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饱醉豚“徐志摩、林徽因和汪国真,真的不入流”

驳饱醉豚“徐志摩、林徽因和汪国真,真的不入流”_第1张图片

前几天看到饱醉豚发了一文:徐志摩、林徽因和汪国真,真的不入流

其观点多为偏激,满满的个人主义,为了制造抄点,为了异类而异类,不惜抨击,诋毁先人,真是厚颜无耻。我本不想对此人浪费口舌,奈何其总在网上到处标新立异,不以为此反以为荣,今天抽出点时间,好好解剖这只豚(猪)!

话说这只猪是何许人也?我在网上搜了搜,资料甚少,最后在知乎上找到了一点他的资料,特此贴在下面

驳饱醉豚“徐志摩、林徽因和汪国真,真的不入流”_第2张图片

这只豚已经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新加坡国籍。而这个叫[ miao bi ]的知友推测是他的家人、朋友或者是他本人,因为她注册这个知乎账户到目前为止,只回答了这一个问题,然后就消失匿迹,后面还对他各种崇拜,各种夸奖。话不多说,解剖此豚!


在其文他是这样说徐志摩的:

由于我前天一篇文章对徐志摩、林徽因、汪国真的嘲笑和不屑,导致很多读者愤怒,认为我故意贬低他人,骂我没品。

对于徐志摩,大多数诗人都不会把他放在眼里。他只是个介于二流和三流诗人之间的平庸人物。一流诗人里没有他,二流诗人里还是没有他,三流诗人里他比较著名,所以称之为二流和三流之间。

黄炎培对徐志摩的评价是:

“严格来说,他一生只有一首半诗,《再见康桥》一首,《偶然》半首,半首又比一首好。”

在徐志摩的一生里,称得上诗的,确实只有这一首半。不幸的是,这一首半还不是好诗,只能说是诗。

其观点可以归纳为:大多数诗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所以我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并且为了证明自己显得很公正,特此搬出黄炎培的评价。当然了,肯定是对徐志摩负面的评价。

且不说黄炎培老先生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反正我是没有搜到。如果有网友搜到,烦请贴出详情。如果老先生没有说过,你这就是污蔑,是对老先生的极为不尊重。不是说,先贤死了,后辈就可以随意侮辱,任意践踏。如果老先生的确说了,一家之言,难以服中,你大可找到其他先贤对于徐志摩的负面评价,方可信服。

要公正评价一个人,同时代的人可从其周围的朋友家人了解一二或者他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任何脱离时代的评价都是不公平的。

徐志摩作为诗人,有其作品传世。这只豚列出《再见康桥》和《偶然》。我只想说,你是否真正读过徐志摩的全部作品,如果你只是读过这两首,就跑过来瞎BB,那你回家读完再来BB。人家明明是《再别康桥》,”别“和”见“,意义相同,意蕴千里。你还不如黑他做Bay Bay康桥。

来看看他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就这样优美的诗,你能写的出来吗?不说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就是放在现在,能有几个人可以写出来。徐志摩当时的时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过渡,你能想象这样的诗文对当时意味着什么吗,他直接影响了现代诗,影响一批诗人,比如顾城、海子还有被你黑的汪国真等等。

再看看别人对徐志摩的评价,比如胡适尝言: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再看冰心怎么说:

志摩死了,利用聪明,在一场不人道不光明的行为之下,仍得到社会一般人的欢迎的人,得到了一个归宿了!我仍是这么一句话,上天生一个天才,真是万难,志摩的诗,魄力甚好。

苏雪林是这样说徐志摩的:

徐志摩,这位才气横溢,有如天马行空的诗人;这位活动文坛,不过十年,竟留下许多永难磨灭的瑰丽果实的诗人;这位性情特别温厚,所到处,人们便被他吸引、胶固、凝结在一起,像一块大引铁磁石的诗人,竟于民国20年11月间,以所乘飞机失事,横死于泰山南面开山的高峰下,享年不过36岁。

关于对于徐志摩的评价还有很多,暂且列出这几条。


这只豚是这样说林徽因的:

至于林徽因,你可以说她是个美女,可以说她会说英语,可以说她是个建筑师,可是千万别说她是诗人。

如果你不信,我从网上找她的诗给你看。这是大众热捧的《林徽因最经典的八首诗》。

于是他列出了林徽因的八首诗《情愿》、《笑》、《仍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记忆》、《八月的忧愁》、《展缓》、《时间》。(八首诗太长,我就不粘贴在下面了)。于是他说:

林徽因的作品,适合中学生文学社的社刊发表。一辈子的代表作只有这八首的人,绝对不能叫诗人。


看到这里我就呵呵了,谢谢你承认她有八首诗。然后说:”一辈子的代表作只有这八首的人,绝对不能叫诗人“。看清楚是代表作,一个有了八首代表作的诗人还不能叫做诗人?按照你这个神逻辑:费玉清就一首代表作《一剪梅》,这样的人也配叫歌手?曹雪芹就一本作品《红楼梦》,这样的人也可以称为文学家?你这神逻辑,真是无语。


然后这只豚又说汪国真:

汪国真一生,只写过一首诗:

《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此外,他写的所有的其他东西,都不是诗。

他认为汪国真一生只写过一首诗,这首诗是《感谢》,并且认为他写的其它东西都不是诗。按照他的神逻辑,拥有一首代表作的诗人能够称为诗人吗?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请你睁大你的豚眼,我给你列出一些汪国真的代表作《热爱生命》、《走向远方》、《假如你不够快乐》、《只要明天还在》、《山高路远》、《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旅程》、《跨越自己》等等。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可以去读读。现贴出三首他的诗,你们感受下: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假如你不够快乐》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门窗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来看看大众是怎么评价他的,这里我是知乎网友对他的诗的评价:

驳饱醉豚“徐志摩、林徽因和汪国真,真的不入流”_第3张图片
驳饱醉豚“徐志摩、林徽因和汪国真,真的不入流”_第4张图片

我个人并不是很同意第一个知友所说,他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但是绝没有你说的那么次。下面这位知友的说法比较中肯:

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任何脱离他所处环境时代的评论都是不公正的。现在我们看下和他处于同时代的大家是怎么说的:

朱寅年(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

诗人汪国真写下了生命句号。汪的诗歌于八十年代在大中学生青年人中风行许久,多少句子被当作格言抄在我们的小本子上。在那个昂然向上的时代,青年人需要那样歌颂青春与人生的诗歌。虽有学者批评其诗歌塑料文本之浅,虽充满励志的心灵鸡汤之味,但汪诗的底料是充满真诚的。

于丹(文化学者):

我们遇见他,在恰好的年龄上,恰好信任诗,恰好信爱情。所以,汪国真是我们青春里的烙印,像一段轻摇滚的旋律,像一次成绩的挂科,像一点擦肩而过的遗憾,还有那些不着边际的莫名感伤。今天重读他的诗,恰好,骨子里的诗与信任还在。

周濂(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汪国真和庞中华,或许还要加上席慕蓉、三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南方小镇文艺青年目光所及最远的风景,在没有机会品尝哈根达斯和可口可乐的年代,能吃上一口红豆冰棍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虽然薄情的人们很快就抛弃了他们。

最后想说:无论如何看待汪的诗歌,他确实影响了一个时代,尤其是文艺青年。这是不争的事实。你们口口声声说他不是诗人,写的东西不是诗,那么直白,有的甚至是顺口溜。那就请你用文本说话,去影响一代人,一个时代……

你可以有自己的骄傲,但你不要以践踏别人的方式表现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驳饱醉豚“徐志摩、林徽因和汪国真,真的不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