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久的历史上,我们对自身的关注是多个维度、多个层面的。今天我们大家所关注的瑜伽,主要的是哈达瑜伽,并且主要是身体层面的哈达瑜伽。瑜伽家族中还有非常多的其他重要成员,如智慧瑜伽、行动瑜伽、虔信瑜伽、胜王瑜伽,以及昆达里尼瑜伽、曼陀罗瑜伽、拉亚瑜伽(layayoga)等等。瑜伽家族中还有一位了不起的成员,即阿育吠陀瑜伽(Ayurvedicyoga)。
先来了解两个词:ayueveda和yoga。Veda这个字的意思是knowledge,知识,这个知识不是一般的如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物理、化学等等学科的知识,而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知识,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关于我们自身和宇宙为何的知识;ayu的意思是life,生命。Ayueveda就是关于生命的科学。Yoga,大家都知道就是瑜伽。
生命涉及身体、感官、心意以及我们的灵魂。用传统的语言来说,生命就是灵魂,灵魂是生命最根本的部分。Ayurveda是一种神圣的生命科学,science of life,关心的是身体、感官、心意以及我们最内在的生命。阿育吠陀的道路,是通过平衡身体来帮助我们达成生命的健康,使得生命走向圆满。这是阿育吠陀的基本宗旨,是对生命水平维度的改善。
关于瑜伽。传统上,无论在吠陀时期、奥义书时期,古典瑜伽时期,还是后古典瑜伽时期,所有这些时期的瑜伽,它们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是生命质量的提升,用奥义书的话来说,就是生命质量从低级状态到高级状态的转变,也就是从意识的低级状态转化为意识的高级状态,就是要从生命短暂的状态转向生命恒定的永恒状态,就是要从有限的生命状态转向无限的生命状态,从黑暗的生命状态转向光明的生命状态,从不自由、受束缚、受限制、受困的生命状态走向全面自由的生命状态——这是传统瑜伽的终极所在。总括起来,即,传统瑜伽关注人的生命质量,属于生命垂直维度的转化,是一种向上的生命提升,也就是说,从我们属人的状态达到一种属神的状态,从动物性的状态到达真人的状态。
Ayurveda关心的是身体,是生命的水平维度,传统瑜伽关心的是生命的垂直维度。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互结合、相互融合,就是阿育吠陀瑜伽。
这里,我要插入说一下我们今天的瑜伽。今天大部分人理解的瑜伽就是哈达瑜伽,就是身体的体位,最多再加上一些所谓的调息和冥想。这对瑜伽的理解是不完全的、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当代流行的哈达瑜伽和传统的哈达瑜伽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可以说,当代的哈达瑜伽和传统的哈达瑜伽根本就是两个维度、两个层面的不同的瑜伽。但是,我们的瑜伽人一般并不很熟悉传统的哈达瑜伽。这里,我们不评论当代哈达瑜伽的是非。只是要告诉大家,当代哈达瑜伽和传统哈达瑜伽之间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传统哈达瑜伽关注的是生命质量的提升,也就是向上的提升、意识的提升,最终要达成的是一种自由的境界,也就是三摩地的境界。
当代的哈达瑜伽和传统瑜伽目标不一样,当代的哈达瑜伽主要是对健康、减肥、塑身、美容、改善睡眠等身体的关怀。当代哈达瑜伽和传统瑜伽的习练人群也很不一样,当代哈达瑜伽的人群主要是女性为主体,传统的哈达瑜伽人群则主要是男性。传统的哈达瑜伽相对比较秘密,而当代哈达瑜伽则非常张扬。传统的哈达瑜伽,比较深层地说,强调人的能量最终要回到中脉以达到生命转化这一目标,而当代哈达瑜伽并不关心这一点。正是这样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瑜伽馆出现了诸如理疗、甚至催眠、舞蹈、各种柔术、体操运动一样的内容。事实上,它们和传统的瑜伽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因为当代人对瑜伽的理解发生了改变,最终使得瑜伽人们沿着当代人所理解的身体瑜伽的方向迈进。这种迈进脱离了传统瑜伽的核心。今天瑜伽关心的问题是身体、美或者心理减压。这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是传统瑜伽所关心的。传统文化里面对我们身体的关心,并不是通过瑜伽,而是通过阿育吠陀;对于生命的进化、生命的觉醒、生命的成长,则是通过瑜伽。我们可以把阿育吠陀理解为类似于我们中国的中医。所以,中医可以和阿育吠陀对接。传统的大部分瑜伽主要不是关心我们这个物理的身体,没有阿育吠陀那样重视身体。
传统的哈达瑜伽对身体关心的程度不像当代的哈达瑜伽,那么我们是否要放弃传统的哈达瑜伽呢?这个问题是当今许多瑜伽人所关心的。也有一些人,由于对传统的瑜伽之真谛了解不够深入或全面,而直接让瑜伽变成了一种立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的体操运动。对此,我们不做评论。
但是,我们需要对生命有个整体的提升。我们可以平衡身体的关怀和心灵的关怀,也就是平衡身体健康的追求和生命觉醒的追求。平衡这两者的就是阿育吠陀瑜伽。
阿育吠陀瑜伽具有阿育吠陀和瑜伽的双重特征,阿育吠陀瑜伽,既是身体的,又是灵魂的。在瑜伽的发展过程中,瑜伽中原来非常关心的心的问题,在当今的哈达瑜伽里面被忘记了或者被稀释了;而传统的哈达瑜伽把身体当作通道,服务于瑜伽的最高目标——三摩地,而当代(哈达)瑜伽把身体本身当作瑜伽的最高目的。我们有没有可能不稀释瑜伽本身应有的内涵,却又能够足够地关怀身体呢?这就是阿育吠陀瑜伽的宗旨。阿育吠陀瑜伽不是医学,而是采用阿育吠陀的基本原理服务于瑜伽的终极目标。阿育吠陀瑜伽是一种整合性的瑜伽,也是一种疗愈性的瑜伽。这是我们对阿育吠陀瑜伽一个基本的定位。
现在我们来讲一讲阿育吠陀瑜伽的基本理论。总体上,阿育吠陀瑜伽包含两个维度,第一个是身体维度,第二个是心灵维度。身体维度就是对身体健康的关心,心灵的维度就是对我们生命质量的关怀。这两个维度构成了阿育吠陀瑜伽的两大支柱。
首先是阿育吠陀中关于生命能量的基本理论。根据阿育吠陀,人的体质有三个部分构成, 风(vata), 火(pitta), 水(kapha)。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来测量一个人是属于风型的体质,还是火型体质,还是水型体质。测量的方法或简易,或复杂,或粗糙或精微。经过测试,我们可以知道某人体质的基本状况。
我们简单地看一看风型体质。风型体质的人,一般来说怕风,骨头易疏松,(所以风型体质的人50岁过后最好不要爬太多的山,也不能强练某些哈达瑜伽的体位)。但是,火型体质和水型体质的人,特别是水型体质,他们可以练习一些有一定强度的体位动作。而火型体质的人,在呼吸法以及体位练习时,应该要特别注意强度,这类体质练习的强度和风型体质的人、水型体质的人不应该一样。
另外还有三个概念,精微能量的概念,普拉那(prana),特伽斯(tejas)和奥伽斯(ojas)。
这三种能量称为积极能量(positive energy),前面的三种体质也是能量,但被称为消极能量(negative energy)。Vata,pitta,kapha需要保持某种平衡。如果你的vata过多,或者pitta过多、kapha过多,你就会失去平衡,身体就会失调。prana能量积极向上,tejas能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ojas能量提供滋养——我们的免疫力主要依靠这一能量。这三种能量和前面的三种能量是一体两面。一般在瑜伽馆,大家关注的基本都是prana能量,几乎没有人关注(甚至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过)tejas能量和ojas能量这两种非常重要的能量!
简单讲一下这三种积极能量。Prana是原始的生命力、最初的生命力——风的精微能量,身心功能背后的主导力量,负责协调呼吸、感觉和心意。Tejas内在的光辉——火的精微能量,通过它印迹和思想得以消化。Ojas原始的活力或精力——水的精微能量,作为我们的生命能量储备,消化食物、印迹和思想的本质(菁华)。有人ojas能量不足,但他的prana能量很强,这样的人往往寿命较短。如果prana能量变强,但却没有和tejas能量、ojas能量对接,那么这个能量是不平衡的。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一些人,他们充满活力、充满能量,但这个人可能是要生病的,而且会病得不浅。为什么?这么精神的,怎么就病了呢?事实上,这是因为他的ojas能量有问题。
这里,从正面的能量prana能量、tejas能量、ojas能量,到相对消极的能量vata能量、pitta能量、kapha能量,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系。阿育吠陀瑜伽从阿育吠陀中引进、吸收了关于能量的思想。练习瑜伽的人,prana能量容易越来越强大,但如果其他两方面即tejas能量、ojas能量没有得到全面的引导和提升,那么就有可能越练越容易出现问题。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这样的观点都不是绝对正确的,都违背了阿育吠陀的生命原则。我们首先应该对人的体质有个充分的了解和理解,才能更好的为我们的健康服务。一味去追求跟生命质量无关的或者说一些外在的东西,可能最终的结果是伤害了我们自身的身体。
我们再来看看瑜伽的理论。首先是三德理论。三德理论,在《薄伽梵歌》、《瑜伽经》里面都有很多的讲说、介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我也多次讲过了。这里略过。
接下来是三脉七轮。三脉就是左脉、中脉、右脉,七轮就是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心轮和顶轮。
第三个核心理论就是三身五鞘。三身五鞘中最重要的是关于prana的运用,prana的五种主要功能。prana五种主要的功能就是五气,即生命气、下行气、上行气、平行气、遍行气。瑜伽就是要通过呼吸的方法,来进行身体疗愈。Prana能量和阿育吠陀之间关系密切。如何了解prana?如何用于疗愈?也就是怎么运用生命气、下行气、上行气、平行气、遍行气?怎样通过呼吸法把这五气运用起来进行有效的身体康复理疗?这是阿育吠陀瑜伽重点关注的。
当我们把阿育吠陀的核心理论和瑜伽的基本理论结合在一起运用时,就会发现,我们的瑜伽产生了一种转化或飞跃。这一转化彻底颠覆、改变我们对瑜伽的认识,也同样改变我们对哈达瑜伽的认识。
不同体质的人对于体位法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体位或者同一个体位对于不同体质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千篇一律、不分体质、没有针对性的体位练习没有好处。体位要对应于不同的体质。事实上,由于体质不同,对于体位的适应也不一样。有人适合练习一种体位,这一体位对他而言有助于他的身体健康,换一个人这同样的体位练习可能就是灾难性的。不同体质对于调息的要求也不一样。
调息有三大体系:一个体系是帕坦加利瑜伽体系,一个是吠檀多传统的调息体系,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阿育吠陀瑜伽的调息体系。不同的调息体系,其意义和价值不一样。反过来,不同体质的人,可以通过不同的调息法获益。同样,体质不一样,对于冥想的要求也不一样。帕坦加利冥想体系、吠檀多传统冥想体系和阿育吠陀冥想体系,这三大冥想体系的差异是很大的。不同体质的人,要应用不同的冥想体系以及不同体系中不同的冥想方法。不明白这些,冥想会想出问题来,调息会调出问题来。同样,关于曼陀罗唱诵,不同体质的人对曼陀罗的唱诵也要有不同的要求。瑜伽的伤害,根本来说,是对瑜伽知识不了解或了解不清晰而导致的。
我们要对人自身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要知道我们自身的体质,要认识我们人自身的生命状况。这很重要!在体质背景下,用阿育吠陀的方法对身体进行扫描,结合瑜伽的体位、调息、冥想等等,在关心身体的同时,关心我们的心灵;在关心外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心我们内在的健康,把内在的健康和外在的健康结合起来,以达成生命整体的进步、发展和圆满。这就是阿育吠陀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