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元曲

说到元曲,人人都能有第一反应,而这种反应,还是停留在唐诗宋词元曲这样类似于顺口溜的笼统而模糊的概念。想来从各个版本的教科书里面涉及到的元曲同时能让大家所熟知的也只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关汉卿的《窦娥冤》吧!是有些让人知之甚少的感觉,而事实就是如此。

你所不知道的元曲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写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是的,元曲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不应被鄙视,也不应被遗忘。元曲它有它独特的魅力。

说到元曲就先不提元曲四大家,先从一篇虞集的《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说起,我把原文摘录如下: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且不说天数盈虚,造物乘除这样的宿命论的消极主义是否正确。单从小令本身来说,整首曲,两句一韵,十几字就把三个三国历史中的中心人物所起作用概括出来,可以不假思索的说,虞集的用词凝练和丰富的内容的创作功底可谓炉火纯青。一叶知秋。元曲的创作者的功底可见一斑,不读元曲总觉唐诗宋词好,相比较而言,元曲拥有唐诗宋词所无法取代的魅力和地位。唐诗和宋词重在传情达意含蓄,委婉曲折,像极中国人所倡导的礼的境界;而元曲多直白露浅,嬉笑怒骂皆文章。虽然元曲的曲牌对句式、字数、平仄都要严格的要求。但是允许使用衬字和增加句子,还可以转换音韵的平仄,在宋人和唐人的看来只是不堪入眼的胡作非为,事物的两面性在于,元曲是少些严谨,但是形式上的灵活更加便于酣畅淋漓的表达思想和感情,不在那么扭扭捏捏,惺惺作态,正如今人追求不久是在一定程度上灵活的自由吗?

元代的文人是在蒙古人的统治下进行创作的。是不可避免的受到后代不公平的待见的,傲慢与偏见,或者是说基于一种复杂的民族心理,对于元曲甚至元代文学不屑一顾。相比较而言,元曲所流传下来的远不如唐诗宋词那样多。

你所不知道的元曲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练书法的人应该知道赵孟頫的书法那可是精美绝伦,但是从地位上来说赵孟頫不如王羲之、欧阳询等人,地位是后人所评,原因也就在后人这里,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和评价。

元曲群星璀璨。

你所不知道的元曲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以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为首的元曲创作天团,可谓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符号。特别在元末贾仲明增补的《录鬼薄》中称关汉卿:“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以清楚的知道他在元代的地位,但“秋思之祖”马致远等人也不逊风骚,有风格清丽的、泼辣豪爽的、和谐优美的、也有肆无忌惮的,对于俗世的描摹鞭辟入里,让人痛痛快快,明明白白。

元曲萃前世之精华而掀后世之风流。元曲在吸收前代的给养,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于后世而言,影响不可谓不深,都知道临川先生汤显祖

图片发自简

,被人称作东方的莎士比亚,他的成就我认为与元曲关系紧密。元曲在王国维之前,一直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元曲的重温在于它符合今人的审美要求和对于事物或者情感的表达,正如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简简单单,直直白白比什么都要好使,唐诗宋词使你愁肠已断。没事,元曲还是一副良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所不知道的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