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健康:预防,远胜于治疗

书评|健康:预防,远胜于治疗_第1张图片
Photo by Dan Gold from Unsplash.jpg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人有两大常见的愚蠢,第一是:“不在自身的本质中去寻找幸福,而是在他人的眼中寻求幸福”,第二就是:“牺牲健康去谋求别的东西”。

在听到潘石屹说“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跑步的人比不跑步的人多活七年”时,李开复曾调侃“会不会这多出的七年都在跑步?”。直到身患重症,他才意识到是自己的观念错了。为了警醒自己也为呼吁他人,李开复将自己抗癌治疗的感悟,归纳为“补修七个死亡学分”,其中第一个学分,就是健康无价

反观工作这几年,身边的同事有的年纪轻轻就得了重病,只能放弃工作回家休养,有的则是大病没有小病不断:感冒、过敏、脂肪肝……,而自己最近也确实感到身体不再像刚毕业时那么抗造。相较前几年,现在的我更容易感到疲惫、小肚子也有长肉的趋势,这些都促使我开始重视健康。

在行动上,已经慢慢养成了跑步的习惯,按自己的节奏一点点推进,每当看到App上里程的累加,就感到既踏实又开心。理论上呢,我也正在尝试看一些书籍补充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实践。最近刚看完的是这本《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

书评|健康:预防,远胜于治疗_第2张图片
封面.jpg

作者是阿兰娜·科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学士及硕士,伦敦大学学院演化生物学博士,是一位经常旅行的动物学家,也是研究蝙蝠回声定位的专家。曾在担任野外助理时,因为热带感染而大病一场,也正是因此,引发了对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共生关系的研究,于是才有了这本《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

全书以演化生物学为基础,结合大量真实案例与前沿科研成果,深入浅出的向我们讲述了微生物与人类自古以来的共生关系,引导我们重视体内的微生物——另外90%的自己。

简单了解微生物

人的身体不仅由肌肉、骨头、大脑和皮肤组成,还有细菌以及真菌。每10个构成“身体”的细胞中,就有9个是“搭便车的冒充者”。光肠道中就寄宿着100万亿个微生物,在人的一生中,体内微生物的重量,竟相当于5只非洲象的体重。

医学界最新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微生物破坏不仅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肥胖症、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健康问题,也会导致焦虑、抑郁、强迫症、孤独症等精神健康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自己体内这另外90%的细胞:微生物。

刷新对肥胖症的认识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瘦子”,怎么吃都不胖;也有这样的“胖子”,恨不得喝口水都长肉,即便想尽办法减掉一部分体重,不小心又反弹了。而一直以来我们对胖瘦原因的认识,普遍集中于:遗传,基础代谢率低,贪吃和懒惰。但《我们只有10%是人类》这本书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

1关于遗传。实际上科学界尚未证实人类DNA的差异会影响体重,就算有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2010年,曾有数百位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25万人的基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与体重相关的蛛丝马迹。而令人惊讶的是,在人类2.1万个基因组中,仅发现32个基因似乎对体重增加有影响。

2基础代谢低是指一个人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消耗的热量较一般人少。长得瘦的人常常被认为基础代谢高,所以就算坐着不动,消耗得也更多。基础代谢确实因人而异,但事实是:超重的人相比瘦人代谢更快,因为体型较大的人需要更多热量来使身体运作。

3虽然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吃得多,运动少,多余的热量就会被存储下来,体重就会增加,如果想要减肥,就必须少吃多运动。但是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控制饮食和运动也会产生反弹,并不能永久治疗肥胖症。

如果遗传学和低基础代谢率都不是造成肥胖的原因,食量多少以及运动量大小也不能完全解释增加的体重,那么什么才是导致肥胖的深层原因呢?答案是:体内微生物失衡

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大量实验证实,我们肠道内独特的微生物组成,决定了我们从食物中吸收能量的多少,以什么方式被人体运用以及存储。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群,是可以改变的。

微生物可培养

在一个对比实验中,研究人员让一组志愿者吃肉类、蛋和奶酪为主的餐点,另一组吃谷物、豆类、水果和蔬菜组合的餐点,结果发现两组人的肠道微生物区系都发生了变化。

吃肉的人,分解蛋白质、合成维生素与除去烧焦肉类中所含致癌物质的细菌会增加;吃植物的人,肠道内分解植物细胞壁的菌群会迅速增加。

其中一名志愿者从小吃素,被安排在食肉组之后,他肠道内原本分解植物的细菌:普雷沃氏菌属的细菌数量迅速下降,而喜欢蛋白质的细菌在4天内就超过了普雷沃氏菌属细菌的数量。

还有类似的大量研究也都表明,用相应的食物喂养,可以改变体内微生物群体。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微生物决定了人体从食物中吸收什么营养成分,以什么方式被人体运用以及存储。所以,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在吃东西之前先想想,体内的微生物会希望吃什么呢?

微生物可继承

在大自然中,几乎每种动物都想办法把有益微生物传给后代,来帮助它们生存。有的虫类妈妈们会把自身微生物区系留在一种称为“含菌细胞”的特别细胞内,母体内发育的卵在被产下前,会吞噬这种“含菌细胞”来继承微生物。

鸟类、鱼类、爬行动物和其他种类动物,也都会把自身微生物区系传给后代,不是通过卵传递,就是等到幼崽出生后进行传递。

在这点上,人类也是一样的。婴儿在子宫内受到羊水的保护,与外界微生物隔绝,一旦羊水破了,微生物便会转移到婴儿身上。原本几乎无菌的新生儿在通过妈妈的产道时,身上就包裹了妈妈的微生物。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母亲的微生物会是孩子得到的最棒的降生礼物。倘若之后进行母乳喂养,那么母乳中的免疫细胞、抗体等等,也会传递给婴儿,帮助婴儿体内微生物幼苗生长,逐步建立稳定的微生物区系。

微生物可移植

引起腹泻的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很难治愈,到目前为止,粪便移植治疗法非常有效。坦白讲,在书中看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惊呆了。其实这一疗法的原理就是,通过移植健康人体粪便来重建病人的微生物区系。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这本书中说明,在美国已经有研究者建立了名为OpenBiome的非盈利粪便库,存储通过筛选的、健康志愿者的粪便。目前,美国已有33个州的180家医院与OpenBiome有合作,这意味着只要患者有需要并且找到愿意实施这项疗法的医生,支付一定的成本费用,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治疗。

如果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能通过粪便移植来治疗,那其他疾病是否也可以通过这项疗法治疗呢?如果以健康、纤瘦者的粪便为肥胖者进行粪便移植,是否能改善肥胖症的相关症状呢?目前名为“减脂2号”的临床实验正在进行中,目的就是验证这一方法是否对治疗人类肥胖症有效,其结果很可能会改变肥胖症的治疗方式。

与此同时,研究者们也正在对传统粪便移植疗法进行改进。有研究者已经在着手尝试把传统粪便移植溶液中的微生物制作成胶囊,以此将内容物传递到肠道中的正确位置。如果方法可行,那么治疗方式会更方便、也让人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

10%的人类与90%的微生物一起努力,塑造100%的健康

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到微生物是人体运作的积极参与者,要想保持健康,就必须重视体内90%的微生物。

关于微生物的前沿研究也预示着,将来会有更具价值的结论和更成熟的治疗技术来帮助各类患者恢复体内微生物区系平衡,变得更健康。

而在这之前,还是要再次强调:健康,预防胜于治疗。作者阿兰娜在书的最后给出3条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进行参考。

1有意识地选择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救命药,在很多情况下是利大于弊的。但要注意,抗生素在对付致病菌的同时也对有益微生物产生影响。所以,如果是换季咽喉肿痛这种小毛病,建议不必打针吃药,过了时间自然就痊愈了。

如果病情严重,医生也确实开了抗生素,我们也可以与医生多沟通了解足够的信息:比如不吃抗生素是否可以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自愈?这样会有什么风险?服用抗生素的副作用有哪些……无论最终是否使用抗生素,都是我们了解足够的信息后再做出选择。

2合理调整饮食

其实医生最喜欢开给病人的处方是: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饮食——低脂、低糖、低盐和高纤维。可是大多数人会觉得不踏实,认为用药解决问题更保险。

各种各样的蔬菜往往比水果含有更多的纤维和更少的糖分,平时应该尽量调高蔬菜在饮食中的比例。如果吃水果,尽量不要炸成汁,榨汁不仅会降低纤维量还会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反而摄取更多能量。

如果平时饮食多肉类少植物,准备吃更多的植物来增加纤维摄取,那么一定要注意缓慢地增加蔬菜量,让体内地微生物有时间来适应这一变化。如果本身有肠胃疾病,那么改变饮食习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3准妈妈们的选择

自然分娩可以将妈妈体内健康的微生物种子提供给宝宝,如果你是一位准妈妈,倘若一切顺利,尽量选择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可是如果选择或者不得不进行剖宫产,也不必太过担心,可以考虑其他方式提供微生物,但记得要咨询医生

结语:

通过这本《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了解了微生物与人体的共生关系,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完全按照书中地某个结论做出极端地的决定,比如坚决不用抗生素、坚持全素食、不顾一切坚持自然分娩。作者阿兰娜·科伦特别强调一点:“书中所有与医疗保健相关的建议和信息并不能代替医嘱”,对待疾病,我们还是应该积极就医、科学诊断和治疗。

但更需要我们记住的是:健康,预防远胜于治疗。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增长新知、理性思考,然后有意识地做出选择和规划。对待自己的健康如此,对待人生中其他重要的事也同样如此

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只对小部分内容进行了总结概括,书中还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内容,比如:阑尾真的对健康丝毫无益,只会发炎“添乱”吗?生物课上学到的“小肠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是准确的吗?通过喝酸奶真的能补充益生菌吗?等等,如果想要了解更丰富的实验研究与结论,可以找这本书来读一读,一定会刷新以往的认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健康:预防,远胜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