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93,6-4-2,滕文公章句下4-2》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93,6-4-2,滕文公章句下4-2》

今天是丙申年辛丑月庚戌日,腊月廿六,2017年1月23日星期一。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一.读书人无用论。

彭更说,不对。我说的不是这个。舜接受尧禅让的天下,这是他功德大,天与人归,自然而然。我所说的过分不是指这个。

第一,作为一名没有名位的读书人,并没有直接为诸侯服务;

第二,上无功于国家,下无功于民众;

第三,诸侯支付的顾问费,也不是他个人的,那是民众供养的税赋,为什么交税赋?那是给当官任事的人的工资啊。

现在,诸侯需要支付这样高的顾问费,作为读书人却不辞让,这合道理吗?不合道理吧!那不就是过分的事吗?

二.通的理论,通什么?

孟子说,你说读书人无功,无功却接受这么高的顾问费,告诉你,那是你不知道读书人有大功绩。读书人之于诸侯、之于民众,岂止是无功,相反,其功至伟!

从一个通字上认识读书人的功绩。

比如说,你如果不互通人们的成果,交换他们的产品,用多余的东西来弥补不够的,就会使农民有多余的米,别人得不着吃;妇女有多余的布,别人得不着穿;你如果你流通他们,互通有无,那么,木匠、车工,虽然只会一样手艺,却都能从你那儿得着吃的了。现在,这里有这么一个人,他在家孝顺父母,出外友爱,严守先王的道义,用来培养后代的学者,却不能从你这里得着吃的。你为什么尊重木匠车工,却轻视施行仁义的人呢?

通,通什么?

三.仁的价值为什么不可缺少?

孟子讲过一句话,说明做人为什么仁义那么难,却值得人们去追求它。他说:"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仁心居止,就不会有智慧,他就会失去礼义,这样的人就会成为他人的仆伇,被他人役使。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保护你的仁心,就会被物质欲望遮蔽,本心一天天昏沉,怎么会聪明呢?没有聪明智慧,就不会懂得礼义是什么东西,做出越礼乖义的事,不就是无礼无义吗?这样的人必然落到卑贱的地步,当然是要被人役使了。

四.为什么人们忽视仁义?

实用主义直接,看得见实惠。你讲的仁义是大道理,没用啊。

真是这样吗?

《大学》上讲"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讲的是志有定向,也就是方向。这个方向怎么理解?东南西北,哪儿能趋利避害就往哪儿去吗?这是浅人的敷衍之解。没啥营养。这个方向指的是超拔庸俗的流俗世界,使你的精神升华到不同于此的新纬度。就是"居天下之广居",就是住到仁心的大房子里去。

200多年前的黑格尔深刻地认识到以科学和常识为幌子的现代价值观危机。他在《逻辑学》序言写道:"假如一个民族觉得它的国家法学,它的整套的价值观念,它的风习和道德已变为无用时,是一件很可怪的事。"黑格尔在这里指出的正是实用主义逼近现代人生活世界的征兆。正如尼釆所说的:上帝死了。人是最大的,人要取悦自己,满足自己,让自己快乐和满意。这不正是今天的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吗?人役的时代。

孟子说,读书人的价值大着呢。别急。大用。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93,6-4-2,滕文公章句下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