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之“年味”(一)

(文/文武它术)

正月初六,虽然我的年假还不需要充值,但举家回乡过的大年算是结束了。因为这一天,是我们回城的日子,几乎每年如此。

前几天,相信跟许多人一样,我们不是在去拜年的路上,就是在备餐的厨房里和陪客叙旧的客厅中。如果说年前除尘洗扫、置备年货和购买礼品的“备年”工作是忙碌的,那么年后几日的拜年待客仅用忙碌二字肯定是不能概括全部的!

人们常说,好日子“不渐过”。确实如此,记得前些日子期盼、忙碌、兴奋着过年的。一晃眼的功夫,年就走了。拜拜了,鸡年之“年”!

人,其实是个奇怪的生灵。过了不惑,猛然间会对变迁中的“年味”多出了许多奇怪的感悟。

今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有幸读到了俞敏洪的《过年的幸福与烦恼》和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磊光春节返乡笔记两篇小文章。心中奇怪的想法越发更浓了—— 如果让我用一个形象的比方,来形容现在的“年味”,我想说现在“年味”就像一杯泡了多次的高档的“明前”头道绿杨春——虽然滋味一次比一次淡,但喝的人大都又舍不得马上倒掉,还想再抿上两口。

过去拜年“年味”浓浓的……

以前,农村老年人特别“考叫”个拜年,对拜年的时间和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要求。诸如,大年初一早上首先要给家中的祖辈和爸妈叔伯等老人家们拜年。我们小时候,初一给祖辈们拜年是要朝老人家们叩头的。不过,现在这个有点迂腐的习俗没了。初二,外甥都要给舅舅拜年,无论你做多大官、发多大财,因为接下来的亲戚中,娘舅最大。如果不去,舅舅可是要“怪罪的”。当然,因为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舅舅们也都能够理解外甥早一天迟一天拜年的安排了。初三以后,就没有特别的要求了。年轻人一般会选择跟丈人丈母娘、姑姑姨娘等长辈们拜年。

“年味”之浓在路上……

虽然以前的道路交通,跟现在没法比。但我印象里拜年的“年味”,要比现在浓上好多倍。三十年前,道路是羊肠小道,顶多也只能走上一小截稍微宽点的泥巴公路。交通工具,基本上是“每人一辆绿色环保还带强身健体的11路”。通行时间,至少一小时。逢上刮风下雨雪,时间肯定是要加倍的。所以,我想说过去浓浓的拜年味,一半在路上,去的路上和回来的路上。一路上,拜年的一家老小,可以边行走边闲聊。那味道其乐融融!一路步行到了娘舅、丈人、姑叔家时,浑身暖洋洋的。这里面也有一小半的年之“年味”!

“年味”之浓在饭后……

过去,饭前长辈们一般都在准备午餐,没空陪晚辈们聊天。饭后,他们一定都会抽出时间,跟晚辈们近距离地家长里短地侃上老半天。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的侃大山,增浓了、拉长了拜年之“年味”。二十年前,路况有所改善,拜年的路变得宽了,有的地方通上了石子路,自行车成了主要交通工具,路上的通行时间也没有以前长了。十年前,拜年能有水泥路走了。摩托车、电动车拜年,成了路上一道道匆忙的风景线。五年前,农村面貌大改善。柏油马路村村通,新农村集中居住,小汽车拜年高效率,后备箱装上一大箱,一天拜年五六家那是常事。我们今年就是,初一上午就拜年七家,还不包括在村子里走家串户式的十几户庄邻“乡拜”。接下来,初二五家,初三四家。可以想象,这样的拜年是不是有点像现代工厂流水线,效率何等之高!有时,只是道上一声诸如“新年好、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之类的祝福语,便丢下“茶食”,接上一支烟,嗑上几颗瓜子,甚至都喝不完一杯茶,就匆匆赶“下家”去了。能够坐下来聊聊天,少之又少,更别谈面对面长时间的促膝叙旧了。

“互联网+”冲淡了“年味”……

如今拜年,大家都有个切身的体验,手机成了拜年的主角。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年轻人拜年“机不离手”“机不可失”!好不容易吃过饭,长辈们洗刷完毕,有时间想陪晚辈们聊聊。可是,眼前出现的一幕奇特的现象:身虽在咫尺,心却远隔天涯。小辈们很多都一机在手,心无旁骛。眼看此景,长辈们也只能在心里无奈地默默摇头了。不知道,伴着互联网“4g”、“4g+”、“5g”时代同来的,是不是还有孤独和冷淡!

“年味”之春晚也淡了……

飞速的“互联网+”时代,除夕夜央视隆重登台的春晚大礼,在微信红包和支付宝五福的冲击下,也渐渐变淡了。很多人的视线和心思都在微信红包、微信拜年、QQ拜年和春晚节目之间不定时地切换。那些能将春晚节目一个不落看完的人,估计是不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之“年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