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笔记》读书报告

这是一部逼使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全记录。其间,才子德波顿细述一段情缘中的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熟悉后的倦怠、女友移情别恋、挽回无望、自杀、醒悟,以至一段情完全成为过去。他认真思辨自己的感觉,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文字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这是一本小说,又不仅仅是一本小说,它还是一本辩证思维哲理读物。

《爱情笔记》读书报告_第1张图片

情节很简单:一对英国青年结识于巴黎至伦敦的客机上,随后交往,同居,分手。结构很完整,开头是邂逅,至十六章到达爱的顶峰,十七章到最后一章讲述了爱情的迅速逝去,结尾拉开了另一次爱情的幕布。但它奇妙之处在于,阿兰·德波顿将恋爱过程中产生的倾慕、渴望、喜爱、怀疑、生气、琐碎、争吵、冲突等,抽象总结出哲理思考,用西方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学、宗教等去探讨推理这些恋爱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作用。作者从始至终是从主观的、内省的角度来表达、来探索爱情的意义和本质,从整个爱情故事中凝结出比生命更为持久的爱情哲理,充满了西方审美智慧与哲学情怀。

作者知识丰富,以西方悠久的文化、历史为底蕴,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霍布斯到尼采,从司汤达到普如斯特,从乔瓦尼到科比西埃,广泛涉猎西方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学、宗教.美术、建筑,旁征博引,生发新意。而这一切都是用现代人的目光采撷精华,归于解析,探索一个中心:人类的爱情。其中蕴藏的诗意、幽默.哲思、智慧;如行在山阴道中,令人目不暇接。道出了爱情生活中人人俱有的微妙感受,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心灵之语。

也许我们该说,德波顿确实是一位深刻的思考者,不论是在激情的巅峰还是在失恋的低谷,他始终能够让书中的“我”把握对人物。微小的细致观察,捕捉意识流中一刹那间的情绪波动与思想转折,将之如实地记录下来,从而把恋爱中的人们错综复杂、变化万端的心理状态描摹得淋漓尽致。书中的“我”不管是被哪种多么感性的情绪或氛围包围着,都始终保持一份冷静,用理性和逻辑,从中寻找规律和秩序。德波顿将淹没在男女情爱之中的五彩斑斓的感受化为流动的文字,营造出一份似乎能够加以触摸的妩媚多姿的总体情绪,让爱情澄清洞明,无处遁形,昭然于众,同时全文的整体氛围又是睿智、幽默的。

爱情开始是如此偶然。但是我们习惯在相遇前平常的一系列无意识行为找到命运玄机的注脚,硬将偶然的相遇相识说成是命中注定,生活的必然,来化解偶然性带来的全部恐惧,从而给乱糟糟的生活以持续下去的目标和方向。究其原因,是人们害怕偶然,害怕不确定性。何来命中注定呢?根本没有上帝在安排我们的故事。于是我们的爱情也没有上帝来给予保证。

爱情,来的时候猝不及防,天真无邪,美妙无比,就是那么多样的巧合让你们相遇,不偏一分一厘。空气里都弥漫着甜蜜的滋味,周遭的世界只为彼此的幸福而存在。然后互相了解,想象的美好,在一点一点中发生变化,这是两个半重叠的圆圈,抹去彼此的半月形的过程,与之而来的又是几多的纠结,可是渐渐已经舍不得投入的情感,还奢求着幸福的光亮。再到后来,矛盾在平凡的生活中升级,逃不过七年之痒,也抵不过世事沧桑,终结了关系,却忘记不了过去的情感。

其实爱情都大致如此,能成为家人的,那已是幻化为亲情了,爱情有期限,就像王家卫在重庆森林里反复强调的那样,真的有期限,什么都会过期,只是我们能否面对现实,凤梨罐头在你眼里还很珍贵,可是你能担保哪一天你不会将它扔进垃圾桶吗?

我们终其一生在寻找被劈开的另一半,找到后就法力无边,可是,分的那么远,你真的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或者她吗?既然上天早有预谋,我们是来接受无尽的苦难的,要成就的只是一颗超凡脱俗的心。

被人爱恋使人们意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需要依靠,当初正是因为寻求这种依靠,人们才会去爱。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缺乏,那么就不会有爱的生成。但矛盾的是,他人同样也缺少依靠,这令我们恼怒无比。本希望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答案,结果发现他们面临同样的难题。我们意识到他们也需要一个偶像,我们明白心上人不能逃脱类似我们的无助感。为了承担起拯救和被拯救的双重责任,我们被迫不再幼稚被动地躲藏在上帝般的赞赏和崇拜中。这段话,引起我无比的共鸣。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情笔记》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