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复习2 2 3 3

填空题

大气圈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逃逸层)

全球气压带分为: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

盛行风带分为: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三圈环流:信风环流圈、中纬环流圈、极地环流圈

世界著名季风区:南亚、东南亚

局地环流有:山谷风、海陆风、焚风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

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表现为海陆分布、洋流、地形

城市“五岛”效应:热岛、雨岛、湿岛、干岛、混浊岛

整个水分循环过程包括了蒸发、降水、径流3个阶段和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环节,其中人类影响较大的环节有蒸腾蒸发、水分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海绵城市六字方针:渗、滞、蓄、净、用、排

长沙暴雨强度公式:

自然地理学复习2 2 3 3_第1张图片

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森林~、海洋~

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植物按光照时间的需求可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按喜光的程度可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其中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注意概念的区分和花卉学有差异);按对土壤酸碱度的需求又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按对钙质的需求能分成:喜钙植物、嫌钙植物、盐碱土植物

地形对植物的影响体现在:海拔(温度+降水)、山坡朝向(阳坡、阴坡)和山坡倾斜度(土壤冲刷+水分流失)

地貌的形成因素:营力、构造、岩石、时间

主要的风景地貌:流水~、丹霞~、喀斯特(岩溶)~、风成~&黄土~、冰川~、海岸~

流水的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地区: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喀斯特作用的反应式:

所有反应都是可逆的,受到气候、生物和岩石因素的影响
(第一步:形成碳酸和碳酸根离子)


(第二步:氢离子与CaCO3反应生成钙离子,从而使CaCO3溶解)

灾害地貌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地沙漠化

举几例大地艺术景观,并注明作者:克里斯托《日本雨伞》;罗伯特·史密森《断裂的圆环》、《螺旋沙丘》

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外部构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的四个基本圈层:对流圈、水圈、生物圈、沉积岩石圈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沉积岩(水成)、变质岩

建筑上常用的石材:侵入岩(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喷出岩(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沉积岩(石灰石、砂岩);变质岩(大理石、板石、蛇纹石)

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后两者按是否有历史时期记载为分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震根据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根据成因机制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水库地震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有:整体性规律、时间演化规律、空间分异规律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其组成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具有圈层特性,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固态岩石、液态水、气态空气、活质有机体;要素组成: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


名词解释

大气:围绕着地球的厚层气体

大气圈:大气形成的连续圈层

季风环流:地表海陆热力差异作用造成气压场随季节的变化,以及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区域、季节性气流运动

季风:较大范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改变的现象

天气系统: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气团: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温度、湿度、铅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为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

气旋: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漩涡。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北半球,右手,上,逆时针)

反气旋: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漩涡。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北半球顺时针)

洋流:大洋中持续不断并主要是呈水平运动的海水

风象:风向与风速的统称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频率:累计某一时期内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发生的次数占该时期观测、累计各个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风速: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速度

风玫瑰图:根据城市多年风向观测记录所绘制的风向频率图和平均风速图

水分循环:水不断地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运动过程

水系:河流沿途接纳多个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的网络系统

流域:整个水系的汇水范围

水位: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基面以上的高程m。(常水位、最高水位、最低水位)

流速: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浮标法)

洪水:在江河断面发生的历时较短、流量较大、水位陡涨陡落的一种水流运动

(瞬时)流量:单位时间内流经封闭管道或明渠有效截面的流体量

径流系数Ψ:流入管道中的雨水量与落到地面上的雨水量的比值

降雨强度q:单位时间的降雨量

降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逝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

降雨历时t:连续降雨的时段

设计重现期P:指某一强度的降雨出现的频率/每隔P年出现一次(园林中:1~3年)

沼泽:地表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土壤水分达到饱和,并有泥炭堆积,生长着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

湿地: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地球之肾)

生境:植物的居住环境,植物生长地点的全部生态因素的总称

植物的指示现象: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

喜钙植物/嫌钙植物/盐碱土植物

植物的抗逆性:植物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种群/群落/植物群落

季相

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层片

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营力:地貌形成的动力。内营力:地球内部放射能或者重力能引起(构造地貌);外营力:地外太阳能引起(外力地貌)

丹霞地貌: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霞为特色的一类地貌(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

崩塌:在斜坡上的岩土,重力作用下突然坠落的现象

滑坡:斜坡上的岩土,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作整体缓慢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由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混合组成的固液两相流

褶皱:岩层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曲

断层:岩层断开发生明显的滑移。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平移断层:沿断层走向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平移;枢纽断层:扭曲旋转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重量kg/m3

土壤安息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成的自然倾斜角α

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

土壤的相对密实度D:表示土壤在壤筑后的密实程度

自然地理学复习2 2 3 3_第2张图片

简答

山地垂直气候带的特征:~的分异因所在的纬度和山地本身的高差而异;~具有所在地大气候类型的烙印;湿润气候区~分异主要与热量条件的垂直差异为主;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异与热量和湿润状况都密切相关;山地垂直气候带与水平气候带在成因和特征上都有所不同,不能视为等同

森林小气候的特征与成因:森林内气温日/年较差小,气候大陆度明显减弱;森林中的湿度大;森林可以增加降水量、降低风速、改善土壤结构

湿地景观营造:保持湿地完整性,调查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地形、地势、水体、植物、动物;保持生物多样性,考虑植物种类多样性,尽量采用本地植物,并适度增加植物品种;科学配置植物种类,体现其生态功能、景观效果和植物特性;因地选择植物品种

植物群落的特征:一个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的同住结合不是偶然的;群落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一环出问题,其他环也会出问题;群落中植物与植物的互助,使得群落能稳定;群落与外界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研究植物群落的意义: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性;预见其生长的自然条件可能发生的变化;了解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可以将好的植物群落有选择性地移植到城市园林绿化当中

植被类型概述:热带植被(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红树林);亚热带植被(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温带植被(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泰加林、草原);寒带植被(苔原、冰原)

自然地理学复习2 2 3 3_第3张图片

土壤颜色变化及其地带性:

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阴湿之处或降水多的地方:黄壤;干燥之处:红壤

温带或寒冷地区:表层多呈暗黑色

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壤偏白色

排水不良的土壤:多呈浅灰色、蓝灰色、蓝绿色

热带森林土壤——砖红壤;热带草原土壤——燥红土;亚热带森林土壤——红、黄壤;温带森林土壤——棕壤;温带草原土壤——黑钙土;温带干草原土壤——栗钙土;荒漠土壤——荒漠土;寒带森林土壤——灰化土;苔原土壤——冰沼土

土壤剖面分层模式

自然地理学复习2 2 3 3_第4张图片

论述

试举例说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联系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的地带性规律:纬度~经度~气候~植被~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然地理学复习2 2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