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作为被全球教育界广泛认可的教育项目,IB课程大纲的改革,揭示了教育界对未来人才新的定义与要求。今年九月开始实施的IB中文新大纲,对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老师们又该如何理解和运用?外滩君邀请了两位资深IB中文老师彭振与丁艳,结合实践来谈一谈。两位老师认为,新大纲对学生提出了知识迁移能力、全球性问题意识、归纳总结和反思能力这三种关键技能,并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中的经验与问题。
文丨周滢滢 编丨Travis
转眼2019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教育行业发生了很多热点事件。其中,新一轮IB 大纲的调整,更是牵动国际教育圈的关注。
作为全球含金量最高、受认可度最广的国际课程,IB所强调的核心能力,能
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阶段学习,被看作未来人才培养的风向标。
今年,IBDP语言与文学、数学大纲,相继迎来了一番较大的改革。
9月份入学的高中生,是首批接受改革“洗礼”的高中生,此后每一位选择IB国际课程的学生,都要接受新大纲的要求和评估考核。
虽然IB大纲改革热度已经过去,它的意义和影响将一直持续,我们不妨做一些“冷思考”。
IB 各学科大纲调整时间
篇幅有限,本文中,外滩君先和大家聊一聊
语言与文学学科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人才培养趋势。下一篇文章,我们再阐述数学这门学科。
总体上,新大纲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 整体框架设计,更为抽象和模糊
由原先独立的四个领域(两个语言单元、两个文学单元),变成三个抽象的探索领域:“读者、作者和文本”“时间和空间”“互文性”;
2. 强调“概念性学习”
强调“概念性学习”,要求将“文化、认同、创造、交流、呈现、转化、观点”等7个核心概念,贯穿在整个课程学习当中;
3. 增加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
校内评估中的个人口试(Individual Oral),要求学生在分析两份不同类型文本的同时,还要针对某个全球性问题进行讨论;
4.作品选择范围更广
IB提供的阅读书单更加开放,从以作品为选择对象,调整为以作家为选择对象;
5.要求建立“学习者档案”
要求每位学习者,都要建立一份“学习者档案”,归纳、记录整个学习过程,包括课堂学习材料、小组作业、课外拓展阅读,以及不间断的反思总结;
“中文大纲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调整?它对学生的中文素养和能力,提出了什么要求?
”
现在正好是新大纲推行的第一学期,我们邀请了两位资深IB中文老师和我们分享。
他们分别是来自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的中文系主任、IBDP中文课程考官彭振老师,以及
上海第一所中外合办高中,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的年级主任,丁艳老师。
彭振老师(左);丁艳老师(右)
两位老师均来自著名的国际高中,拥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所教授的文学、语言与文学课程,都是中国学生选择比较多的课程,也是IB中文学科组里变动比较大的两门课程。
他们认为,IB大纲的种种变化,都在向我们
透露出这
样的趋势:
无论学习什么类型文本,一首诗歌、一篇小说,还是一篇新闻,关键是要能穿越文本表象,探究背后的核心概念和永恒话题。
与此同时,学生的视野不能局限在文本学习中,而是能将所学知识,和更广阔的世界和全球性问题相联系。
这就意味着,正在学习IB或者未来有可能选择IB的学生,尤其需要磨练这些方面能力和素养:
1. 知识迁移的能力
2. 全球性问题意识
3. 归纳总结和反思能力
在中文课堂上,该如何培养这样的能力?彭振和丁艳两位老师,分享了他们实践经验,以及作为一线老师在新大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彭振
“概念性学习”,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今年,IB大纲一个十分显著的变化,那就是特别强调
“概念性学习”。
它要求老师,将
“认同、文化、创造、交流、呈现、转化、观点”等7个核心概念融入课堂,并以此来驱动对文本的学习。
为什么IB大纲,要强调这样一些看上去非常抽象的概念?
彭振的心得体会是,这些抽象概念,其实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在被作者创造和被读者接受的过程中,其意义的传递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简言之,七个核心概念,其实对应的是
“文本是如何被创造和接受的”这一核心问题的七个方面。
彭振以课堂上刚刚学习过的王小波作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举例。为了更好地研读这篇文章,他从新大纲的7个核心概念中,着重挑选了
“认同”这个概念。
他解释说,以往在传统课堂上,学习一篇作品,可能更多讨论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作者的表达手法……
可是,仅有这些层面的分析是不够的,
还要结合“认同”等核心概念,引导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探究。
“我会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笔下的猪的形象,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作者的某一种认同?作者是如何借助猪的形象塑造,将这份认同传递给读者?甚至,你在读这篇文章时,有没有将自己投射进去,反思自己的个性行为?”
“
不同的文本,更适合探讨的核心概念,是不一样的。”彭振表示,像一些科幻类的,写法上非常创新的作品,像《1984》《流浪地球》、洛夫的诗歌等,可能更适合探讨
“创造力”这样的概念。
《1984》
学习《台北人》时,他则侧重于从
“文化”这一核心概念来引导教学,通过对白先勇的个人经历和国民党败退台湾那一段历史背景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对文本意义的产生和被接受,具有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这些概念,要在学习过程中被强调?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
彭振认为,如果学生在读一篇文章,或是看一本书时,经常被引导从这些角度去思考,那么,他不仅能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形成的思维模式,也能迁移到对其他文本的学习和理解中。
彭振老师在工作坊分享
这样一种知识迁移能力,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
“举一反三”和
“融会贯通”,它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思维方式的锻炼,达到知识迁移的能力,正是IB中文大纲调整背后的培养目标。
正如丁艳老师所说,“生活就像一张网,它是纵横交织的。解决现实问题,需要彼此关联的能力和知识。”
我们的传统课堂,往往还停留在对单一的、静态的知识掌握,而真实的世界却是立体的、复杂的。
这也是IB所提倡的理念。
从PYP阶段的超学科学习、MYP阶段的跨学科学习,都在强调打破知识的边界,在课程之间、学科之间、以及和实际生活之间,实现知识的迁移。
不过彭振老师也有一些困惑和担心,
“尽管IB大纲非常强调“概念性学习”,但实操起来,教学的实际效果很难评估。”
这体现在:
一方面,注重概念性理解的教学,本身操作起来有难度,如何将它落到实处,是个很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除了卷二和高级课程论文,其它考核都没有直接涉及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学和考的错位,可能使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流于形式。
除此以外,外滩君收集到的来自一线教师的困惑还有:
对概念的强调和聚焦,是否会导致大家都用概念来‘套’文本,使文本学习变得‘套路’化和模式化?
为了方便教学和考试,老师还是学生会不会选择那些“概念化倾向”很明显的文本来学习,进而缺少和文本之间更真诚、自由地沟通?
总而言之,
IB新大纲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还要避免“功利化”。
多思考一些“全球性问题”
“国际情怀”,一直是IB学习者培养的重要目标。
“国际情怀”和“全球性”,在今年的考核要求上,也有更进一步的强调。
IB 校内评估项目中的
个人口试(占比30%),需要学生在文本评论过程中重点分析
“文本是如何体现全球性问题”的。
同样关注
全球性问题的,还有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认为:
关心国际问题,拥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全球胜任力”,是未来青年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有什么样的
“全球性问题”?IB给出
五大探究领域作为引导,分别是:
“文化、认同和社区”
“信念、价值观和教育”
“政治、权力和公平正义”
“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科学、技术和环境”。
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些又都是非常空泛、抽象的概念。
彭振提醒学生,全球性问题不等于具体事件,而是推动事件产生的背后驱动力量。
当代社会的种种问题,都是一种全球性问题的现象。
比如,气候变暖、难民迁徙、跨国犯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研究全球性问题,
不仅要关注这些表象,更要探讨深层原因,尤其是驱动这些现象的背后力量。
此外,“全球性问题”也不一定被理解为一个问题、障碍或威胁,也可指
当地环境中某种具有国际意义的社会现象,比如生活在数字化社会。
要深刻理解文本与全球性问题的关系,并在短时间内加以口头评论,这种考核要求,对学生是不小的挑战。
其中,选修语言与文学课程的学生,需要面对的,甚至是两份完全不同的文本,其中一份是
文学文本,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另一份则是
非文学文本,比如新闻报道、海报、广告等。
在此情况下,学生该如何选择文本和做好话题准备?
丁艳老师(右)在指导学生
“学生要建立这样的意识,学习任何文本,都要习惯性地去想一想,它的背后有没有反映出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
丁艳建议,功夫在平时,一开始就要
做好日常素材的积累。基于不同类别的全球性话题,做好文本的分类和归纳,而不是等到口试前临时准备。
其次,就是
保持开放的心态和饱满的求知欲,“好文本是可遇不可求的,忽然爆出来的一则热点事件与新闻,说不定就契合了学生一直以来在探究的话题。”
今年,丁艳大胆地将《切尔诺贝利之春》这部漫画作品,引入课堂,借助这份非传统文本作品,和学生探讨
“科学、技术与环境”这样的全球性话题。
配合正在上映的美剧《切尔诺贝利》,这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量影评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参考。课后,她让学生自行探索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对照这部漫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美剧《切尔诺贝利》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丁艳也会邀请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多维度的延伸拓展。
以《切尔诺贝利之春》为例,课堂上,选修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补充
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选修历史的学生,介绍这一轰动世界的
核泄漏事故,对整个乌克兰甚至苏联,在
世界舞台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她相信,哪怕是母语学习,也不纯粹是感性的阅读。引入多方面的客观信息,能帮助学生做出更加公正的判断。
学习者档案与反思能力
今年,IB推出的阅读书单,一改往年以作品为选择对象,变成
以作家为选择对象,提供了一份可在线检索的
全球作家名单,且新增了很多新时代作家。
这意味着,学生可以
有更广泛的文本选择,作为高级课程论文、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IBDP的三大核心课程之一)等评估项目的素材。
“
新兴作家与新兴文本,一直是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有很多都是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的文本,都可以拿来研究。”
丁艳说,比如,近几年的新兴作品,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曹文轩的《蜻蜓眼》、阎连科的《炸裂志》,又或是北岛写于21世纪的新诗、几米的漫画、方文山的歌词等,都开始成为学生的研究对象。
当然,文本选择的极大丰富,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选择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另一方面, IB提出构建
“学习者档案”,对学习者的归纳、总结、反思能力,更加重视和强调。
什么是“学习者档案”?
它是一种对学习过程的记录,要求学生将每堂课的重点内容、日常阅读素材、每一次作业,包括小组讨论学习等,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就如何创办学习者档案的问题,
外滩君曾采访过丁艳。
“学习者档案”的创建,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很好的归纳总结和反思习惯。
丁艳老师在论坛上分享
然而,一个学期实践下来,丁艳发现,由于
学生的主动意识不同,学习者档案所发挥的作用,其实有很大差异。
有些意识不强的学生,
会在老师检查前临时抱佛脚。
另一方面则是
效率问题。现在的阅读材料,大都是电子化的文本和在线学习材料,学生要将它们保存到电脑文件夹里,或是打印出来做归类,十分麻烦,效率低下。
丁艳所在的学校,采用了国际学校服务商managebac系统新开发的
Learner Protfolio平台,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十分便利地、个性化的
“档案式记录”。
managebac系统,语言与文学课程11年级HL的“学习者档案”页面
实践下来,丁艳老师发现这一系统的便利之处在于,学生可以拥有个人账户,随时添加阅读材料的链接、视频、照片,还可以对文本进行“标签分类”,定义它所涵盖的核心概念,涉及的全球性话题… …
“这样学生在回顾总结时,就可以很方便地
看到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包括它们与各种观点、文化背景和全球性问题的关联。”
如今,作为全球高校广泛认可的大学预科文凭课程,
IB的每一轮变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界顶尖学府对人才的要求。
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加入IBDP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
而新大纲所强调的
知识迁移能力、全球问题意识、以及重视过程学习的反思能力
,孩子们是否也应该在进入高中学习之前,就有所准备?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