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追剧

谁不曾年少?谁年少时不曾熬夜追剧?

说起那些年我不分白黑追过的剧,名字加起来总有一匹布那么长吧……97年的《还珠格格》、2001年的《流星花园》、《大宅门》、2006、7年的《神雕侠侣》、《新上海滩》、2015《琅琊榜》……还有一大堆古早、经典日、韩剧《恶作剧之吻》、《天桥风云》……

最夸张的是2013的《来自星星的你》,每一集都至少三刷,第1遍跟着直播网站看即时翻译版,第2遍跟着爱奇艺刷,第3遍会在b站再刷一遍。

但最近几年很少追剧了,更别说熬夜追剧了。

年龄大了,越来越懂养生,也越来越需要养生,年轻时候是个夜猫子,现在知道熬夜是万恶之首。

回想这几年在得到学习的最有价值的成果就是学到了笑来老师讲的“人生三大坑”理论。第1个大坑叫做“莫名其妙的凑热闹”,第2个大坑叫做“心急火燎的随大流”,第3个大坑叫做“为别人操碎了心”。

而这追剧这个行为会让你三坑全入。

随着网络的发达,如果陷进一部剧里,有太多东西来透支你的注意力。

这个时代追星太容易了,微博超话有海量的信息、各种活动、各种撕逼,B站,抖音有海量的周边视频。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把自己的精神气血投放到一个虚幻的影像当中,与剧中人共喜怒哀乐,对身体是一种很严重的损耗,叫做虚耗肾经,这比实耗肾经坏处更大。

最近这一两年我的原则是,电视剧这个东西能不看就不看,而且想弃即弃,绝不可惜。所以真正能够看完的剧很少。

去年看完只有一部《延禧攻略》,今年夏天热剧扎堆。真正想看的也就两个,其中收视与口碑俱佳的《长安二十四时辰》,至今也没看到后几个时辰,看完的仅有一部《陈情令》。

其实《陈情令》一开始我是不想看的,并不是觉得会不好看,恰恰觉得可能是我所喜欢的。

大IP、古风、养眼、清爽的男主,而且还是两个。

所以才不想看,不想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一个虚构的东西上。

一直到八月二十几号《陈情令》都看结局的时候才开始点开视频,然后果不其然的上头了……

在我犹豫不决是否要看一看这部大热的剧之前,我的知乎不断发消息推送“怎么评价魔道祖师”、“博君一肖是不是真的”?“如何评价肖战的颜值。如何评价王一博的颜值?

微博也总是推荐陈情令花絮、泰国见面会什么什么的。

连我的喜马拉雅都开始跟我推荐什么“肖战的声音”。听完订阅的课程之后,小雅会自动跟我推荐一段音乐,仔细一听原来是“忘羡”的钢琴演奏曲。

什么时候陈情令和肖战、王一博占据了我的手机信息的半壁江山?

我也百度过《魔道祖师》、《陈情令》等相关关键词,但是在这之前,各个App已经有比较密集的跟我推荐相关的讯息。

我相信跟这部剧今年夏天大热有关系,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是我之前在豆瓣、天涯……留下的痕迹,让大数据对我的喜好有了一个判断。

作为一个中年阿姨,平时话不太多,并不爱与周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兴趣喜好。

并不会主动告诉谁,自己喜欢古风、国漫、造园、花艺,不会主动告诉谁,我其实2015年就追了整整一季的《燃烧吧,少年!》。

见证过最初的圆脸、还有些怯怯的肖战,在那个时候就预言他更适合演戏,那个时候觉得他可能也只能演些傻白甜的偶像剧,没有想到他能够演出这么灵动的魏无羡。

但是互联网知道我的喜好呀,豆瓣知道、腾讯视频知道、爱奇艺知道、微博知道、微信知道。很可能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它们都知道。

就像《未来简史》和《明日简史》里说到的大数据会比我们更了解自己。

如果我们爱上了什么人,那可能只是大数据希望我们或者觉得我们该爱上他。

如果我们与谁擦身而过,永不相逢,可能也是大数据觉得我们不应该遇见他。

大数据时代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又该怎么样演绎呢?

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在将来还有所谓的自由意志吗?

想想这种情形,真是让人茫然又无奈。

也许对待这种技术的极致只能用最古老的哲学应对。

佛佗说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大数据与追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与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