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设计师一些片段[续]

接上一篇.

简信上一直有人问我,为何博文中经常会出现被打断的情况. 其实针对这样随笔性质的长文而言,纯粹只是整理个人想法所以写起来也极为随性,再加上我本身并没有特别多成块的时间去写,所以内容的思路大部分都会优先在脑中进行提前构思,然后正文的段落都是在很琐碎的时间段一点点加工完成。基于移动端碎片化时间养成的阅读习惯,也让很多人失去了读长篇的耐心,当然我也不例外。碎片化只是增加获取信息的效率和广度,但它无法替代深入阅读和高频次归纳总结的效果,所以这也并不妨碍一些挖掘深度的长文出现。

关于独立设计师一些片段[续]_第1张图片
Drawing [Via FD]

回到正题.

其实提到产业结构上,深圳能够出现很多独立品牌是有其客观原因存在的。很多人都说深圳是文化沙漠,的确它确实没法与文化古城的长期沉淀历史相比,经济方面也不及一线发展得早,但这个移民城市也逐步形成了一些本土特色。当然最关键的是它的上下游媒体渠道、原材料、生产、加工上优势则是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这里虽然没有像北京、上海那样拥有浓郁的设计师氛围,但却有着最集中的材料市场和大量的创意工作室,同时紧挨着香港,又有国际时尚脉搏的优势,国际化与本土特色在这里很微妙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组合所带来的是国内 60% 以上的中高端女装原产地都是来自深圳。

我现在依然还记得去年去面料市场逛的时候场景,人流息壤。深圳的面料辅料市场离广州中大面料市场其实很近,一关之隔。这对设计师而言意味着能够最快寻找到合适的面料。而如今的中大地区市场就有多达 4000 多个档口,主营国内外布料、毛线、成衣服装配料,以花色齐全、款式新颖、性价比在整个服装行业中享有盛誉,这也是不公开的事实之一。在我看来,深圳的服装产业资源丰富能够富集在一起,其实也离不开兴旺的批发和零售业,也许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其实恰恰是大的产业结构下延伸出来的小的毛细血管,它是一个缩影。带来的高速市场流通同时,也带动了面料市场的繁荣。我在OCT创意园看到了很多的创意设计工作室和小店,有些虽然不为外界所知寂默无名,但好的设计依然藏不住的,成衣的设计创意和成品实穿价值都很高。聊完之后,我一方面对这些颇为务实的多样销售方式感到惊讶,也一方面也觉得在深圳这个资源富集土壤之上,也给了设计师很多专注的空间,感到些许欣慰。

关于独立设计师一些片段[续]_第2张图片
MD Studio [Via FD]

我在上文曾经提到过设计师群体的两个极端,其实也是当下这个群体面临生存的主要矛盾之一,创意与面包的取舍与结合。

国内很多独立设计师都毕业与国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学院,类似伦敦时装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等。设计师精通于服装设计,而对于经营一个同名的独立品牌挑战而言,这个单一技能树显然是无法支撑的。所以如果谈起市场以及商业化策略则是独立设计师所不擅长的。随着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独立设计师平台栋梁、BNC的出现,也给很多独立设计师以及同名品牌不擅长的商业化开拓一个很好的窗口。

提到栋梁、BNC有必要说明一下独立设计师零售模式。其实BNC类似于把影响力比较大的独立设计师作品集中展示进行零售,一个店里可能有多个独立品牌,这种方式也是国外所常见的品牌集合店。未来几年可见的是这种方式可能会更加普遍。其实早在欧美零售市场,品牌集合店一直是设计师的主流的零售渠道。在中国也就是近5年才开始形成初步效应。 有国外品牌90年代中期就在中国尝试这种模式,但是没有成功。品牌集合店未来10年可能会形成次主流力量,仅次于传统百货业和Shoping Mall的一种模式。虽然这两类模式现在都在面临巨大挑战,但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是依然不可小觑。

关于独立设计师一些片段[续]_第3张图片
DongLiang BJ [Via DL]

虽然有了开放的商业化出口,其实BNC也是很多设计师赚取影响力的平台,可能和实际的面包没有直接关系。有人提到线上零售,其实一般而言独立设计师制作的款式就不是那么大众化,平均成本居高不下带来单价难以降低、品牌本身又不具备知名度,这些负面因子的结合,让独立品牌在线上零售变得困难重重。其实有些设计师的作品适合走秀,有的适合展示。时尚买手会更关注更市场化、更成衣化的作品,媒体会对秀场效果更好的作品更感兴趣,就像上篇提到的上官喆AKP。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大部分设计师出了主线品牌之外,依然还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经营者副线产品。他们也会硬者头皮设计、生产几款市场接受度较高的款式,只是设计师通常不会大肆张扬或者挂上自己品牌以及署名,只会偷偷摸摸地通过线上或零售合作来赚取面包,当然也怕大声囔囔而坏了自家的名声,这种感觉其实有点像是夜晚带上面具,去换个地方兼职来赚小孩的奶粉钱一样。而这些也是这个群体常见的做法之一(不要觉得意外)。

其实我也认真想过这个群体的基于当下现状,寻求拓展各种可能性。如果从一个独立品牌角度出发,对内需要抓住创意,整合资源,定期对外输出主线品牌的设计作品。其实这句简单的话里面,对设计师而言要面临几个他们非常不擅长的问题。首当其冲就是对内的管理、生产环节的控制(物料与成本)、创意的市场定位、分发零售渠道开拓、品牌运营以及公关等五个大方面。而我们现在看到类似BNC、栋梁等这样设计师平台,其实做的是就是最后两个环节(但不全面)。

关于独立设计师一些片段[续]_第4张图片
DongLiang Sh [Via FD]

其他的我不想多谈。在市场细分上这块我有些小的感受。在我的观察看来目前为止,中国的服装、鞋类品牌都已经有自己的主流品牌,比如百丽、美特斯邦威;ICICLE, 玛丝菲尔,例外等。但是在包类、围巾、饰品、珠宝缺少特别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而做这方面国内独立设计师也非常的少。包括栋梁也曾推荐过的孙何方,她毕业于伦敦圣马丁学院珠宝设计专业,回国后曾经在ELLE做过珠宝编辑。她的第一个珠宝设计系列就是在栋梁的鼓励下做的。因为中国很缺配饰设计师。去年冬天她的“雪花”系列卖得特别好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如果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寻求在空白市场做出一定成绩积累不妨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当然细分不仅仅只是市场还有人群,这也是决定品牌定位和运营的关键。类似UMA WANG品牌的做法就是主打创意的同时兼顾了国内人群实穿性上(虽然性价比并不低),但它做法先把设计展现通过海外比较影响力的时装周方式,把设计优先进行出海,然后回国做相应的本土化。是一个典型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案例。如果说一个设计师设计风格和作品是其灵魂和承载所在,那么商业化则决定一个品牌的生命是否能够得到延续。当然客观的是,我们国内还是缺少一些,欣赏设计、了解创意且愿意为这些价值买单人群存在。市场的成熟和用户审美辨识度的成长都是需要时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好一个品牌长线规划。

关于独立设计师一些片段[续]_第5张图片
UMA WANG Show [Via Google]

短期可见的是中国本土品牌会继续发展,直到与国外品牌抗衡。不仅在国内市场,而且将来可能会有一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陆续发声,真正开始向市场占有率上进行更大胆的开拓。当然目前本土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还只能算是默默无闻的状态。但是随着中国设计师开始全面在四大时装周抛头露面,国际买手对中国设计师品牌的关注,这类设计师将在国际市场出现,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暗流。

2016年05月09日17:24:54&beij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独立设计师一些片段[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