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的人爱吃日料,大众点评美食日本分类里,一点开近3000家日本料理餐厅信息,看到眼花,如果不是因为看到好友评价,说真的,这家在古北地区边缘,古羊路上的「一升庵」,恐怕我永远也不会走进。
走在古羊路上,沿路各种各样争奇斗艳的各国美食当中,这间黑乌乌木造门面的日料店很容易被忽略,一不小心就被四周围闪著霓虹的店家给勾走,神奇的是,这间店在朋友圈里知名度竟然很旺。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我老了,真的老了,原来这间店的名字,出现在日剧《料理仙姬》里头,清新扶桑花女孩苍井优主演,2008年上映,原来,我早已过了迷日剧的年纪,忘记了那年少青春里,小清新的朴素美好。
店,不大,就像日剧里总会出现的那种小小的拥挤的居酒屋,日本这个寸土寸金的海岛国,总是有无数的建筑大师和空间天才,能将一栋小小的二层楼高的楼房,开发出无限的延伸空间出来。
一楼长长的吧台前还没有客人,工作人员静静地忙碌著,这儿真的是深夜食堂日式居酒屋,为居住在古北一带的日本人,提供一个和他们家乡一样的生活情怀,而我们是太早到访的客人,从上海的街道,穿过木门走进了关西人家的小世界里。
日本人的居酒屋文化,是一人食的文化,是寂寞的文化,是白领上班族的饮食社交文化,这儿没有大圆桌也没有长方桌,只有吧台前的长排座,角落里的三四人小隔间,还有二楼那被一扇扇日式拉门隔开的塌塌米小隔间,人与人之间隔著一张纸的距离,那么近又那么远,恩,那种感觉就是一种寂寞的暧昧。
同行的伙伴平常日料吃的多,翻开那本挺随性的菜单,东翻西找,找不到多少刺生,「牡丹虾呢?海胆呢?三文鱼腩呢?」他说,我其实也不那么懂,不过,印象中在日剧里,很少看到寻常人家天天吃刺生的,一盒小小的生鱼片盖饭,打开盒盖时还要惊叹一番,彷佛吃到了多么了不得的美味,但是,这小小一盘朴素无奇的土豆色拉,却总是用它的柔和与绵密,安抚了每个冷夜里夜归人的胃。
其实,我常在想,为什么人类要发明色拉这种食物,现代营养科学说,高温烹煮会让蔬菜流失珍贵的营养素,所以生吃蔬菜有益健康,但古代人又怎么知道这些营养知识呢?总之,传说古罗马人发明了色拉,然后现在全世界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都在吃色拉,日本这个热爱生食的民族当然也没放过捣腾色拉,不仅生吃蔬菜,还搞了独具日本风味的色拉酱汁,加上豆腐加上银鱼,甜的咸的酸的脆的软的滑的,各种口味交融这盘上桌,再没人记得:传说色拉是古罗马人发明的。
扶桑花女孩们吃著小清新的色拉,汉子们表示爷儿们不该啃草,日本的爷儿们深夜食堂都吃些什么?串、串、串...还是串,把食物插在一根棍子上搞搞熟吃了,真的是全世界必然的料理方式,简单粗暴却又那么地世界大同,刷上酱汁碳烤的烤串,有种记忆中的沧桑美感,咱想起的是和大学同学深夜在路边撸的羊肉串,关西人想起的是和暗恋女同事加班后的啤酒烤串,小小一串自己一个人狂啃吃不饱,但是有个人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好像从来都不曾那么满足过。
菜单上有著一种菜系「串扬」,串,咱看懂了,串扬又是什么东西?突然间,我想起了「凉」,一个中国上海和日本大阪的混血儿,在上海开了间日式酒吧,后来又改成居酒屋,我是在那认识的「串扬」,用中国普通话直白的来说,就是炸串,日本关西的平民美食,沾著酱吃,恩,把竹签给抽了,洒上胡椒粉,又成了台湾的咸酥鸡,不同的组合排列一样熟悉的情怀。
无肉不欢,吃货们美食家们每次吃饭没多吃几口肉总觉得不满足,烤串、炸串、串串下肚之后,又再点了一盘南蛮鸡块,薄薄的粉皮扎实的鸡肉,安抚了焦躁的味蕾和贪食的肚皮,而我,矫情地贪恋著一旁看似装饰一般的卷心菜丝,伙伴们不解,这玩意儿有啥好吃?他们不知道,我吃的不是卷心菜,我吃的是那年和一个阳光男孩一同去吃日式猪排饭,两个穷大学生点一份猪排饭,无限加卷心菜丝的回忆。
日式深夜食堂,没有华丽丽的大菜,一盘盘色拉、烤串、炸串恰巧足够,娇弱软妹、肉食汉子都已八分满足,豪气吃货仍觉略有遗憾,好像缺了点什么?对!缺了主食,没有面没有饭感觉就是少了点什么?那么就吃点饺子吧,或者来盘炒乌东,热腾腾的淀粉将胃里最后的每一点空隙全部填满,填满了就不空了,夜不那么黑,一个人回家的路也不再那么孤单,色拉、串串、面食,全在胃里陪著我。
走出了一升庵,古羊路的霓虹灯已然全部点亮,下班的人潮涌现,就像《千与千寻》里的山城老街那般热闹喧嚣,回过头看到一升庵的长吧台前,已坐上了三三两两西装领带的日本游子,这才想到,阿呀!朋友推荐的「胡麻豆腐」没吃到,算了,不打紧,改天再带我那日本朋友「凉」一起来吃他的家乡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