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标题有点大,本不想如此,奈何自己也是一个兵,权且洒脱一回。
《芳华》全篇以穗子的视角再现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对于电影所讲的故事,我也感同身受。
我所服役的部队是原成都军区铁拳师,每年部队野外驻训,文工团都会下基层慰问演出,这也给了我们这些穷当兵的一个近距离接触文工团的机会,十分荣幸,我还和文工团的老师们合作表演过小节目,在队伍上也算是个文艺小兵。
战友间的那份情谊,至今想来都有无尽的话可以讲,许多故事可以说。
战争年代互挡子弹,那是生与死的考验,而《芳华》把一代人的青春再现荧屏,既带来文艺之美,也展现战争之痛,催人泪下自不必说,为此,我更相信,父辈们有着相同当兵经历的人,再看过这部电影之后,都想重拾情谊,再聚青春!
年轻,争一争总是好的,与世无争的青春,算不得“芳华”,文工团的争奇斗艳,更凸显主人公刘峰的完美,“年轻的”冯小刚,年轻的演员,谱写了一段青春记忆,演绎“芬芳,无华”。让观众觉得隔着大荧幕都可以闻到年轻的芳香,唏嘘之中带有眷恋,不禁令人感叹,年轻真好!
我庆幸自己还算年轻,赶上了80后的尾巴,却也常叹抓不住青春了。
「选择」
《芳华》中的刘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通常被称为典型人物,近乎完美,甚至有些不食人间烟火。食堂今天吃饺子,他碗里的饺子没有一个完整的;炊事班的猪跑到大街上,喊他去帮忙拦住,他也义不容辞;战友要结婚,更是主动帮忙手工定制沙发;以至于他把最好的晋升机会也让给了战友!试问,这样的人,现如今,绝种乎?
而后因为拥抱林丁丁事件,而被下放到战斗连队,卷入了边境那场残酷无情的战争,也从一个文工团的先进标兵,成长为战斗英雄。
小萍因为刘峰被下放,选择装病演出而被识破。个体终究无法抗争过集体,那个年代最不能容忍弄虚作假的人,命运多舛,被下方到医院去锻炼,告别了文工团,也无法再跳舞!这也为日后她和刘峰的交集,埋下了伏笔。
而围绕在刘峰身边的那些渴望被关心的女主角们,则一个个展现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无所谓阴差阳错与落井下石,刘峰主动选择勇敢去表达对林丁丁的爱意,下放到战斗连队,又被动地选择了参与那场战争。小萍因为主动选择与集体抗争,也间接卷入了本不该参与的战争。
要知道在那样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可供人选择的机会并不多……
透过电影我们可以真实感受到,生活在70-80年代点人,心中的一份纯净,刘峰和小萍的亲身经历则完整地呈现了这一点。
欲知详细剧情,请移步影院,一睹为快,也给自己的芳华一次机会。
芳华之美好,世间无物可以替代,一部迟到上映的《芳华》,憋足了劲儿,让你落泪。
「人性」
写到此篇,情绪有些激动,多少有些语无伦次的感觉。
冯小刚曾说,拍摄《芳华》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纪念当年在部队文工团的那段青春记忆。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段残酷到窒息的战争画面,6分钟一个镜头跟拍下来,数不清的战士倒下了,刘峰幸免于难,却也身负重伤,即使这样,他也没有第一时间撤离战场去接受治疗。我猜测他内心,并非甘愿赴死,因为他不是谷子地,而是刘峰,一个近乎跟雷锋一样完美的革命战士,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面对死亡,首先想到的是深爱的人和最想回到的地方。我庆幸刘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个上了战场只知道打仗的愣种。他的真实,让我感动。
战争结束后,他的人生渐渐回归正常,不再像神一样高高在上,其后十几年后的落魄,与之前对人生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我是冯小刚,我绝对不会让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受穷。人生无奈,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样老套的剧情有些煞风景,受苦受难都可以,只是千万别受穷。人穷,则智短!精神即面临崩溃之边缘。
让我惊喜的是小萍自始而终的表现,文工团的小萍,自卑又憋屈,战场上的小萍,坚定又刚强。这一正一反的差异表现,令我肃然起敬,我在猜测,她为何甘愿放弃出演A角的机会,或许她的内心独白应该是:
“我要去找刘峰!”
「爱情」
战场仅是一院之隔,并没有让两个人得以相见,因为战争是残酷的,生死、人性的考验。也许战争不通过语言来表现是正确的,可以让观众保持冷静,回归理性。
在上一辈人的爱情中,是极少用语言来表达的,就像刘峰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歌曲;小萍送刘峰离开文工团未说出的那句话;穗子伤心地撕碎情书一样,更多时候,是把爱深深地埋在心里,含蓄地表达。
《芳华》的结尾交代,2005年,刘峰生了一场大病,小萍把刘峰接回了家,悉心照料,此后彼此就视对方为亲人,两个人既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待人和善。
林丁丁嫁到了澳大利亚,寄给郝淑雯的照片上看,人胖了。
穗子成了作家,忙着签售会。
郝淑雯嫁给了陈灿,成了陈太太。
那一代人的爱情,如此简单!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