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厅》黄晓明被骂的背后,藏着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137天


01

最近,黄晓明因为综艺《中餐厅》被骂上了热搜。

这是一档青春合伙人经营体验的节目,其实就是几个明星一起组团在国外开餐厅的真人秀。

好不容易因为《烈火英雄》圈一波粉的黄晓明,为什么又被骂了呢?

因为自从他当上了店长之后,餐厅里的一场噩梦就开始了:

明明只能接待24人的餐厅,已经满员后,由于不忍拒绝超载的客人,黄晓明没和团队沟通,也不考虑食材够不够,直接硬加了三张桌子,让客人留下来。

最后导致本来工作量就很大的主厨根本忙不过来,影响了所有客人的出餐时间。

《中餐厅》黄晓明被骂的背后,藏着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_第1张图片
《中餐厅》黄晓明被骂的背后,藏着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_第2张图片

为了解决客人的抱怨和糟糕的用餐体验,他的解决办法永远都是“送个小礼物”,客人接受了,他就以为问题解决了。

却没有意识到,本来就忙得昏头涨脑的其他明星员工,因为他临时制造的麻烦,已经有些不满了。

《中餐厅》黄晓明被骂的背后,藏着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_第3张图片

其实对于黄晓明爱送东西的举动,早在他参加《中餐厅》的第一季里就有了端倪,那时候的店长是赵薇。

黄晓明为了面子,不忍拒绝客人,常常自作主张给客人打折或者送个菜。

只不过他的这些不靠谱的小火苗,全被双商在线的赵薇给掐灭了。

赵薇在发现这个问题时,就曾委婉地说过,不能老是送,因为我们是经营者,要做有价值的交换,要尊重我们作为劳动者的付出。

后来,为了改掉黄晓明爱送东西的毛病,不影响餐厅的经营,赵薇直接就让他自己准备一道菜,端出来送给客人。

《中餐厅》黄晓明被骂的背后,藏着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_第4张图片

这样一来,黄晓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有了前两季赵薇这个优秀店长的对比,很多网友表示,中餐厅没了赵薇压制的黄晓明,就像电视剧《都挺好》里死了老婆的苏大强。

潜台词就是说,黄晓明太作。

对于他的作,最经典的还是在“要不要卖套餐”的问题上。

当所有人都不赞同卖套餐,认为这不仅会导致顾客抱怨价格太贵,吃不完,还会增加大家的工作量时,他却听不进大家的意见,一句“听我的”,就把主意敲定了。

结果第二天营业的时候,餐厅陷入混乱。

《中餐厅》黄晓明被骂的背后,藏着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_第5张图片
《中餐厅》黄晓明被骂的背后,藏着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_第6张图片

很多人说黄晓明的“作”,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导致的。

但其实,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犯的一种思维偏误


02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来,整个互联网的氛围,戾气越来越重,杠精越来越多,什么样的话题都能拿出来划分出对立的阵营杠一杠。

就连“结婚好”还是“单身好”这样的话题都能对立起来,令人叹为观止。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高效思维达人Lachel说,我们的诸多行为模式,大体上都受制于三种原初的动力:

存在感:强调“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保证自己持续生存下去;

优越感:强调“我的特质”比其他个体更优秀,在竞争中更有利;

满足感:强调“我的行为”是有正向收益的,调适我们的行为模式。

进化心理学认为,这是基因得以生存、传播下去的方式

因此,在这三种原初动力的驱动下,我们会竭力追求“稳定”。因为不稳定,会对我们的生存不利,导致我们需要耗费大量脑资源去处理矛盾和冲突。

为了保持这种稳定,即便我们的想法是错的,我们也会找各种理由去证明它的合理性。

这也是经典的“认知失调”理论:如果两种认知不一致,我们就会调整自己的想法,来减少不愉快的体验。

也就是说,我们总会有一种倾向,认为“我是对的”。

如果你和我的想法不一致,那肯定是你错了,我要想办法驳倒你,击败你,证明“我是对的”,这样才能保持认知的一致性。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的词条《706:一致性理论》中也提到了这种避免不一致的倾向: 

人有一种驱力,促使自己对客体产生一致的认知和行为。如果出现认知失调,人们会有选择性地寻求支持信息或避免不一致的信息,以减少失调的不适。

比如,你的偶像做了一件错事,或是说错了一句话,但因为你选择了粉这位偶像,为了证明你的选择是对的,你就会想办法为他辩护:“这一定是个误会”、“他是有苦衷的”。

《中餐厅》里的黄晓明屡次不顾众人的意见独断专行,也是因为陷入了这种思维偏误。

在按他的要求实践了“卖套餐”的意见后,中餐厅陷入了混乱,其实黄晓明已经有点意识到这个方案可能不太可行。

但为了保持“一致性”,中午复盘的时候,即便所有人都指出“卖套餐”不仅用户体验差,也会让餐厅更忙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时,他仍然不愿承认,反而举出一些站不住脚的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中餐厅》黄晓明被骂的背后,藏着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_第7张图片

比如,对于提前准备24份套餐的问题,当王俊凯提出这会导致装菜的器皿不够、冰箱装不下时,黄晓明竟然说出“器皿不够就买”,“冰箱不够就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话。


03

那些网络上骂黄晓明的人,也不必有优越感,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犯的错。

想想看,你在和别人争吵的时候,有多少次你真正做到了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诚恳地承认“我错了”,或者“你说得对”?

这是非常困难的行为,因为它意味着你必须和大脑天生的倾向作对,让理智压制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争论到最后变得没有意义的原因,因为很多人往往不会注意双方观点的合理性,而是致力于反驳对方,证明自己是对的。

于是,杠精就这样产生了,死脑筋地“保持一致”,就是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

如果我们总是难以摆脱这种凡事保持一致的思维偏误,就会越变越封闭,也越来越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最后格局越变越小。

要避免死脑筋地保持一致,首先就必须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

《高效迭代》一书中提到,和不同的人交流,不同的人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第一种人: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自主的分析和判断;

第二种人: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观点,可惜的是,他们很难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和观点,以至于变得封闭,也因此停滞不前;

第三种人: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但同时又秉持开放的心态,对一些新鲜的事物或者别人的观点很感兴趣,能够在批判、甄别的基础上去吸收和改进。

第三种人,是我极为欣赏的人,他们聚焦的是问题或观点本身,关注的是目标的实现或者结果的改善,至于这是“你的观点”还是“我的观点”,无关紧要。

所以,他们能够对自我进行批判,如果被证明自己之前的观点有错或者方案不够好,他们不但不会恼羞成怒,反而会觉得是一件好事,因为自己又有了提升。

保持思维的开放性,是驱使和支撑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思想深度得以形成的根本条件。


04

思想家爱默生说过:“死脑筋地保持一致,愚不可及。”

要避免愚蠢的死脑筋,有时还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

①跟着感觉走

很多貌似合理的借口,都是我们为了保持一致性而进行的自我辩护,还不如回到初心的直觉思维和灵感来得正确。

所以,当你做出决定或承诺后,要用心感受。如果你内心隐隐感觉不安,需要自己给自己找理由安心的话,那通常说明你的决定可能出现问题了。

②换位思考

当你绞尽脑汁地寻找证据反驳对方,证明自己的优越感时,要知道对方也是一样的想法。

一旦这两种倾向相互碰撞,不但不会有结果,还有可能引发冲突。

因此,在表达观点时,不妨想想看:如果换成对方向我表达,怎么说,我会更容易接受?

用这种方式去沟通,去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绪,生活中90%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中餐厅》黄晓明被骂的背后,藏着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_第8张图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弱点、局限,甚至是盲区。

我们很容易就陷入自我中心主义的陷阱,有自我服务的偏见,并且很容易变得固执、傲慢与狭隘。

当我们陷入这种思维陷阱的时候,不要过于追求“说服别人”,因为你自己也不愿意被人说服。只要事实达成一致,观点多元一点也无妨。

菲茨拉杰拉德曾说:一流的心灵,是能够同时持有两种矛盾的观点,又不影响其行事。

脑子里面能容纳几种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和理性的标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餐厅》黄晓明被骂的背后,藏着一个杠精诞生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