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解析—心学的本质就是关系的连接

谈起心学,不得不提及王阳明(原名王守仁); 他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是一位在立德、立言、立功上皆取得超凡成就的儒家圣贤。他继承了程朱理学,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心学。

阳明心学的解析—心学的本质就是关系的连接_第1张图片

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被宦官刘瑾放逐于贵州龙场驿,在龙场驿那段艰难的时光中,守仁一直钻研圣贤之道,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悟出“格物致知”之旨,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学说。(在《王阳明年谱》中记: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在悟道时说出这句话,是彻悟的起点,也是阳明心学逻辑的起点。

悟道后的第二年(1509年),他又在贵阳讲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行合一”学说。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倒台,王阳明广收学徒,讲学论道,开始将心学流传天下。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阳明先后平定福建、江西、湖广、广东等地叛乱。在平乱期间,阳明一直践行“知行合一”之理念,并不断思索,提出了“致良知”之思想。

因此,阳明心学是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部分构成,“心即理”是万物归心,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阳明先生的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又是人之本体,是自我人格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之心;“理”在朱熹看来是“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也就是说这个理就是天地万物形成的理,是天地万物运转的规律,是世间万物存在主体的存在逻辑。

万物归心,心作用于世界而生万物,心作用于商业而生百态,心作用于社会而使社会缤纷多彩;心所到之处,皆使诸物生龙活虎;这就是心与万物关系的连接方式。

如今商业环境日复有变,经济环境急需转换,资本市场时有寒冬,网红现象惊爆于世,种种现象,大多数是因为当今时代的大多数创业者、企业家、政客等群体的浮躁之心而引起的,浮躁的心作用于商业,必然导致商业中各种浮华的现象显现;他们多数为了追求于利益而盲目的做违背于自然,违背于良知,违背于规律的事;欲使这些现象归于“平静”,只有从导致这些现象的本源之心开始,从心开始,回归良知,找回本我,完善自我,强化自强、文明、至善、自省的人格体系。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这里的“知”并不仅仅指知识理论,“行”也不仅仅是实践行动;阳明先生这里的“知”就包含了“行”,“行”也包含了“知”,所以当徐爱问先生:“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曾行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传习录·上·徐爱录》)。

所以,知行本来就是一件事,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在生活实践中我们总是习惯将身与心分开,将物质和意识分开,将知与行分开。殊不知,“知”的过程就是在改造旧有意识和知识,人对外界的认知,就是通过个人的意识、知识、经验、习惯、感受来认知物质,“行”的过程就是强化、改变、落实你的认知和观念;综合来说,就是人类通过“知”与“行”来感受和认知自然,并将各种认知和感受作用于自然的过程。

故阳明先生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像一辆自行车,前轮后轮始终是同步、同频、同速而行,一快一慢都不能正常前行。

这种认知本来就是一种行动,这种行动本来就是一种认知;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是另一种形式的格物致知;致知就是行,这要求我们在内求(或内在精神)上下功夫,也要求我们重视道德的实践性,即思想与认知的内在力量只有通过做事才能发挥出其作用。

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定在“知行合一”上做的很好。新环境、新生物、新观念、新技术、新逻辑等诸多新兴事物时常涌现,环境多变,在这样的环境下,“知行合一”便显得尤为重要。

“致良知”是阳明先生通往圣贤的良剂,做事做人顺应良知,受良知指导,是人与人相处、正确做事的第一要义。《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中曰:“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致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这个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是道德赋予我们的能量。这种道德能量充斥在每个人的内心,指引着我们的行动,是正心、正念、正求、正行的载体;即这个良知是我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意识存在心中,情感源于心中的善念,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提倡每个人实现心中的善念,而在“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致良知”,是为了对“致良知”更好的应用和扩充。

“致良知”关键是“致”,致之于社会、工作、治家、治企、治国的方方面面。心是本,良知是心的本源,找到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真实诉求,以良知来引导生活,优化生活,重塑认知和理念,以良好的认知和价值理念指引正确的行为,以正确的行为来打造生态文明、商业文明和精神文明。

良知作用于自己就是内省的过程,是一种减少各种桎梏对心灵的束缚,聆听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是什么、想要什么、要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目的是否有利于他人等一系列内知内求的反思与求索过程。良知作用于各种事物,使个人的认知与行为和谐一致,是对事物的深层次认知与觉察;良知作用于商业是对商业的重新理解、重新求质、重新塑造的过程。事事求心而事事真,事事磨练而事事坚。给万物赋予良知,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万物存在的意义以及其对世态生活的各种作用。

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该心学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以“天理”和“知行合一”去“致良知”。以此来提升自我内心的修养,重新发掘自我,发掘万物的存在机理,求索真知,善于发念,以“天理”和“良知”之道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用“天理”和“良知”揭秘世间万物进化与发展的底层逻辑,万物源于心,心是底,以“心”来揭秘事物进化与发展的逻辑才能求之于本,不偏不倚。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传习录·上·徐爱录》)这句话是对万物源于心的最佳说明,体现了心学中关于人的现实存在,以及以人为本的世界观,认为人存在实则是意念的存在;一个人通过视听言动等主观行为来表达自身的存在,但是人的视听言动等一系列心理或身体行动都是表象的存在,指导这些行动的都是个人的那颗心;也就是说,个人的心灵活动通过其所视、所听、所言、所动、所感来表现。我们常说身心健康,“身”的健康靠饮食和运动来保障,“心”的健康靠致良知来保障。一个有意识、有灵魂的人身心必然是一体的;“心”是“身”的主导者,“身”是“心”的载体和体现者。心的心智高度和心智路线是后天修炼而得,心灵的宽度和广度决定了个体与外界进行“心灵沟通”的宽度和广度。个体之间的交流就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对话,个体与物的交流就是个体的视听言动感等意志和意趣与物的对话过程。个体与外界的关系是通过其与外界环境(包括环境中的人和事)进行心灵反应所维持的;情感、真诚、诚信、信念、行动等使该反应变的迅速且长久。

心动之处便是意,意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来表达相应的内容;在世间,纵观整个物质世界,心所动的内容或意所发出的对象无非就是人、事、物;如果单从商业管理角度来分析,对人的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对事的管理主要是对业务和项目的管理;对物的管理主要是对产品和服务的管理;因此,笔者提出“商业即心业”这一思想。

放大来说,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我们总是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以及感觉的交换,在这个交换过程中就是“意”的运用;在“意”的运用过程中,此“意”必须诚才能将本心给体现出来。虚假的“意”导致虚伪的心;因此,一个内外统一、人格健全、心意合一、独立自善的人才能将事物问题处理的妥当合心,才能与世间万物构建起良好的关系。

笔者在本书中心学的含义也不仅仅包括阳明先生所提出的那些心学观点;笔者认为一切与心有关的学问都可以称之为心学,包括心欲、心境、心路、心力、心性、心智等由心而引发的百念与百态都可以涉入到心学范畴。而阳明心学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阳明心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对于心力、心性和心境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摘自《商业归根:阳明心学的商业智慧》一书(全网有售)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明心学的解析—心学的本质就是关系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