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经常告诫学生们,让他们少玩些游戏,但回头想想,自己也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游戏,虽不沉迷,但有时间就想玩儿几局。
我们那个时代,最复杂的策略类游戏是红色警戒,有很多版本,什么“共和国之辉、尤里的复仇”等,直到现在,我的电脑里面还有一个平衡性被破坏的一塌糊涂的变态版本——狂狮怒吼。
当时晚上下了晚自习,查过宿舍后就和其他几个老师去微机室偷着玩儿电脑了。
一开始,只能打几个简单的国家,后来简单+中等的,再后来可以试着打几个简单+中等+冷酷的国家,再后来呢,水平基本就停滞在两三个冷酷的国家上面了。
这时,我们几个人的水平逐步就拉开了差距,教音乐那哥们儿不仅手风琴拉的好,玩游戏也最厉害;教体育那哥们儿呢,虽然每天都在抓学生的立定跳远,让他们不定时蛙跳,但自己的游戏水平也没落下,仅次于手风琴;我呢,基本是压轴的,水平最低。
我一直以为:现在我很喜欢做压轴题,也许和那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因为都是压轴嘛!
我玩儿游戏其实就是为了打发时间,没想过达到多么厉害的程度,但都是一起打游戏的兄弟,经常压轴也让当时的闪电老师经常露出尴尬而又不失冷静的微笑。
于是我偷偷分析了一下他们比我厉害的原因。
蛙跳哥首先是玩游戏的时间比我长,我是班主任,17天里面有12天有晚自习,每天忙的像个(陀螺+风车)²,也就是晚上偶尔去玩一会儿;他呢,有一段时间每晚必去玩儿,时间的累积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其次,他特别注意研究细节,比如把各个兵种装进步兵车里面去偷袭我的阵地,把间谍塞进复制中心产生大量金钱,最无耻的是空投建筑物,这么逆天又反人类的技能谁能挡住?
专注于技巧+长时间练习,是蛙跳哥超越闪电老师的秘诀。
手风琴哥呢,比蛙跳哥高一个档次,每天都直接打两三个冷酷的国家,一开始总是被电脑虐,后来呢,嗯……后来也就习惯了。
再后来呢?
再后来,他屡败屡战,结局还是屡战屡败,只是坚持到游戏结束的时间越来长了,又过了一段时间的痛苦煎熬,终于可以偶尔战胜电脑了,然后他开始调快游戏速度,最开始还是被虐,然后过几天逐步适应,最后反虐电脑。
就这样,他又开始打四个冷酷的敌人。
被虐……
适应……
反虐……
然后,五个敌人、六个、七个敌人……
就这样,我和蛙跳亲眼看着这哥们儿变成了手疯禽,他痛并快乐着,游戏水平土匪猛劲,不……应该是……突飞猛进。
最后,他一个人联机打我们四五个人基本平推,现在也是如此。
首疯禽,嗯……手风琴的成功秘诀在闪电老师看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1、目标性极强
对于游戏,我基本上没有目标,如果硬说有的话,最多也就是打发时间。手风琴则不同,他想做高手,最少要横推整个学校的同事。
合适的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这一点,小琴做的很好。
2、他设定的游戏难度始终比自己的能力高那么一点点儿,虽然每天被虐,但苦尽甘来。
和他相比,我始终处在自己的舒适区,每一次都是两个简单的+一个中等的敌人,虽然玩的很嗨,但没有挑战,也就没有进步。
3、他改变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
对于游戏,我永远处在探索状态,因为直到现在,有些功能我还不会用,甚至连编号分组和合理散开这种必被技能我都不知道按哪个键……
蛙跳哥痴迷于技巧,微操不错,但缺乏大局观,打一个敌人还行,打三四个就
会手忙脚乱。
手风琴呢,我们所有的优点都是他教的,所有的功能和技巧他都了然于胸,而且,他熟悉所有国家的特点,总能迅速制订出合理的打击方案;他对几乎所有地图更加熟悉,在哪个地方放什么装备可以起到最大的作用,那更是胸有成竹。
总而言之,我是把游戏当消遣,而他是把游戏当成了比赛,水平怎么可能一样呢?
仔细一想,殊途同归,其实学习和玩游戏是一样的,你把学习当消遣,那分数也就消遣你,你把学习当比赛,进步就会立刻来临。
学习和游戏一样,最开始要专注于技巧,而且要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进行练习。
学习和游戏一样,想要提高都必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有些同学每天都很忙,但是做的都是自己已经会做而且很熟练的题目,除了拉低自己的学习效率之外,很难起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这种过度重复已经熟练技能的方式,被称之为“题海战术”,我把它叫做“低质量勤奋”。所谓“低质量勤奋”的核心就是躺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不接触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和题型,看起来每天都忙的要死,其实只不过是用自己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自己战略上的懒惰。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趋易避难,学习呢,目的就是要掌握自己不会的知识和技能,注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最少不是快乐的,所以,只有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摆脱“低质量勤奋”才可以进一步提高,不仅学习如此,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有的同学说,付出辛苦多累啊,我不愿意那么累,我不愿意付出。
闪电老师认为:成长的标志之一就是努力去做自己不愿做但又必须去做的事情。
如果你不愿付出,还梦想成绩能够大幅提高,那么你终将是“白日梦”的最佳代言人,一个成功的——lo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