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奇幻人生的观后纪录

看到片名的那一刻,我的想法?

《奇幻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看到这个片名时,我有刻意去想它的剧情,“奇幻”一词让我联想的是剧情主人公多姿多彩的生活,甚至可能会有魔法,谁叫人这么翻译呢?

讲了些什么?

开篇的旁白介绍是一个男人和他手表的故事。他,克里克先生,是一个极其无聊的人,单身,他每天准时起床准时23点13分睡觉。他刷牙会数自己来回刷洗的次数,会数自己从家到公交站台的步数,办公室喝咖啡的时间为4分03秒,他的手表就这样配合着他的无聊。直到有一天,他的手表突然故障,他在重设时,时间比正常的慢了3分钟,因为这几分钟的差别引起了他人生的变动。从那一天起,他做什么想什么,身边总会有一个女人的声音重述他的行为和想法,可怕的是她预言他即将死去,心理医生诊断他为精神分裂或者抑郁,他予以否定。在他的坚持下,医生推荐了一位文学教授给他。教授在获悉他的基本情况后,给出的建议是“改变,什么也不要做”,不要计算刷牙次数,不要打领带,不要上班。即,平日的常规事项都不要做。果然,他没有再听到那个女人的声音。只是他依然迷惑那个声音,她为啥会说他马上就要面临死亡!也是在一次拜访教授的时候,他在教授办公室看到了一个女作家的电视访谈,神奇的是她的声音和那个告知他即将死去的女声一模一样。他知道他的人生被作家写入了小说,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女作家,恳请她改写结局,不要让自己死。作家在第一次看到他以后,也很惊诧,她笔下的主人公居然存在于现实中。剧情有些部分我也没看多明白,反正克里克先生拿着作家的初稿,一口气看完后,就好像不害怕死亡了,并且鼓励她将它写完。第二天他和女友告别,又像往常一样刷牙,打领带,坐8点17分的公交车,实际上是8点20,如果不是这3分钟,他也许就不会遭遇车祸,就不会“死”。后来奇迹发生,作家改写结局,他的手表救了他,他活过来了。

我的感触?

看到作家想象克里克先生的各种死法时,我以为它是另类的《楚门的世界》。当他去恳求作家更改结局时,我有笑他,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求别人放过?只是导演要传达给我们的不是这个,影片想说的是不改变就是等死,改变一成不变的枯燥乏味,改掉坏习惯,才能求生存求发展。

第二次用心看电影,没有当作娱乐消遣,我是带着思考看的,算是一种进步吧。影片的叙事方式很独特,推荐指数五颗星。

行动计划?

每日一画

每日一读一记

每日练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225 奇幻人生的观后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