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把培训效率当成培训效果(上)

    我一直抱有一种观点,“目前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培训困境,绝不是技术问题所造成的”,但有不少的培训管理者一直在谋求通过培训技术的更新来改变现状。不但培训界充斥着各种高端精妙的技术,而且培训人言必论技术。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中国培训的高速发展总是伴随着层出不穷和令人眼花撩乱的新技术、新概念,如拓展培训、E-Learning、沙盘模拟、混合式培训、测评技术、教练技术、行动学习、翻转课堂、电子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社会化学习、培训游戏化、微课、云课堂等等,但是在所有的技术和概念的喧哗之后,企业培训是否真正摆脱了“培训需求界定不易”、“培训效果评估不清”、“培训与业务脱节”、“培训效果无法落地”、“培训缺乏支持”等等一系列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如果答案是“没有”,如果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困扰我们的问题今天依然在困扰着我们,那么可以由此推论出,中国培训界所面临的问题绝不是依靠技术更新就能够解决的。

      学习新技术,研究新的趋势与变化,是培训人推动行业进步的必要功课,但过度追逐技术,将技术当成灵丹妙药会将培训引入另一个歧途。

      事实上,笔者在2015年12月出版的《培训管理者的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书中就明确地表达了以上的观点和对于“唯技术论”现象的担忧。

    本文之所以旧话重提,并且试图从更深层次的“培训效率与培训效果”的角度来阐述笔者的观点,是源于近一两个月来在微信群“培训管理者微聊斋”中发生的一系列热烈讨论。这些讨论,甚至是争论,涉及“培训形式与内容孰重孰轻”、“培训技术更新到底给培训带来了什么变化”、“未来的企业发展中,培训是否仍需要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等诸多有趣、重要、新颖的话题。

    笔者认为,培训的效率主要是针对培训管理及学习项目操作过程而言的。培训效率关注的是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快速、便捷、顺畅地执行与培训相关的所有的工作。但是它并不聚焦于,是否能够通过高效的培训管理及组织工作达成培训的结果。

      而培训效果是指通过所有的工作努力最终能够导出和落实的成果,也就是受训对象在行为和绩效上的改变。它强调的是培训的工作过程所能带来的切实的结果,而并不关注这种结果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达成的。

    那么,效率与效果是什么一种关系呢?是不是高效率一定会带来好的效果呢?实践表明,这两者并没有正向的比例关系。比如,当我们的方向发生了错误的时候,效率越高,这种高效不但不会促进目标的达成,反而会领引我们更快地远离目标。龟兔赛跑,兔子的速度就是一种高效的表现,但这种高效并没有为它赢得比赛,而乌龟爬行的低效并不妨碍它最终获得胜利。所以,我们必须明晰一点,“效率不等于效果,不要把效率当成效果”。

    以下,我们再结合“不要把效率当成效果”这个观点来看看本文开篇时所提及的三个讨论话题。

培训形式与内容孰重孰轻?

观点:不要把形式当内容。

    孔夫子有段话可以借用来说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以理解为,内容超过形式就会变得粗鲁,形式超过了内容就会变得虚浮。只有内容与形式配合恰当,才是够得上君子。

    如果把这段话放到培训上,“质胜文”可以类比腹中有货,但表达呈现技巧不足的培训师;“文胜质”则可以类比表达呈现能力很强,但实践经验有限的培训师。而同时具备实践水平和呈现能力的,就是最为胜任的那一类培训师。

    我曾多次在与培训管理的同行们交流时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两个培训师,一个是“质胜文”,一个是“文胜质”,只能二选一,你选谁?经过热烈的讨论,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质胜文”的培训师。其实很容易理解。“质胜文”的培训师虽然无法做到口吐莲花般地教授知识,但他是“有货”的。我们至少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把他的“货”为我所用。再者,课程的教授和呈现能力是个熟能生巧的工作,课讲多了,技巧就磨练出来了。

      另一方面,对于“文胜质”的培训师,由于实践的经验和能力是无法通过短时间获取的,所以为了弥补内容上的不足,就只好依靠技巧上的堆叠来增加体量。这就好比是一块三两的猪肉,为了让你吃饱,不得不注水成半斤。看起来挺丰满,可这样的肉不但填不饱肚子,吃了还很可能会吃坏身体。

    再回到培训效率和培训效果的角度来看看。

     良好的课程呈现能力可以帮助受训者更好地接收来自培训师的信息,它的作用是提升信息传到的效率。所以说,培训形式可以视为培训效率的一种表现方式。但是,无论培训的形式多么高明,带来的效率多么的高超,如果基于这种形式所传达的信息是有限的,培训效果的达成也无法超出有限内容的范畴。

    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聚焦于成果的,即受训者能够学习活动所获取的学以致用的部分。它才是效果实现的关键。如果缺乏了这一部分实体价值的存在,培训形式上的效率所能够带来的结果就只剩夸夸其谈和空洞虚浮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课热闹哄哄,下课脑袋空空”的现象。反之,如果培训内容上充分足以支撑学以致用的要求,即使我们还无法通过高效的表现形式来有效传递信息,但我们还是有可能通过一般效率的方式实现这种结果的。毕竟,我们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过程只是帮助更加有效地实现结果的途径。如果这两者不可兼得,那么缓慢地实现结果也会比高效地空转更为有益。

    以上,为了观点表达的需要,我们将形式与内容,效率与效果孤立起来对比而论。当然,在现实中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形式与内容,效率与效果达到和谐统一的。

    值得注意的是,“形式与内容、效率与效果的和谐统一”这句话就说明,我们需要的并非是最高级最先进的,或是最高效的培训形式,而是适合培训内容传递的形式。只有“文质彬彬”,才能做到“然后君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再把培训效率当成培训效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