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er.im 能否称得上是「全球最高效好用的团队协助工具」?

tower.im 能否称得上是「全球最高效好用的团队协助工具」?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互联网


彩程团队一直是我关注的团队,做的东西一直很喜欢,也经常去他们网站看看有什么新的作品。

最开始他们介入移动互联在做IPAD杂志(也许是做其他,我关注主要是从IPAD杂志开始),当时我们也在做,开发了在线的IPAD杂志web出版平台。算是同行观察吧,经常去他们网站关注关注,后来他们开始做协同工作软件,感觉挺有想法的,虽然我知道借鉴的也很多,但是真正落实去做的人没多少。再后来到DESIGNBOARD以及现在的TOWER,他们一直在尝试做一些小工具,首先,我认为这些工具是基于他们的一些项目和内部使用,因为他们做的还是跟他们工作相关的(这一点我们也有体会,我们在工作中也经常会做一些小工具)。然后发现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呢,方便之余还能带来商业效益,从目前对他们的观察,他们现在更多的倾向于这种产品开发,陆续在做这样的产品,可能内部已经定了这个方向。其实我很多时候也想做,苦于有时候开发资源不够用,只能暂时专注在某一块。

我挺喜欢这个团队,他们应该是以设计团队主导产品,好像是做网站起家,所以前后端技术开发能力也有不错的保证。他们的产品在设计、宣传片、网站上做的都还不错,或者说借鉴的不错。老大的宣传运营能力一直是我挺欣赏的,也具备小范围内的号召力,我们缺乏这样的运营宣传能力和号召力。在成都能有这样实力的公司,我个人感觉还不多。这也是我们在努力的地方,希望能在南京做出这样的成绩。但我想说的是,这次@沈学良老大你的回答真的有问题,我姑且理解为一时脑热而不是整个团队DNA就如此。借鉴这个事情大家都在做,整个中国移动互联没有几个能站出来说完全自己想并研发出来形成产品的。大家很多都是在做微创新,但为什么你们这次搞的这么被动甚至有点不堪呢。关键还是在于你们的心态问题,被别人批评心里不好受能理解,谁在网上说我们产品不好我也不舒服,感觉我们团队也做了很多工作似乎都被抹杀了。但借鉴就是借鉴,尤其痕迹还如此之重,必须要正视别人的质疑和批评。

而且很多问题你也承认了,这时候没必要如此高调的义正言辞,字正腔圆。如果这样,那就是你们的不对了,大家更多的也是反感这一点。其实大家很多说的都是比较客观的,而你的回复就不怎么理性也极其不严谨。甚至把很多大家没发现的问题你自己给抖出来了,而且都是站不住脚的理由在支撑。这又让我想到了上次某个动物浏览器事件,对于危机的处理方式确实太弱。放正心态,坦然面对,客观接受就行。就算回复也要低调一点,谦逊一点,无论对产品、团队还是个人都有百益而无一害。另外你说国外人家团队都没说什么,国内反而说的一无是处。我跟很多海外团队有过交流,也都聊过这个话题。遇到这种事情,海外很多人不屑于去过多纠缠,有几个理由:做好自己的产品最重要(这是我们要学习并坚持的)潜意识里中国就是会抄袭,很正常,还拿他们没办法(这是我们要反思并努力改变的)过多纠缠反而是帮助抄袭者宣传,没必要(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所以说不是别人不计较,而是不想计较。

要真计较起来,你们当前的产品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关于DESIGNBOARD这个产品,我前几天试用了几次,感觉不错,海外同类型的产品也有几个做的不错的,但这不代表你们不能做。关键是要有创新,要基于国内用户真实的需求。很多行为习惯、操作方式及流程海外跟国内区别很大的,那么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更好,并提出自己的理念,这才是正道。包括UI/UE什么的,其实真没必要痕迹非常重的模仿,至少我现在看那些海外同类产品,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些东西不需要膜拜,正所谓批判的审视。实际上对这个产品我有点疑问,这个产品是针对一个产品的最初创意设计阶段,而这个阶段是具有高度保密性质的,不会希望让任何外人知道,就是作为一个项目,客户也会要求签订保密协议。对于海外的软件产品,国内还相对比较信任些,对于国内团队的产品,尤其是一个也在做产品的设计公司开发的,信任将是一个大问题,这也将会影响到这个产品的后续推广。

除非做成让用户自己部署的,否则用户的最原始原创的信息对你们来说是完全开放的,这已经足够恐怖了。平和的心态、谦逊的接受、批判的去审视并将其转化为动力,希望你们能越做越好,对于危机处理能越来越成熟。

你可能感兴趣的:(tower.im 能否称得上是「全球最高效好用的团队协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