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可以说是北方人小时候唯一常吃的鱼——南方人民别见怪,我们这儿以前基本上就没什么别的海味。
红烧带鱼
对于全国人民来说,带鱼都不算是什么新奇食物,但要是有人告诉你:带鱼会“立着”游泳;带鱼可以钓;钓起一条带鱼可能会带出好几条,首尾相连……
是不是感觉你对它并没有那么熟悉?
远看卖刀的,近看卖鱼的
水产市场上很多摊位都有带鱼
图片来自:全景网
内地人对带鱼的样子,没什么好印象——被冻得硬邦邦的,躺在菜市场的台子上,身上伤痕处处,表皮脱落,还散发着轻微的腥臭。
但你如果去海边,看到刚打捞上来的新鲜带鱼,你就会对它的印象有所好转,因为那简直能用“惊艳”来形容——整条带鱼光滑无暇,就像镀了一层银,甚至能映出人影。
刚打捞上来的带鱼,全身都blingbling的
清代人喜欢把新鲜带鱼悬挂起来售卖,那场景就像《海错图》中描述的:“望之如入武库,刀剑森严,精光闪烁。”正因这晃瞎人眼的造型,带鱼在日本也有“太刀鱼”的美称。
为什么市场上没有活带鱼?
你肯定听说过:“带鱼是深海鱼,捞上岸后由于压力变化,会内脏破裂而死。”这个说法根深蒂固,使很多人觉得带鱼只在深海生活。
其实,带鱼每天都要从海底到海面往返一次的。傍晚,带鱼们就从海底上浮,来到水面活动。天刚亮,它们又开始潜入海底。
带鱼平时成群结队,大多数时候,它们并不像海蛇那样扭动游泳,而是直挺挺的,仅靠背鳍的波状摆动前进。图片来自:《蓝色星球II》
所以,渔民们会趁晚上和清晨,用鱼竿钓带鱼。古书上说,是用一根长绳,上面套上竹筒,让绳子浮在海面。在长绳上用铜丝挂满上百个鱼钩(普通线容易被带鱼咬断),把鱼竿插在石缝里,鱼一咬钩就提竿。
现在,带鱼基本都是网捕的了,但钓起来的带鱼依然受欢迎,被人们特称为“钓带”,和网捕相比,钓带的体表不会被网子划伤,而且一般大鱼才咬钩,所以卖相更好,比网捕带鱼卖得贵。
“钓带”比“网带”卖相更好,售价更高
摄影:张辰亮
钓带虽然没有气压突变的问题,但出水后也不耐活,加上身体太长,用鱼缸养不现实,所以市面上不卖活带鱼。
只有个别水族馆(如日本葛西临海水族园)养着活体带鱼,供人参观。
水族馆里的带鱼
一方有难,八方追着啃
钓带鱼时,会发生一种神奇现象。《海错图》画的就是这个场景:一只带鱼咬钩后,另一只会咬住它的尾巴,一起被提出水。
这可不是瞎说的,今天人们钓带鱼时,仍能看到这种奇观,有时甚至能一次提起三四条带鱼。闽南有渔谚“白鱼相咬尾”、“白鱼连尾钓”即此。
《海错图》中的钓带鱼场景
这种行为使人类脑洞大开——《物鉴》等古书还添油加醋,说带鱼本来就是一个叼着一个的尾巴,排成队游泳的。只要抓到一条,就能拉起“带鱼链”,源源不绝。等船装满了带鱼,渔人就用刀斩断鱼链,把剩下的扔回海里。
《海错图》的作者聂璜显然不相信这种夸张的描述,渔民告诉他:“带鱼咬钩后,旁边的带鱼为了救它,会咬着它的尾巴拽,结果自己也被钓上来了。但是顶多两三条而已,什么几十条连成串的都是瞎传,不要信。”
在今天看来,这个渔民的“辟谣”只对了一部分。带鱼连串确实没有数十条那么夸张,但它们咬尾巴不是为了救同伴,而是同伴的挣扎引发了它们的食欲。
带鱼虽然平时结队而行,看似和睦,但其中一条有难,其他的不是去营救,而是立刻扑上去啃咬。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曾经解剖了1202条东海带鱼的胃,发现35%的食物是其他带鱼。渔民钓带鱼时,上钩率最高的鱼饵也是带鱼肉。
这么喜欢捕食同类,所以被连串钓出水,也怨不得别人了。
《海错图》的作者写了一首《带鱼赞》,幽默地再现了清朝渔民钓带鱼的场景。
清蒸带鱼?带鱼刺身?!
干炸带鱼
内陆人吃带鱼,不外乎红烧、干炸等重口味做法,这样才能掩盖它浓厚的腥味。
可在浙江宁波沿海,清蒸带鱼是最受欢迎的。内陆人会觉得,清蒸带鱼,那得多腥啊!但新鲜带鱼可不腥,还有独特香味,不清蒸就糟蹋了。
清蒸带鱼
图片来自:下厨房
你以为清蒸带鱼就够奇葩了?不,日本还有带鱼刺身!
没准有人看到这四个字就想吐了。 但这几年,带鱼一跃成为日本全国喜爱的高级鱼生,鱼越大越好,因为它富含脂肪,回味甘甜。和寿司饭更是绝配,那浓郁的鲜味,被称为“顶级的味道”。
带鱼刺身
清蒸带鱼和带鱼刺身有个共同点:都崇尚不刮“鳞”,带皮吃。
带鱼其实没有鳞,它的银色体表是一层薄膜,富含鸟嘌呤。这层皮营养丰富又好吃,如果嫌皮太厚,可以用火燎一下,皮下脂肪的香味就出来了。
盐烤带鱼能激发出鱼皮的香味
不过康熙年间的人还没开发出这么多美味的做法。《海错图》中就只记载了一种带鱼的吃法:腌。也就是“咸带鱼”,还说福建的咸带鱼又腥又没味,江浙的则“干燥而香美”。
号内搜索
《博物》微信公众号开通“号内搜索”服务啦!
只要进入“博物”公众号首页,点击左下方菜单栏中的“精彩内容”,再选择第一项“号内搜索”,即可进入搜索页面。输入你想要查看的关键词,所有相关往期内容都能看到哦。
撰文 | 嘉楠
微信编辑 | 高兴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