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所有斜体字皆为引用,括号内为子吟本人的观点。
书名:《人的宗教》(The World's Religions)
作者: 休斯顿史密斯
六、犹太教
迦南长度约240公里、宽约80公里,是一个邮票大的国家。犹太人的历史相比其他弱小民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这样一个民族,却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给孩子取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艺术品(《大卫》雕像),甚至是对生命提出问题的视角。
1.犹太人对意义的追求建立在肯定“他者”,原因在于:第一,没有人是自我创造的,第二,每个人在某一时刻都曾发现自己的力量有限,因此更增加了人们所自来的“他者”的力量。(从哲学角度上来看,这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观点是冲突的,但这来自于对世界认知方式的不同。)
2.犹太人的神——雅威(早期翻译中错误地翻译为耶和华),是唯一的。他们的神倾向于超越道德本身,而且对人类本身的关注更多。(奥林匹斯诸神追求美女的时候,西奈的神却照顾着寡妇和孤儿,迦南人的神冷漠的时候,雅威说出亚伯拉罕的名字,把他的人民从奴役中解放出来。)
3.希腊思想对物质世界本身倾向于抱有一种悲观的态度,印度哲学也是如此。但犹太人则追求意义,所以他们拒绝放弃寻找物质,他们对土地、女人和财富的态度是积极的。(可以看出犹太人的世界观是非常现实的,他们对虚无缥缈的问题往往是放弃的。ps:那爱因斯坦呢?)
4.犹太人对人类本身意义的思考:脆弱的,宏伟的,有罪的,自由的,还有,仁爱的。
5.希伯来书中的重要观点——上帝在某些关键时刻会直接干预历史;作为被选中的人要接受上帝的特殊使命。(亚伯拉罕的史诗,上帝告诉亚伯拉罕去新的地方建立一个新的民族。)
6.十诫的伦理前提,关乎人类关系中最敏感的四个区域,即暴力、财富、性和语言。不可杀人,不可通奸,不可盗窃,不可作伪证。(但十诫肯定了人类的欲望,在这样的基础上做了限制,其实更现在法律的定义更加类似。)
7.西方文明的两个来自先知的重要信念:一,个体不仅要对他们眼前的事情负责,还要对他们生活的社会之建构承担责任;二,任何人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其社会秩序的公正。(这点和东方文明的差异实在太大,以致于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作用。)
8.对于“正义”的坚持——拿伯的故事,一个普通老百姓因为被诬陷,上帝以不正义来惩罚一个国王。这个故事对人类历史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平等的概念深入人心。(在同一时期的历史中再也找不到类似的案例了,即便中国战国时期的法家,同样是建立在阶级概念之上的。)
9.对于犹太人来说,受难同样是有意义的。即便在公元前6到8世纪的“巴比伦之囚”当中,他们仍然坚信,即便他们被击败,他们的神雅威却并没有被击败,历史仍然在雅威的控制之下。雅威通过犹太人的受难,正在他们心中燃烧起那将影响整个人类对自由和公正的热情。
10.《出埃及记》的重要意义:上帝的威力、善以及对历史的关切。
11.几乎所有的民族都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但在犹太人的概念当中,他们被挑选出来是为了承担责任而不是特权。故而他们对自己的受难深有责任感,在随后三千年中,犹太人在难以相信的遭遇和逆境中继续生存,他们的道德和正义的标准影响了整个世界,他们对文明的贡献相比于他们的人数简直不成比例。(这个民族不由得让人敬佩。)
12.公元70年,罗马人摧毁了犹太人从巴比伦放逐回来之后建立的耶路撒冷圣殿,犹太人从此分居世界各地。直到1948年现代国家以色列的建立。二战的大屠杀对此影响深厚,这也导致了二十世纪中东局势的诸多问题。
(不得不说,犹太人的确是个多灾多难,却又及其坚韧的民族,窃以为,他们的现实主义信条可以总结为三个字——活下去,努力地、向着美好活下去,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七、基督教
因为上帝如此爱世人,他奉献了他唯一生子...
1.耶稣是一位具有超凡魅力的奇迹施行者,他作为传统的先知和预言家担任着日常世界和圣灵世界的中介调停人。(世上有种特殊的人,他们超越时代的时候,就被认为其力量来自圣灵,某种意义上来说,耶稣可能也是如此,那些奇迹本身也许真得存在,即便并不如圣经中记载的那种样子。但对宗教的研究不应该停留在对其神是否“真实”存在的浅薄层面上。)
2.耶稣拒绝把人们分为洁与不洁、神圣的和粗俗的、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他把这样的社会藩篱看作是对雅威同情心的亵渎,从此,即有了“耶稣的子民”。
3.宗教的耶稣,“他到处在行善事”——一个实干的耶稣。“从来没有人像这样说话的。”——他表达与世俗相反的观点。 这一切都给予他的信念,上帝绝对爱世人,而从来不去考虑人值不值得爱。
4.信仰耶稣的复活这一点产生了教会和基督神学。它把耶稣的善提升到一种高度,这种善不再是柔弱的,他战胜了一切,包括死亡。
5.耶稣死去之后,他的门徒变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活跃的团体。他们传播爱与喜乐,上帝的爱把信徒们从三项重担之中解脱出来——恐惧、罪恶感、自我局限。
6.受到耶稣吸引的并不是门徒的心灵,而是他们生活在某个能给予其爱的人面前的经验,是那种神圣感。正因如此,基督教确认基督即是上帝又是人,同时是全神全人。(三位一体的教义由此而来,这导致其他宗教总会怀疑基督教的一神论。)
7.公元313年的米兰敕令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性,在此之前它饱受迫害。(正因如此君士坦丁一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远超拿破仑、希特勒这样的人物。)公元1054年它分裂为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正教,十六世纪的新教改革时又发生了一次分裂。
8.天主教的核心观念:一、教皇在信仰和道德这两个领域中,他是无谬误的。二、教会负责圣礼的代言,从十二世纪至今,罗马天主教的圣礼一直被固定在7个,与人类生命中伟大时刻和需要相一致。
9.东正教:同样尊崇七项圣礼,但他们对于教义的坚持是较为古典的,他们对于罗马天主教所发展的炼狱、赦罪、圣灵感孕等等教义持“附加的”的态度。(更加古典主义的教派,因而他们不需要为近代科学的发现做出更多的解释。ps:每次看到教会费力地去解释进化论和神创论的矛盾,或者地外生命的存在时,都会感觉太牵强了。信仰并非是纯理性的。)
10.新教:核心观念在于“因信称义”,意思是单单口头上去信奉宗教并没有什么用,信条一定要到达人心并且改变信徒生命感受的方式才行。(可以看出对于形式主义的抵制,新教的产生和文艺复兴的关系极大。)从哲学的角度讲,新教反对把相对的事物绝对化,从神学上来讲,它反对偶像崇拜。
第三部分完。全书完。
作为在一个宣扬着“唯物主义”“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国度中长大的理科生,在我生命之中的很长时期,我对宗教是持抵制态度的。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我们在现代科学的环境之下长大,对于一般宗教宣扬的“超自然”抑或是“神”、“上帝”等概念都是嗤之以鼻的。
然而仅仅从近现代科学的方法论角度看待宗教是不公平的。因为宗教解决的问题并非在于“世界”,而是在于“人心”。不管是印度教、佛教、道教亦或是三大一神教,他们都起源自人本身对意义的追求。这样的问题我们问了几千年了,接下来的几千年还会继续问下去,也许,永远都不会有正确的答案。但各位先哲们的思考,以及他们把这样的思考普及到每个人的心中这样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尊重的。
夜深了,外面是无边的黑暗,一群人围着一堆小小的篝火,他们害怕在那黑暗之中迷失。突然,有人开口讲了一个故事,尽管这个故事也许并不真实,尽管这个故事添油加醋,但是大家似乎没那么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