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杨朔。

图片发自App

今年的厄尔尼诺效应十分明显,每个城市的夏天,都在阴雨连绵中愈显失落。离开繁华喧嚣的Z城,来到阳朔。在滨江路上找了一家清幽的客栈住下,房间里有淡淡的潮湿霉味,榻榻米的床垫干净素雅。屋外临着江边,遇见一家酒吧,是临江的唯一一家。门头很小,布满青藤和鲜花。沿着湿漉漉的青石台阶走下去,豁然开朗。

古朴的装修风格,墙上挂了许多幅科基狗狗的照片,是店主自己养的狗,名叫Luby,见人就笑,十分招人喜欢。

遇见一位热情又好脾气的bar tender,为我们推荐了新鲜的生啤,咖啡豆一样的后味和清香,仿佛包容了阳朔这座古城所有的淡然和沧桑。

与我同行的姑娘,在阳朔生活了16年,这里的青砖白墙,清澈见底的漓江水,都深刻的融入了她记忆的天空。

走过的每一个街角小巷,她都会为我讲起童年的趣事。看见一棵大榕树,她说:“我们小时候会爬上这棵树,在枝桠分叉处,找个舒服的姿势睡觉。”

路过满是桂花树的一条路,她说:“我们小时候,找一块儿塑料布,铺在地上,小伙伴就一起使劲儿摇桂花树,然后搜集落下的桂花,满满的成就感。上面水厂门岗的大爷来制止,我们撒丫子就跑,分散在各个巷子里。真是熊孩子啊!”

在江边散步,她说:“我们小时候,这边有很多卖刨冰的,还有许多露天的卡拉OK摊位,1块钱唱一首歌,大人都在唱《心太软》《听海》,我们也会跑过去吃着刨冰跟着唱,好欢乐。”

诸如此类的情景,回忆的空气里满是笑声和属于八零后的顽皮童趣。

阳朔西街的咖啡厅和小酒馆,在慵懒娴静的午后,是可以让人发呆到停不下来的。木质的墙壁和柱子上贴满了便签纸,随便看几张,都记录了来过的人留下的情绪和故事。

走走看看,看到小街小巷尽头门头破旧的米粉店,尽管进去吃一碗米粉吧,绝对不会失望,只有真正的老字号才会如此的不讲究装修,味道之正宗,足以让这些老店门庭若市。找不到座位的时候,买一碗米粉,站在店门口吃是十分常见的景象。

难得的晴天,租辆脚踏车,沿着阳朔小城的公路,朝着月亮山的方向一直骑行,不刻意追求目的地,群山环抱,绿树成林的沿途风光,已然像画中之景了。耳边呼呼的风声,偶尔会从旁边的树林中吹出冰爽的水汽,风中有苔藓和泥土的味道。

阳朔的民风很淳朴,经常会看到路边卖蜡染花布和工艺品的摊位,却不见卖家,他们可能去远处的凉粉摊买甜品,也可能在和隔壁卖花环的婆婆聊天,从不担心自己的摊位因为暂时的无人看管而丢东西。

在阳朔的任何饭店吃饭,都是吃完后要催促服务员,他们才来结账,有时候他们忙忘了,只好自己到吧台找收银的去结。这种朴实是在这座古城的生活文化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是一种远离都市的谨慎和规则之后,突然遇到的真诚和美好。

5天的旅途转眼即逝,在踏上返程的巴士之前,再一次与这座群山碧水中的桃源对望。你好!杨朔。期待我们下一次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好!杨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