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1张图片

作者介绍

罗杰•霍克(Roger R. Hock)《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作者,是美国门多西诺学院(Mendocino College)的心理学教授,在心理学方面有多年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因篇幅有限,无法详细介绍作为学科基础的研究过程,于是筹备本书以填补教科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沟壑。1992年出版本书的第1版之后,好评如潮且备受关注。霍克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纵观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精心筛选出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文献引用较多且至今仍受关注的40项研究,范围涵盖广泛,介绍全面详实。

作品简介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以一个专业人士的眼光看待这些仍炙手可热的历史研究。《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每个专题选取了4项研究。每项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还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心理学的研究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

作品序言

人的心理活动受到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已有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揭示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就显得非常困难。同时,心理学常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让人产生“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感慨。心难知,但不是不可知。 人的心理其实并不神秘。通过科学的方法,心理学应能逐渐揭示其本质。读完罗杰•霍克教授所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认识——心理是可知的!

权威评论

霍克的这部著作的确令人赞叹!它不仅选择了合适的研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份有用的教学工具……霍克的书融合了读者的兴趣,同时文笔也很优美简洁……这本书揭示了心理学研究背后的真实故事,对每一个经典研究娓娓道来,内容全面,有趣易读。既适合心理学的入门学习者,也适用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米斯迪•希尔,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

本书的主要优势在于,罗杰•霍克以一种独到清晰的文风,总结了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些研究。

——琳达•皮尔斯,曼多纳大学心理学教授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规律的知识体系的科学,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有着其历史上值得总结、学习和发扬的一系列研究。我翻阅这本书,被其内容所吸引,书中介绍的研究都是在心理学史上非常有名的原创性研究。本书既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通俗的心理学读本,具有科普性。因为全书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可读性强,所以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界的同事欣赏,也值得广大心理学爱好者浏览。

——林崇德,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实验研究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因为此,心理学的魅力也在于其实验设计的精妙之处。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历史上的经典设计和范式,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不仅对心理学专业学生掌握实验设计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而且对心理学爱好者来说也是了解心理学的重要窗口,与一般的心理学教科书相比更加生动有趣。我所主持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实验心理学”2017年入选了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而这本《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一直是我在课上使用的主要参考书。

——吴艳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核心内容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的副标题为: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这本书中文版总共372页大约31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7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心理学近些年来,作为我国的一门新学科发展速度惊人,多位心理学者串升为世界级学者,也为大家所熟知。我们去豆瓣、知乎搜索适合心理学入门书籍,《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赫然在列。豆瓣上这本书的评分也高达9.3分,是不是感到匪夷所思?

在当今社会这个讲究IP的年代,一个作者和书名都接近零阅读的书刊,居然取得了这样的销售成绩非常难得。随着小编翻书的进程我想你就可以整明白这是为什么?《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的写作灵感来自于作者本人的大学教学生活,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多数心理学教科书因为篇幅问题,无法详细的介绍,作为这门学科基础的教学课程他写下了的这本书,希望填补教科书与科学之间的沟壑。在通俗一点说,这本书就好比一座桥梁,桥的一头是枯燥无比的教科书,而另一头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科学,两者之间就由这本书使枯燥变得生动,让高深变得浅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产生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感慨,但霍克教授的这本书却告诉我们,心懒之却并非不可知,人的心理其实并不神秘,通过科学的方法心理学可以逐渐揭示其本质。

说起心理学的本质,我们应该先说心理学,对于心理学这门学科,小编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解读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心理学小白们,也就是对心理学概念还只是停留在精神分析、潜意识、原生家庭、童年创伤以及抑郁症等这些常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学术名词里,而没有其它过多的了解的人们对它有个基本的理解。公众大多对心理学这个领域接近无知,可能会有人会说,我无知就无知吧,还能怎么样呢,心理学也不是什么必须储备的技能,我是一个三观正常,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心理健康的正常人,懂不懂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呢?可真的是这样吗?你的生活就和心理学一点不沾边?这样想你就陷入了生活的误区。

首先,心理学的范围并不仅仅狭隘到仅限于心理健康,这本书就把心理学分为十个专题,分别是: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识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和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通过这些专题不难看出,心理学包含的领域很广,心理健康不过是心理学领域的沧海一粟。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到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焦虑失眠和抑郁是主要的临床表现,2到3亿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平均5到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有心理问题,概率不可谓不大,所以一旦有心理问题,也没有必要隐藏,以免影响了正常生活。要积极的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没有必要感到羞耻,没准儿你一进心理咨询师的办公室看见几个熟人也不稀奇。

那么心理治疗到底有没有效果?如果有效应该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法?这两个问题玛丽史密斯和格拉斯两位心理学家用科学严谨的实验得到了有价值的答案。研究小组选取了25000名志愿者分成两组,包含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七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数据分析。数据表明,接受实验者平均恢复水平高于不接受治疗者。接受治疗后,当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从平均50%提升到75%,而另一项数据表明,七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并没有明显差异。这项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治疗的确是有用的,在这项研究之前,人们可能只知道有用,但并没有明显的数据支撑。另一个结论则表明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哪一种治疗方法比另一种方法更优越,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效果差异是可以忽略的,这跟其他疾病药物治疗不一样的,打点滴要比吃药效果恢复更快,所以假如你的心理咨询师为你选用哪种治疗方法,而不同的治疗方法价格又不一样的时候,那你碰到的不是假心理咨询师就是黑心心理咨询师。

心理健康是人们对心理学的第一反应,还有一个话题也属于心理学探讨范畴,你一定想不到,那就是“爱”!本书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就是爱的发现,心理学家的实验是用母婴之间最早期的接触来证明,爱和情感是同等于饥饿和干渴一样的需要,然后用灵长类动物恒河猴来作为实验对象,设立了对照组,然后在恒河猴生长环境里放置绒布母猴和铁丝母猴,并且在她们身上挂着奶瓶子用于哺乳小猴子,然后观察并记录两个实验组幼年恒河猴的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虽然两个实验组恒河猴的食量相同,体重增长也大致无异,但铁丝母猴试验组的试验对象经常消化不良、腹泻,而当工作人员把铁丝假猴和绒布假猴取走之后,实验的两只小猴都产生了恐惧紧张的情绪。重新放入铁丝假猴,小猴子情绪并没有得到缓解,重新放入绒布假猴后,异常情绪解除,最后得出的结论,接触安慰对小猴和母猴之间的依恋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对于小猴子而言,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

小编自己对这个实验的理解,那就是在一段感情中,两人身体的接触互动,比如拥抱或者接吻,要比你给对方提供的物质更有利于你们的关系发展,是不是感觉在爱情里面判断哪些东西更重要有了明确的判断依据。还有一件事情小编也恍然大悟,怪不得女生都喜欢包包,原来包包相当于实验中的柔软接触啊!又有了一个贿赂女生的办法了买包就是约会的理由。有人可能质疑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是否能跟人一样得到相同的结论?这个问题小编做一下解释,国际惯例由于心理研究的特殊性,为了防止用人做实验造成心理创伤,或者意外事件的不可控,用动物来做实验的结论,其价值是被国际规则认可的。虽然精选的40项研究,都是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认知的变化,有些研究方法及结论可能不太严谨,而罗杰霍克并没有盲目的推崇之间实验结果或者过程,反而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或者对实验的不严谨之处提出了质疑,部分实验甚至还包含近期这些研究结果在新的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另一个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学话题,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实用的,不少朋友都喜欢养宠物,不管它是喵星人或者汪星人,在他刚刚进入你的世界时,最头疼的是不是教它如何乖乖的大小便在正确的地方,或者更进一步的希望自己的狗狗能跟别人家的一样接住扔出去的飞盘。你可能知道训练宠物时给他一点小奖励或者训诫作为手段反复多次,就可以学会不随地大小便,教会狗狗接住扔出去的飞盘也同理,那你知道这样做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什么吗?心理学家斯金纳把这种行为称之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及特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都会伴随某种后果,如果后果是表扬,奖励报酬等等,它会使你的行为得到重复,如果后果是消极的如疼痛或者尴尬,那今后在相似的情况下,它就会减少这种行为的重复。这个心理学理论可不仅仅适用于宠物,生活中很多场景都适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多数男人都不喜欢进厨房,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个爱做饭的老公呢?答案是每一个爱做饭的老公,背后都有一个懂心理学的老婆。

第一步,女人可以在重大节假日,暗示自己不想出门,而是想在家里吃饭。第二步,在你老公兴致冲冲端出一桌子不敢恭维的饭菜后,立刻及时的进行强化说:老公,你在做菜方面很有天赋啊!第三步,外出做客时,在你老公的朋友面前继续给予第二次强化说:别看我老公很少做饭,他真的在做菜方面非常有天赋哦!两次强化之后你就拥有一个爱做饭的老公了。读完小编的心理学解读版是不是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幸福指数呢?如果结果没什么卵用的话,说明你的男朋友也看了这本书,那就没办法了。好戏还在后头,如果你的宠物不仅学会了在哪里吃饭睡觉,还学会了迷信,是不是变得更加阴沉了呢?如果说迷信是人类特有的行为,这里还有一只迷信的鸽子。

心理学者将八只鸽子放在箱子里,不给他们充足的食物,也让他们保持随时饥饿的状态,然后开始隔15秒投放一些食物,可是鸽子们并不知道,于是其中六只鸽子在等待食物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奇怪动作,鸽子在15秒之间逆时针旋转2到3圈,有的反复将头伸向箱子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只鸽子对箱子形成了啄击反应。明明投放食物跟鸽子的动作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它们表现得好像似乎做了这种动作就会得到食物一样,也就是说鸽子变得迷信了。当不在间隔15秒投放食物,想看看能不能消除鸽子这样的动作,可在消除之前,鸽子差不多重复了1万次左右,这就是为什么迷信会伴随人的一生,因为一旦形成,很难消除。这个实验室顺便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忌讳一些数字?有的人为什么身上会随身携带一枚幸运币或者首饰?自己掉的牙齿为什么要扔在特殊的位置才放心?这是因为一次偶然的结果,让人们产生了迷信的行为。当然,迷信有时候也有其积极的作用,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迷信常常能产生一种力量感和控制感,减少焦虑增强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现代科学在研究中已经证明了。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喜欢追英剧、美剧的朋友,大部分都对悬疑剧欲罢不能,剧情吸引我们的是警察和侦探们能通过当事人的面部表情就能判断他们是否撒谎,一个细微至极的皱眉,一次看似不经意的掩鼻,甚至一个眼神的闪躲,都成为了当事人说谎的证据。每每看到主角神乎其神的推理以及剧情中正派反派之间的心理博弈,都让很多吃瓜群众痛心疾首,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学点心理学,哪怕懂一点点皮毛,就足以在“狼人杀”中大杀四方了,还可以享受大家崇拜的目光,仅仅是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就可以让小女生在幻想中走上了人生巅峰。谈到剧中人物的表情有人可能会疑虑:观察的当事人,除了美国人之外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来自地域上和文化上的差别,难道不会让人的表情含义有所不同吗?这本书的一项研究就解决了很多人这一疑惑。

研究小组选择新几内亚高原一个与世隔绝的种族一一来福尔族做研究对象,该族群没有接触过任何西方文化,然后通过翻译向他们描述一件事的情绪与正常人情绪吻合率高达90%以上,只有恐惧的情绪描述和惊奇吻合率偏低。该试验证明了人们的表情几乎是没有地域差别的,哪怕语言上有障碍,可情绪的表达差异却很小,所以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不管亚洲人、欧洲人还是美洲人,喜悦的时候会笑,难过的时候会哭泣,惊奇的时候会张大嘴巴,很多的人可能表达会比较内敛,但是总有些细微的动作会出卖他们,因此不管你的同事来自哪里,布宜诺斯艾利斯或者是云贵高原,在“狼人杀”游戏中,你都可以通过微表情判断他们的发言有没有撒谎。如果你能通过微表情猜摸到人的心理,那么,你距离英剧里的福尔摩斯大侦探就只差一个烟斗了。

我们翻书看到了一个影响到司法领域的心理学研究。2015年,一部号称印度版《嫌疑犯X的现身》的悬疑电影刷爆了社交平台,主人公为了拯救失手杀人的妻子和女儿,制造了假的行程安排,然后在与每一个证人相遇时,有意无意的强调今天是犯罪的前一天,从而重建了几个目击者的记忆,当时看电影时小编的脑海里就有这样一个疑问,人的记忆真的可以重建吗?还是基于剧情需要,导演安排了几个目击者的集体记忆错乱?这本书的第16项心理学实验的研究,就解决了小编多年的疑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自内心的感慨,编剧真的不是为了剧情需要强行进行的记忆重建,而是人的记忆的确可以被重建。该研究的试验都采用了错词误导,在观看同一部影片后,向试验者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比如:研究小组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志愿者分别问:你看到一个碰碎的路灯吗?或者问:你看到那个碰碎的路灯了吗?仅仅是一个字的区别,得到的回答却是天壤之别。

在另一个实验中,被试志愿者都观看了一部叫做《学生革命日记》的影片,然后向一半志愿者提问:冲向教室的四名示威者领头的是男性吗?然后,再向另一半参加实验志愿者提问:冲向教室的十二名示威者领头的是男性吗?在不重复观看电影的情况下,一周之后,再向所有实验志愿者提问:冲向教室的示威者总共有几名?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实验志愿者的回答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仅仅是问题,错词的变化就能重建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基本特征的记忆,那么你遭遇刻意的强化重复,你还会认为记忆可靠?这项研究的应用,不仅仅只局限于司法领域,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举例说明,时间马上就要到你和伴侣的恋爱纪念日,而你突然想起来,似乎去年你没有给他买礼物,想要防止对方翻旧账而生气,可以采用如下办法,你可以这样问:嗨,亲爱的,我去年在我们共同的纪念日给你买的礼物好看吗?今年要不要换一家,这个时候可能就要轮到你的伴侣蒙圈了,“他去年给我买什么来着?”心想:我这破记性居然还不记得,想不起来就算了吧,直接告诉他换一个好了。你看这是不是无形之中化解了一场生气争吵?心理学简直不要太有用了,你说对吗?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心理学研究,俗话说,开卷有益,其实每一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著作,我们用心阅读能都获益匪浅,毕竟他凝聚了作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怕就怕餐桌上的山珍海味太多,我们不知道该吃哪些?而全部吃掉又超越了我们的消化能力,所以希望小编今天的解读能对亲的生活产生一点改变,哪怕是一点点也好,我也会心满意足。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改变心理学的40 项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导论性书籍和心理学研究类著作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40 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全书分为十个专题,分别为: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意识和知觉,条件作用和学习,认知、记忆和智力,毕生发展,动机和情绪,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以及人类互动和社会行为。

这本书《改变心理学的40 项研究》自1992 年首版以来,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心理学畅销书,成为世界各地许多大学和中学的参考教材,且已被译为6 种语言。本书作者罗杰· 霍克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教育家和作家,他用自己简练的思维和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心理学经典研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阅读此书后,会让你感到心理学将不再“枯燥”,不再“远离实际”,也不再“高不可攀”。同时,阅读这些比较经典的研究,还会让你信服现代心理学的确是“硬”科学,并折服于心理学大师们的绝妙思路和天才的想法。

《改变心理学的40 项研究》记录了在心理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两项研究,第一项是罗施自1973 年以来的革命性发现,他通过巧妙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大脑对颜色的分类;第二项是近年来的研究,它基于研究目的来使用核磁共振脑成像(MRI)直观地揭示人脑活动。此外,更新了很多研究报告中的“近期应用”部分,反映了进入21 世纪以来这40 项研究被引用的情况。对于初学心理学的人来说,大多数人很想读一读心理学的经典研究,充实和提高自己,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常常是将经典研究看了一半大部分人就放弃了。因为每一项研究,既包括了许多专业术语,又包括了理论假设、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的分析讨论和结论等等,真是“太难了”让读它的人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然而《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的出现,使固有的一切发生了改变。 作者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而且也是位优秀的教育家和作家,他用自己简练的思维和那支“生花的”妙笔,将“枯燥的”心理学经典研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没有想到这是一本如此思路清晰、具备多元极具引导作用的书。单从各领域代表性实验本身,都是我听说过的著名实验内容,正好验证或补充很多社会学成长教育里关于心理学认知。本书更胜在不止介绍实验本身极其观点,也正面反面后续实验等提供多元的角度、让阅读者自己进行比对判断。甚至还有对于实验方法本身的道德意义的探讨。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这本书所列心理学科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视觉与触觉联合测试

综上所述,这两类测试不仅支持了上述发现,还得出了额外的、有趣的结果。如果只向被试大脑的右半球呈现某一物体的图片,那他们既不能说出物品的名字,也不能描述它。事实上,患者也许根本没有言语的反应,或否认有任何东西出现。但是如果允许患者伸出左手(仍然只用右半球)到屏幕下触摸物品,他们总能找到与视觉呈现相同的物品。 

测试发现,右半球也能很好地思考和分析物体。加扎尼加曾报告说,在展示某一物品的图片(比如香烟)给被试的右半球时,允许被试在屏幕后触摸10种物品,但里面却没有香烟,并让其选择最接近图片的一件物品——在本研究中是一个烟灰缸。加扎尼加继而解释道: 

“然而,太奇怪了!即使在他们正确反应之后,并在他们左手握着烟灰缸时,他们也不能说出或描述实物烟灰缸以及图片上的香烟。显然,在知觉和知识方面,左半球和右半球完全分开了。”

08 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般

Spanos, N. P. (1982). Hypnotic behavior: A cognitive, social,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in Psychology, Psychiatry, and Behavior, 7,199-213.

我们都非常清楚意识状态的转换与睡眠和梦有关。前面三篇论文已经对与此相关的几项影响深远的研究进行了重点讨论,然而还存在另一种与意识状态改变有关的现象,那就是催眠。催眠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对人的心理有控制作用的神秘过程。沉迷、恍惚等与催眠有关的词语都暗示着催眠是一种与清醒和睡眠都不同的独特意识状态。很多心理学家都同意这种观点。然而,尼古拉斯·斯潘诺斯(Nicholas Spanos, 1942—1994)却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催眠事实上不过是一种提高了的动机状态以执行某些特定的行为,无须救助于“恍惚状态”或意识状态的改变这些概念就可以完全将其解释清楚。

最初的催眠术要追溯到18 世纪中叶,那时候人们才第一次把精神疾病归因于心理而不是机体病变。帮助心理学从巫术中脱离出来的传奇人物之一就是弗朗兹·安东·麦斯默(Franz Anton Mesmer,1733—1815)。他认为“癔症”是体内一种流经全身的磁性体液失去平衡的结果。他在实验室举行特殊的聚会,音乐缓缓响起,灯光逐渐变暗,麦斯默穿着像邓布利多(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电影中人物的形象)一样的衣服,从装有各种化学药品的瓶子中取出沾有药液的小棒触碰被痛苦折磨的病人。他相信这将把那些化学药品中他称为“动物磁体”的东西传递到病人那里,以使他们的病症得到缓解。有趣的是,历史上记载了很多用此方法治疗成功的个案。正是从麦斯默那里我们获得了“麦斯默术”这个词,许多人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包含了很多与现代催眠术有关的技术。

纵观心理学的历史,特别是在心理治疗领域,催眠术(以希腊睡神Hypnos 命名)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它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人认为催眠是一种改变了的心理状态,而欧内斯特·希尔加德(Ernest Hilgard, 1904—2001)则始终站在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的前列(见Hilgard, 1978; Kihlstrom, 1998)。他和其他一些人都认为催眠术包括如下这些特征:对暗示的敏感性提高、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行为、记忆力提高、视觉表象急剧增加、意识分裂(能意识到某些经历,而对另一些却毫无意识)、痛觉缺失(对疼痛的感受性很低)等等。直到20世纪70 年代,世人关于“催眠可以让人产生正常状态下不可能有的想法、念头和行为”以及“催眠是一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的争论才渐渐平息下来。

然而,科学家们必须经常用批判性思维的眼光来看待研究现状,一旦他们觉得合适,就会尝试着去推翻一些共识。就像霍布森和麦卡利那样,他们提出了一种关于梦的新观点,与以往人们普遍接受的看法截然不同。社会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斯潘诺斯提出,希尔加德等人构建的有关催眠的主要假设应受到质疑。斯潘诺斯在文章中写道:“主张催眠行为受控于特殊过程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可能是一种误解。……催眠行为基本上与其他社会性行为没什么区别,并且像其他社会性行为一样,催眠行为可以说是有策略或是目标导向的”(p. 200)。换句话说,斯潘诺斯主张催眠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随意行为,参与者借这种行为以达到其想要的结果。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这种行为可能由较高的动机水平引起,那么催眠就不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

理论假设

斯潘诺斯推论,那些所谓催眠状态下的行为实质上都在人正常的自主和随意能力范围之内。他指出,一个人确定自己被催眠的唯独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催眠条件下的行为与自己期望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的行为相一致。在斯潘诺斯看来,催眠的过程是西方文化中一种具有多种含义的仪式。参与者希望放弃对自己行为的控制,随着催眠过程的深入,他们开始相信他们的随意行动开始转化为自发的不随意活动。斯潘诺斯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在催眠过程的初期,给参与者一些随意活动的指导语,如“放松你的腿部肌肉”,但后来就变成一些不随意活动的暗示,如“你的腿感觉到沉重无力”。

斯潘诺斯和他的几个同事、助手合作,为了证明常见的催眠效应可以用并不神秘的简单方式解释,在1982 年发表论文之前,研究了近十年。

方 法

本文并不介绍某个特定实验,而是总结了斯潘诺斯等人在1982 年以前的很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支持了斯潘诺斯等人的观点,反驳了希尔加德的说法(及人们的普遍看法)——催眠是一种独特的意识状态。在此报告中,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分别来自于斯潘诺斯直接参与的16 项研究,它们对催眠所产生的行为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因此,与前面关于梦境研究的论文一样,研究的结果和讨论将合并论述。

结果和讨论

斯潘诺斯声称催眠术中有两个很关键的因素,致使人们相信催眠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一是参与者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是由别的什么东西引起的,而不是他们自己引发的,这样就会使某些动作看起来是不随意的。二是前面已谈到的观点,即催眠的形式让参与者产生了一种期望,这种期望促使参与者以与期望相一致的方式表现某种行为。本文中,斯潘诺斯报告的研究将焦点集中于怎样对那些常被引用的催眠术观点提出质疑。

被催眠的参与者要相信行为是不随意的

当参与者被催眠时,主试经常要求他们完成各种测试以确定其是否已进入了催眠状态。斯潘诺斯称这些测试常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诱使参与者确信自己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催眠测试包括如下暗示:“你的胳膊很沉重,你无法抬起它”;“你的双手正被某种力量拉到一起,而你无法把它们分开”;“你的胳膊象铁棒一样僵直,无法弯曲”;或是“你的身体太沉,你无法站起来”。斯潘诺斯解释说,这些测试中的暗示包含了两个相互关联的要求:一个是要求参与者去做某些动作,另一个是要求他们把这些动作解释为是不随意出现的。这些暗示对有些参与者完全不起作用,斯潘诺斯称这些参与者并不明白,他们必须随意地做一些动作才能引发暗示所指的行为,而不能只是等待胳膊或身体自己开始运动。虽然另一些参与者对暗示做出了反应,但他们意识到这些行为是随意的。最后,也有一些参与者满足了这两个要求,他们对暗示做出了反应,并认为他们的这些反应不受自己控制。

斯潘诺斯提出,参与者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随意的还是不随意的,这主要取决于暗示性指导语的措词方式。在一项研究中,斯潘诺斯让两组参与者通过诱导进入催眠状态。对其中的一组,主试给予多种行为暗示,例如,“你的胳膊很轻并正在抬起。”对另一组参与者则直接指导他们做出同样动作,如“举起你的胳膊”。随后询问参与者,他们的行为是否是随意的,受到暗示的那一组参与者与接受直接指导的那组参与者相比,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随意的。

读到这里,请你马上向前伸直你的左臂并保持几分钟。你会发现它开始渐渐变沉。这种变化不是由催眠引起的,而是重力的作用!所以,如果你被催眠,并受到暗示说你那伸直的手臂开始变沉,你就会很轻易地将它归因于某种不随意的力量。(无论如何你是自己想把胳膊放下来的!)但是,如果你受到的暗示是你的胳膊很轻并正在抬起的话,又会怎样呢?如果你抬起了胳膊,那你就很难把那个动作解释为不随意的,因为你无法忽视重力发出的矛盾反馈。斯潘诺斯检验了这种想法,并发现这样的解释是非常困难的。相信自己被催眠的参与者,在把放下胳膊与抬起胳膊的动作相比较时,显然更倾向于认为放下胳膊的动作是不随意的。传统的催眠理论认为,催眠暗示中胳膊运动的方向没有任何影响,胳膊的动作总被认为是不随意的。

用暗示催眠参与者,常常要求他们去想象特定情境以便他们产生一个想要的行为。如果你是一名参与者,你可能会接受这样一个暗示:你的胳膊很僵硬,不能弯曲。为了强化这种暗示,主试还可能加上“你的胳膊上了石膏”。斯潘诺斯相信,某些人会比其他人更为这些雕虫小技所影响,从而相信他们的反应(胳膊不能活动)是不随意的。他的推断是,如果你高度专心于此,你就无法注意到另外一些信息,而只有那些信息才会提醒你这些幻觉并不真实。你把胳膊上的石膏想象得越生动,精确到它的质地和硬度,以及它是怎样被装到胳膊上去的等等,你就越不会想到这只是你的想象力在起作用。如果你深深地专注于想象中发生的这些事情的细节,就更有可能倾向于相信僵直的手臂动作是不随意的,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为了支持这一观点,斯潘诺斯发现,在要求参与者评价自己对想象的情景的专注程度时,对专注程度评价越高的人,就越容易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随意的。斯潘诺斯也注意到,对催眠很敏感的人与他(或她)专注于诸如读书、听音乐或做白日梦等活动中的倾向密切相关。因此,这些人更乐于接受催眠中的暗示。

作品目录

第一章 生物学与人类行为1

01一个脑还是两个脑2

02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12

0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20

04小心视崖!30

第二章 知觉与意识38

05所见即所学39

06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46

07梦,并不浪漫……55

08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般63

第三章 学习和条件反射73

09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74

10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81

11敲敲木头88

12观察到攻击行为……做出攻击行为96

第四章 智力、认知和记忆106

13所想即所得107

14你在哪方面更聪明115

15心中的地图125

16感谢记忆!134

第五章 人的发展145

17爱的发现146

18眼不见,不一定心不烦154

19你的品德如何164

20让你愉快的控制力174

第六章 情绪和动机183

21性动机184

22我能读懂你的脸!195

23生活、变化和应激204

24认知失调213

第七章 人格222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223

26男性化、女性化……还是双性化232

27和心脏赛跑245

28个人与集体253

第八章 精神病理学264

29这儿,谁是疯子265

30你再次获得防御!274

31习得性抑郁282

32拥挤导致行为失常291

第九章 心理治疗301

33为自己挑选心理治疗师302

34缓解你的恐惧心理308

35投射出真正的你317

36编个故事吧!325

第十章 社会心理学334

37言行不一335

38从众的力量344

39你会伸出援手吗350

40无条件服从?360

主题索引370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2张图片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3张图片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4张图片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5张图片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6张图片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7张图片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8张图片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9张图片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10张图片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11张图片
【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_第1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课】20180131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