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关于石油的那些事儿 ——听余世诚老师讲故事(一)

2017-10-19 中国石油大学报

特别关注|关于石油的那些事儿 ——听余世诚老师讲故事(一)_第1张图片

余世诚,1937年生于禹州,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其后一直在我校任教,历任校务委员、校学术委员、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获有突出贡献教育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特别关注|关于石油的那些事儿 ——听余世诚老师讲故事(一)_第2张图片

公元1080年,沈括调任陕西延州(今延安)做知州。一天,他看到百姓用一种液体点灯,便问:“这是什么?”当地人说:“是石液。”沈括细细看了看说:“这种东西,我曾经采集过,应当称作石油才对。”

20世纪70年度末,我从古书堆中对石油天然气的记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地质勘探系张家环教授送我一本由北京大学著名地质学家王嘉荫编著的《中国地质史料》(科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使我大开眼界,让我知道了许多古典文献里关于石油及天然气的记载。

我愈发着迷查寻和收集这些古代资料了。我觉得在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任教,理应多掌握一些这方面的历史知识。几年下来,我竟积累了厚厚一摞资料。1979年,新学期一开始,我便把这些资料编撰成文,或在教学中使用,或给学生开设讲座,受到同学们的欢迎。1980年,我又整理成十几篇短文,在胜利油田的《胜利报》上连载,山东《大众日报》、河南《郑州晚报》也转载了某些篇章。同时我向社科系和学校相关部门积极建议,在石油大学开设“中国石油工业史”课程,加强相关学科建设。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这些故事,是当年发表的稿件,做了一些增删和调整。

01

水中为啥有火?

在我们祖国浩瀚的史籍中,有许多关于石油、天然气的记载,最早的大约要数《易经》了。在《易经》中,有“泽中有火”句。常言道,水火不容,怎么会在水中有火呢?这显然是在水的上面有可燃之物。这种可燃之物,据地质学家王嘉荫教授的考证,很可能就是石油或天然气。

《易经》是一本古人用来占卜算卦,向“天”或鬼神问吉凶的书。一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词、爻词,以极其简单而又难懂的语言,来解释吉凶。这些卦词、爻词说的却都是天地间存在的事物,都是自然界见到过的东西。像“泽中有火”这种石油或天然气燃烧的现象,正是客观存在着的。至于用这些现象来解释吉凶,那是另一回事。

但是,也有学者对“泽中有火”持不同看法。认为“泽中有火”只是一种占卜的“象”,不反映任何自然现象,对王嘉荫教授的见解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其实,认为《易经》中所说的“泽中有火”是反映了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的,自古大有人在,许多学者做过阐述,并非自王教授始。明代的杨慎,清代的许缵曾、施鸿保等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指明《易经》中的“泽中有火”,是指水面上有火燃烧的自然现象。清乾隆帝弘历甚至指出《易经》中的“泽中有火”,就是和四川天然气火井一样的现象。他在《火井诗》中曰:“火阳而根阴,离为见《周易》”。

据郭沫若同志在《周易之制作时代》中考证,《易经》成书于殷周之际,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如果“泽中有火”是指石油天然气燃烧现象的话,那就是说,远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注意到石油或天然气的燃烧现象了。

上面是以文字记载为根据的看法。如果以有关石油的传说来推测,我们祖先发现石油的时间,还可再上推一千多年,即大禹治水的时候。

02

千古传说成现实

在我们现今的胜利油田附近,有一条淄水河。这是一条古老的河流。翻开历史地图集,我们看到,在秦以前,这条河流的走向是:南起原山,顺东北而下,经临淄、寿光、广饶县境,再调头西北到博兴,与济水会合,在现在的东营地区入渤海湾。那时,东营以北的垦利等县,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呢。

这条河为什么叫“淄水”呢?唐朝人肖德言、顾胤等编著的一本地理书《括地志》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记载:“淄州淄川县东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俗传禹理水功毕,土石黑,数里之中波若漆,故谓之淄水也。”这就是说,大禹治水以后,人们发现这条河中漂浮着一层像漆一样的东西,连河两岸的土石都被染黑了。“淄”同“缁”,缁者黑也,因此得名“淄水”。

    这种像漆一样的黑色漂浮物究竟是什么东西?这在今天识别它,已不成什么困难。特别是在油田呆过的人,一下子就会答出:“那是原油!”而这些原油从何而来呢?想必在这条河的流域石缝里,一定有油的矿藏。

大禹,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即公元前21世纪以前夏部落的一位大酋长,是传说中的一位令人崇敬的治水英雄,他开创了夏朝,成为华夏第一国第一帝。《尚书》、《尧典》、《诗》等古书中,记述了他许多治水的传说和故事,说他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水终于被治得“地平天成”了。至于《括地志》中记述的大禹治理淄水的传说是不是可信,我们没有进一步考证。但是,淄水流域盛产石油,在今天确实得到了证明。自大禹始,历尽四千多年的沧桑,淄水、黄河等河流的泥沙把东营以北的广大地区从大海里淤积了出来。淄水本身已几经改道,早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而今的胜利油田,却正是坐落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

其实,何止胜利油田有这些古老的佳话呢?

03

 油香千里遍中华

在我国古书中,记载着曾发现过石油、天然气的地方,实在多得很:

大历史学家班固(32—92年)写的巨著《汉书》上,记载着:“高奴有洧水可燃。”汉朝的高奴,即现在的延安、延长,洧水即现在的延水支流。由此可见,延长油矿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晋朝学人张华(232—300年)所著《博物志》中,对酒泉郡延寿县作了这样的记述:“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漾漾永永,如不凝膏,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张华描写的这种油光闪闪、好似浓稠的肉汤但不可食而可燃的“石漆”,显然就是原油。酒泉郡延寿县即今天的甘肃玉门。一查历史,我们的石油工业基地之一的玉门铀矿,也早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就有石油的发现。

还有史书《文献通考》,称:“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六月,范阳国地燃,可以焚。”范阳国即现在的河北省定兴一带。“地燃”是指从地下冒出的天然气燃烧,“可以焚”是说用天然气可以煮饭。《魏书》上又记载:“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夏幽州遒县地燃”。遒县即现在的涞水,在河北省的涿县附近。还有《二申野录》上记述:明朝“丙午(约公元1426年)七月,保定府街市砖壁内忽出火,三日夜方息”。这又是天然气燃烧的记载。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晋朝到明朝,上下一千一百多年间,在河北省的定兴、涿县、保定一带多次发现天然气,人们还利用天然气煮饭,想地下必定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现在已经得到证实,我们的华北油田不正是把这些地方包括进去了吗?

其他古书上还有许多记载,据北京大学王嘉荫教授和山东大学王仲教授查阅,还有《后汉书》、《华阳国志》等记录了四川地区发现石油、天然气的情况,《北史》、《新唐书》等记录了新疆地区有油的情况,《宋史》、《昨梦录》、《闽杂记》等记录了山西、广东、台湾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

我们如果把上面提到的地方,绘制在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东西南北古时都曾有过油气发现。正是:

油香千秋遍中华,

南北东西都有家。

岂忍液金再沉睡?

科学催开石油花。

04

石油的古用

       我们的祖先,不仅很早发现了石油、天然气,而且也很早使用石油、天然气。在这方面的许多发明创造,我们是远远先于西方国家的。

汉朝时期,四川人民已用天然气煮盐,河北人民用天然气煮饭。记述汉魏以前史迹的许多史书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四川人民就已克服了天然气爆炸的困难,认识到必须有空气的助燃,天然气才能燃烧。人们以这些技术和原理,广为开发火井,引出天然气作为能源。英国是1668年开始使用天然气的,号称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国家,实已晚于中国一千多年了。

用石油作燃料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和《后汉书》。到了晋朝,石油已不只用来作燃料,还用来做机械的润滑油。《博物志》称:用来“膏车及水碓缸(一种舂米用的器具)甚佳”。石油用于军事上,唐朝宰相李吉甫(758—814年)写的《元和郡县志》,记述了这样一个用石油抗敌的故事:

在宣政年间,即公元578年,突厥族攻打长城西端嘉峪关下的古城酒泉,搭了云梯把古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在万分危急之际,人们急中生智,决定用本城盛产的“石脂水”(石油)破敌。守城军民,居高临下,将石脂水瓢泼似地向攻城的突厥人浇去,同时投下火种。顿时,油火相遇,熊熊燃烧起来。突厥头目见势不妙,忙指挥兵士用水灭火。不料水遇油火火更旺,云梯被烧毁,许多人被烧死烧伤。最后,突厥人不得不狼狈退去,而古城酒泉却安然无恙。

到了宋朝,石油用于军事上就更多了,这时,人们已经会把原油提炼成“猛火油”、“火油”,制成“猛火油柜”、“火罐”,用来烧杀敌人。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燃烧弹”了。北宋时期曾公亮写的《武经总要》,还详尽地记述了配制“毒药烟球”、“蒺藜火球”的配方,配方中都有沥青。使用沥青是为了控制火药燃烧的速度。这个重大发明比外国要早近千年,直到20世纪,美英等国才使用这种方法,来控制固体炸药燃烧速度。

在宋以后,我国人民还会以石油为原料做蜡烛、做墨,用沥青修补陶瓷品。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的《本草纲目》中,还记述了石油的药用,治疗小儿惊风、箭伤和疥癣皮肤病。

总之,我国古代对石油、天然气的利用是很广泛的。但是,石油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那么,是谁给石油命名的呢?

05

 石油命名小考

     在中国古书上,石油的名字有许多。

《汉书》上说“高奴有洧水可燃”,这里只是记述了“洧水可燃”,还没有把可燃的石油与延水河支流的洧水分开,因而还没有给这种可燃的东西起一个特定的名字。西晋张华所撰的《博物志》,把这种可燃之物与水区分开来了,名之曰“肥”、“水肥”、“石漆”。唐代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在记述玉门石油情况时,又给它起了个“石脂水”的名。其后,名字更加繁多了:“泥油”、“石脑油”、“硫黄油”、“雄黄油”、“井油”、“火井油”等等。这些名字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石油的某些特征,但是,由于其还不能准确地表达出石油的基本特征,因而都没有广泛流传开来。一直沿用至今的“石油”这个名字,是宋代科学家沈括给起的。

1080年,沈括在陕北鹿延一带考察,发现当地老百姓用一种“颇似淳漆”的黑色液体当燃料,当即想到古书上记载的“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那么,这种“脂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沈括经考察发现,它“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和其他油类不同。据此,沈括断然命名它为“石油”。他在《梦溪笔谈》这本著作中,具体地记述了他对石油的考察和名命的过程。由于沈括的命名既贴切又科学,以后“石油”的名字便大行于天下。

在外国,有些国家对石油的认识也相当早,但使用的名字相当混乱。有的称“流动”或“渗流”,有的还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称石油为“魔鬼的汗”、“普罗米修斯的血”。还有名之曰“发光的水”、“木乃”的,等等。据权威的《英国百科全书》(1980年版)称:“石油(Petroleum)”这个词,是由希腊文的“岩石”和拉丁文的“油”组合构成的,“是德国矿物学家阿格里科拉(Agrico?la)在一篇论述石油的采收和炼制的文章里首先使用的。这篇论文发表于1556年。”我们国内也有些论著说是德国人“第一次使用了‘石油’一词”。很显然,这都是不确定的。我们的沈括,也是把“石”与“油”联结组成了“石油”一词,也是有著作文献可据的,但提出的时间却要早于阿氏四百六十多年。谁是世界第一?不是很清楚了吗?

九百年前的沈括,对石油作了如此科学的考察,这不能不使我们惊叹不已。然而,更使我们惊叹的是沈括对石油的炼制、应用和发展前景方面还有许多贡献和高见呢!

06

沈括与石油

沈括(1031—1095年),生活于北宋时代,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的一生,一面从事政治活动,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实际工作;一面进行科学研究,在天文、数学、历法、地理、物理、生物、医学、文学、史学、音乐等各门学科,都有卓越的成就。当然,我们在这里最感兴趣的是他对石油方面的科学见解和贡献。

前篇已述沈括对石油的命名。其实,他与石油早就有缘了。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宰相王安石实行变法维新,其中有些是为了巩固国防而加强军事生产。王安石选派沈括担任“军器监”,负责领导这项工作。王安石、沈括注意到了石油在军事上的用途,就在军器监里专门设立了“猛火油作”,也就是军用石油加工场。这恐怕就是我国最早的炼油业了。这种猛火油,在军事上怎样使用呢?王安石、沈括的老友曾公亮后来写了一本《武经总要》,具体作了介绍。他说,用火药做成名叫“火罐”的武器,与用猛火油做成的“猛火油柜”、“筒柜”相配合,用来防卫城池。如遇敌攻城时,“则先用藁(音读稿妹)为火牛,缒城下,于踏空板内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若水战,则可烧浮桥、战舰”。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沈括也被贬到延州任职。沈括在这里看到了当年炼制猛火油的原料,就是出于水石之间的“颇似淳漆”的黑色液体,遂取名为石油。他还观察到这种东西“燃之如麻,但烟甚浓”,就用这种烟做墨,“墨光如漆,松墨不及也”。这实在又是以石油为原料的现代炭黑工业最早历史了。沈括还科学地预言:“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

沈括对石油的考察和应用,使他十分兴奋,不由诗兴大作,写七绝一首:

二郎山下雪纷纷,

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未老,

石烟多似洛阳尘。

说到诗,石油的光华,自古就为诗人们所吟诵。读者,你可曾读过那些优美而豪放的诗句吗?

(未完待续)

编辑:刘倩  潘鑫  丁磊

主编:许晨杰

特别关注|关于石油的那些事儿 ——听余世诚老师讲故事(一)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特别关注|关于石油的那些事儿 ——听余世诚老师讲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