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

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_第1张图片

对于一名培训管理工作者和兼职讲师来说,田俊国老师的《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无疑可以成为我的业务指导书。这本书不仅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开发一门课程,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如何设计,还从理论层面回答了,为什么要这样开发和设计。书中涵盖的教学三种主张、建构主义讲师成长路径、建构课堂模式及课程设计、案例采集与编写等,都给予我很多启发。

一、教学的三大主义

行为主义教学主张就是准备越充分,练习次数越多,行动效果越明显,越有利于刺激—反应之间的稳定联结形成。

认知主义注重大脑对信息加工的过程。由于人们对态度、技能、知识接收和加工的方式不同,因此,根据大脑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储存提取的规律,认知主义教学主张人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传授不同类型的知识。

建构主义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信念和价值观,每个学员都带着自己独有的经验、价值观、信念、习惯来到课堂,课堂就是一个提供所有学员对某些知识进行建构的道场。老师如同司仪,在课堂上只要给学员们输入信息,组织学员们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对信息和情景进行一一构建,从而形成新的认知。


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_第2张图片

田老师对三大教学主张进行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行为主义就像是园丁拿着剪刀剪花,动外科手术,强行把花花草草剪成人们所希望的样子;认知主义更像在西瓜还小的时候给西瓜套一个外套,目的是把西瓜装进人们预设的容器里,最后长出方形的西瓜;建构主义更像是浇花,更注重植物的本性,我们没有办法控制每一盆花长成什么样子,花的生长由它的基因等因素决定,花以自己的方式成长,人们能做的是给它应有的养分、水、土壤、空气、环境、阳光,然后让它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生长。

用一个培训案例来解读三大主义。

培训服务员对顾客面带笑容。

行为主义的做法是做一个标准的微笑样子,嘴角上翘,露出八颗牙齿。做对了奖小红花,做错了打手心。这样的做法是不探求学员内心的感受,只要求动作上的变化,并不断强化,直到动作固化。

认知主义则研究大脑控制微笑的过程及微笑的机理,微笑是动作技能,首先要大脑发布指令,然后微笑及拉动嘴角上扬,张嘴的幅度已露出八颗牙齿为宜。讲师会让学员理解微笑的原理和流程,掌握微笑及拉动的方法和技巧,还要交代一些注意事项,给学员们灌输微笑大全。过于理论的传授结果是,学员反倒不会笑了。

建构主义则主张积极且持久的变化,必须从内心做起,根本没有必要强调标准的笑容要露几颗牙齿,更没有必要剖析微笑的原理,分解微笑的动作步骤,而是让学员一起讨论客户价值和应该如何对待客户,如果学员真正理解了客户是衣食父母,看见衣食父母便会自然而然的露出微笑,不管这个微笑露出几颗牙齿,是不是合乎标准,有一点可以保证,那就是这样的微笑是发自内心和真诚的。

思考: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进行k12的教育,貌似还是可以的,而且这也是k12教育目前的主流方式。但是成人教育最好还是用建构主义为基石,毕竟在学生时代是空杯注水,而到了成人,每人杯子里都有水,还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教学主张显然是得不到好的效果。

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_第3张图片

二、建构主义讲师的三大法宝

首先是抽身。老师忘记自己,尤其是把自己要传授的知识和自己本人分开,没有必要为自己传授的知识进行辩护,遇到不同意见,就跟学生急,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就各种不同的观点展开充分的讨论和协商,最后组织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回到知识点上。只有老师忘掉自己,放下对课堂和学生控制的企图,课堂才能真正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课堂。

其次是给情境。建构主义更重视给学生的一个情景,让学生从情境探索中悟出某种道理,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的答案,尤其是态度类的教学内容,直接给学生讲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实际上是在说教。情境最高境界是逼真,越接近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实际的授课效果越好。

最后是善于提问。西方教育界有一句格言:学生有问问题的权利,老师没有直接给答案的权利。高水平的老师应该给自己要讲的所有内容搭配上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学生思考到一定程度,再跟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答案。

思考:在这里面讲师要有强大的驭场能力,讲师应该是一个营造气氛的高手。在进行情境设定的时候,要注重案例的编写与加工。提问的时候可以采用行动教练的提问方式。比如经典的“元芳,你怎么看?”“还有呢?”多用开放式问题。把“为什么”转化成“怎么办”?这个里面我收获最大的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课件,给所有关键的概念都配上一个关键问题。

三、建构主义的课堂

传统培训更像是大厨师一道道的给食客上菜。建构主义的课堂更像是涮火锅。每个人都可以给锅里放菜,每个人又都可以自由的从锅中捞菜吃,学生可以自由的分享、挑战、延伸,每个参与者都会形成自己的建构。


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_第4张图片

建构主义的课堂,听起来随意开放,实际上却是细致的规划和设计。建构主义课堂设计主要任务是选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生建构过程。课堂是大开大合,有放有收,收放要自如,不仅课程本身的设计上要下功夫,而且要更加灵活的把握课堂。

思考:对课程每一个环节都要细扣,问自己每个人概念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现给学员?每一个设计是在调动学员的左脑还是右脑?什么地方是开放?在哪里收回来?

田俊国老师认为课堂就是一个建构的道场,课程就是要建构的主题,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从其他参与者那里得到新的信息、观点,受到启发,每个参与者也都有可能成为其他参与者的老师。所以,建构主义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谁在课堂上主动性强,投入大,谁就收获大。

传统的培训课堂,老师讲多了会感觉自己被掏空了,没有什么新鲜的料可爆了,但是在建构主义课堂上,老师永远不会枯竭,就像掌握了“吸星大法是”,课越上越丰富,老师构建学生思想的同时,学生也帮老师构建了课程。案例越来越生动鲜活,内容越来越丰富贴切。课程开发和上课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上课即开发课程,开发课程即不断上课。

四、教学内容的分类

一般培训内容会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

传授知识最容易,三尺讲台,一根教鞭就可以授课,但是这种授课方式对学员绩效贡献比较低。掌握某个知识的标志是把它装进大脑,能够有效提取。掌握知识的五大策略:左右脑记忆、多线索记忆、分类记忆、精加工及重复记忆。关于知识的教学重心,要放在让学员成功提取上面,课程设计应强调对知识进行归纳、分类,为知识捆绑多条线索,替学员精加工记忆等,教学过程中强调不断重复调动左右脑。

训练技能要比传授知识难一些,讲师不仅要让学员理解,还要教会去操作。潜意识反应是掌握技能的标志。培训效果不佳,最重要的原因是学和习的脱节,只有“学”没有“习”。掌握技能的五大策略:观察模仿、分解练习、完整试做、反馈纠正、反复练习。技能教学则强调反复练习和强化,讲师要示范分解,学员要模仿练习,讲师和其他同学给予及时反馈和纠正,学员通过在练习达到初步掌握的目的,课堂上要完成学和习的接轨。


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_第5张图片

最理想的培训应该是直接改变学员的态度,但是态度的改变往往是最难的。态度改变需要价值重新定位,态度的核心是价值,价值是理性判断的结果,长久稳定的价值判断成就了价值观及信仰。影响态度的五要素是假设、信息、价值、身份、系统。改变态度的五大策略:提供信息、引导价值、树立榜样、制造冲突、调换环境。态度的教学最好是情景,要把要讲的道理隐藏在情境之中,然后提出问题,制造学员的认知不和谐,引发学员思考讨论,激活旧知,营造协商氛围,促进学员反思,引导学员达成共识,最后让学员自己呈现,讲师再作适当点评。

态度、技能和知识经常组合成一个有机体,学员完成某种任务,往往三者都很需要,不易强分。比如,医生动手术是以技能为主的任务,但一个成功的手术背后离不开态度,对于生命的敬畏,对自己艺术的自信,克服害怕心理;也离不开知识,对身体的各个器官不同的组织识别等。

五、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持续抓住学员的注意力。每一个课程设计经常要问自己的问题是“课程进行到这里时,学员的注意力在哪里?”“他们的大脑哪一部分在参与?”教学设计的本质是要给学员一个丰富而深刻的精神体验,未来学员上课应该越来越像看电影。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讲师必须交替刺激学员的左右脑,让他们张弛有度,起到最好的培训效果。左脑总是试图挖掘感知事物的意义,梳理事物背后的逻辑;右脑喜欢捕捉一些新奇的画面,沉迷于微妙的感受。

课堂好形式的五大标准:兴趣、冲击力、参与度、启发、印记。好课的形式罗盘。


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_第6张图片

六、好课的基本逻辑

逻辑既是内容整合的主线,更是内容割舍的依据,逻辑好比塑像的线条,为了线条优美就不得不对内容进行割舍,逻辑也是目标结果之间的桥梁,好的课程通常会有多条线索同时推进来实现教学的目标,给学员丰满的演绎时富有变化的感觉。

顺序逻辑就是做事的先后顺序,组织管理中的流程、程序是典型的顺序逻辑。

分类逻辑就是把事物分成若干大类,若干大类又分成若干小类。比如生物学上对物种分类有门、纲、目、科、属、种。分类逻辑框架下单元和单元之间是松散关系,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单元之间又有某个因缘关系,鱼骨图就是典型的分类逻辑。

关系逻辑强调两大类:一类是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姻缘、朋友、敌人;另一类是竞争合作的深刻关系。关系处在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点上,至于既有时间因果的痕迹,又有空间纽带的痕迹。比如红楼梦就是按照四大家族的关系铺陈开的。

线索逻辑很容易抓住学员的注意力,每一个悬疑都能激发学员的好奇心,调动学员内在动力去探究竟,课程如抽丝拨茧,始终让人放不下。

结构逻辑是一些部件共同组成一个具有某种完整功能的物体,反过来,把物体分解,就是一堆部件。比如黄金圈、四象限,都是很好的结构。

开发课程好比盖房子,有很多砖头、椽子、檩条都是从别的房子上拆下来的,然后重新搭建盖成一座独立的新房,伴随着解构和建构两个过程,过程中首先要广泛搜集可以用得上的素材,然后从中甄选目标切合的素材,每块素材还要设计有创新的教学形式,再想办法把这些各处素材组织整合成一门有独立逻辑的课程。

七、课程开发的心电图


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_第7张图片

八、结构化采集案例SCORE

S是背景,任何故事都有一个基本背景,任何管理理念、方法、工具都有其适应的范围,背景就是描述这些范围,也是为故事中隐含的道理埋下伏笔。学员一般用右脑接受背景信息。

C是冲突,好的情景一定要把学员带到某种冲突之中,没有冲突的平铺直叙,不会对学员旧有的信念系统形成冲击,冲击的目的就是让学员产生认知不和谐。

O是可能的选项,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案,所以在特定的背景和冲突下,案例的主人公可以有很多选择。

R是结果,故事中总会有结局,结局是选择和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结果是选择正确与否的明证。

E是评价,对整个故事进行评价,总结出故事背后所隐含的道理。


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_第8张图片

有一个小兔子去钓鱼,第一天鱼竿儿都没有动,小兔子失望而归,第二天依然如此,小兔子还是没有钓到一条鱼,第三天这只小兔子刚把鱼竿放下,从河里面跳起来一条鱼,对兔子大声骂道:“愚蠢的兔子,明天再用胡萝卜来钓鱼,我一巴掌拍死你。”

S背景:小兔子钓鱼三天。

R结果:没钓到。

C冲突:小兔子被大骂。

O选择:用胡萝卜做鱼饵。

E评价:自己喜欢的方式,未必也是别人喜欢的方式。

在调研编写案例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问当事人“工作中遇到什么挑战?有什么困难?需要提升什么能力?”之类的问题,当事人在回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必然掺杂自己的看法和演绎,讲述的都是当事人自己认为的道理,未必是事实的真相,较好的策略是让当事人描述他经过的真实情景,把真实情景用SCORE的结构描述出来,这些故事就会真实鲜活,不少可以稍作改变,直接用做课程的案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