够有说服力。

我喜欢的,是每段故事结尾陈可的自白,那里有掩藏在她精致面容下的恐慌和迷茫,还有犯错后带着教训继续往前走的勇气。一次次地经历着各种磨练,慢慢成就从“陈可依”到“陈可”的蜕变。

陈可初到北京时,同乡王佳佳对她说:“住在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出了这个门以外的世界,才是你必须要好好收拾的世界。”

《北京女子图鉴》| 与北京有关的那点理想_第1张图片

后来,她确实在“门外的世界”进退自如,前一秒还在因为家庭琐事感觉疲惫,下一秒就能在下属敲门时带着领导气场说“请进”。对待这个“外面的世界”,她始终充满战斗力。

她去掉名字里的“依”字,变成“陈可”,更加干练利落,仿佛要把未见世面的小女生气一股脑留在过去抛开,然后以新的身份,大踏步向前进。

这应该是她成长的关键一点,从最开始对北京单纯却毫无方向的憧憬,变得目的明确,并懂得用新身份武装自己,精致的妆容、干练不失优雅的着装和强大的气场,这些外化的形式都是她的铠甲,陪伴她一段又一段征程。

真实的痛和笑最感人,哪怕它们是最没有创新的戏份。

比如剧中,陈可依刚到北京求职时,遭遇到很多次拒绝,原先的高期望慢慢降低,最后只找到一份前台的工作;比如,站在理想与现实的鸿沟面前不知所措;比如,自己一个人搬家,生病之后自己去医院,许多个需要别人帮一把的时刻,选择独自面对,不是没有人可以依靠,但是我们要接受孤独是生命的常态,人来人往中,能一直陪伴我们的,只有自己。

当故乡成了再也难以融入的存在,而北京,却又以高傲的态度,拒人于千里之外。没有归属感,没有实实在在的落脚之处,这种难过我虽不曾体会过,但完全可以想象。

只是她选择做一只飞出鸟窝的鸟,就必须一并承担起外面的风霜雪雨。

《北京女子图鉴》| 与北京有关的那点理想_第2张图片

已经不单单是欲望和野心的问题了,虽然这样形容陈可其实不太恰当,她绝对不是那种欲望熏心的人,我完全理解她的不满足,也懂得她对小地方人生的逃离,甚至是赞同欣赏的:为母亲,更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循规蹈矩的人生不是错,但毕竟,不够精彩。

《北京女子图鉴》| 与北京有关的那点理想_第3张图片

这时候,她可能更想以一个合理的身份融入北京,有资格要求所有她配得到的东西。这段是剧中比较有血肉的部分,冬天打车难,小区的本地人聚在一起“埋汰”外地人,婆婆也尖酸刻薄地挑剔着她这个外地儿媳妇。

这也是时代的无力和痛楚,在北京,仅仅有钱是没用的,再多的钱,没有“北京户口”,你连买车买房的资格都没有。

现实真的是一睹灰色的墙,挡在前行的路上;又有点像冬天北京上空的雾霾,把人弄得灰头土脸,没有能力离开的人却只能在这里,继续忍受。

她就这样与故乡对望,与北京对望,与过去对望。

即使穿上初恋男友一家送的皮草,把头发扎成两个笨笨的辫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想起青涩时自己被爱情滋润的甜蜜模样,站在镜子前哭了起来。

因为怀念自己被那么单纯地爱过,可这份爱情就这样失去了。

可是过去不可停留,不可留恋。最后她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这个男人有着与她相通频率的野心,也愿意给她足够的物质保障,并且,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更为从容和沉着的心,能将她稳稳托住。

很愿意看到陈可这样独立的女孩儿找到幸福归宿。

03

剧中陈可的好朋友李晓芸,选择留在故乡嫁人生子,“哪个对我好我就嫁给哪个”,过相着夫教子的生活。

她羡慕陈可生活的精彩,可是陈可也会羡慕她生活的稳定。

“是放荡不羁爱自由比较好呢,还是你那种平平淡淡才是真比较好?”

陈可问晓芸。

看剧的我也忍不住这样问自己。

今年大学即将毕业,宿舍里有的同学选择去北京找实习工作,也有的选择回家乡,一头扎进了考公务员的大军中。

选择到哪里,以什么方式生活,如果是基于自己的选择,那么当我们在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时,也必须告诉自己,承担它所有负面的能量。

像当年的陈可依一样,我也幻想着打包好行囊,北上寻找新的生活。

站在选择的关口,还是想要去看一看,那么广阔与精彩的地方,不去多可惜。

“北京,这座闪光的城市,改变了所有投入她怀抱的人,也即将改变我。”

我想我不会害怕,陈可也没有害怕过,虽然孤独来袭时她也委屈地哭过,但渐渐接受之后,其实谁都是一样的。

所以也没有必要胆怯。厉害的人那么多,现在是一个小喽啰的我,却也不想只是被别人的光芒照亮。

“在北京,你绝对不会因为一分努力就能在国贸随便刷卡;也不可能因为两分的努力,就能体面生活在三环里。你只有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才有机会在这里过上理想的生活。城市的每个夜晚,都有人在哭泣。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昨天你流的汗,会换来财富;今天你吃的苦,会成为礼物。”

鸡汤有毒,现实不会这么简单粗暴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实是一个又一个打不完的怪兽,但我愿意先干为敬。

慢慢也懂得了,拥有选择的自由,是要用多少努力才能换来的资格。不想被动地生活,才选择离开家乡,往更远更多可能性的地方闯闯看。

但是,“在这最美的时光,自由最无价”,行遍高山海洋永不停歇也好,沉默驻足静静看晚霞也罢,但愿我们永远手握自由,可拼搏,可停留。

《北京女子图鉴》| 与北京有关的那点理想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女子图鉴》| 与北京有关的那点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