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920组电影季——之客体关系视角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时间:2016.7.3

地址:昆明大溪地


灯塔920组电影季——之客体关系视角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课前番外:

大家看都看电影了吗?看了,感觉怎么样?一个字“虐”啊,什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不算虐了,看钢琴教师没?看了钢琴教师才知道什么是虐?太变态了……以“虐”的感受炸开了课前大家对两部电影最直接的感受,呜呼呼……

我觉得很虐的原因是:松子一生很努力的去生活,一面在情感的泥潭中轮回般的打转转,最后在绝望中好不容易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上帝却与她开一个玩笑,戏剧性的松子死在了孩子们的棒球棍下。反而我的感受是看钢琴教师不觉得虐,是因为女主角40岁还与母亲睡在同一张床上,她的人格的扭曲与变态在这样情况下反而更容易让人理解。

这次灯塔组选择的电影深深勾起了我思考,一部电影的类型以及电影呈现是以哪些元素构成?导演站在什么角度以什么样的手法执导?演员又是如何完成电影表演的?

灯塔920组电影季——之客体关系视角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郑捷提出一个隐藏着女主人翁的命运的问题:

松子和她们的男人们,永远得不到的美满与那一句“为什么”?

郑捷这样写道:她在恋爱中不顾一切的付出与交付,就如同她童年想尽办法博爸爸一笑,她拼尽全力其去爱,其实是无意识的拼尽全力试图修改早期“我是不被爱的”痛苦体验。

痛苦使人重复,只有意识到了,被充分言说,重复才能停止,不幸的是,她到死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痛苦的理由,因此到死都只能够不断重复。

看松子的情感经历:作家,情妇,吸毒的,理发师,黑社会,在情感中牺牲自我的渴求爱内在是什么深刻的影响着松子?并引发她在恋爱后就毅然的辞去工作呢?松子一生都在寻找父爱(那么:父亲的形象在松子的心里形成了阴影的影响呢?)

在这里想借用荣格的《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中》的阴影来解释这个路径:

遇见自己首先是遭遇自己的阴影,阴影是一条狭路,一道窄门,其痛苦的挤压使所有走下深井的人无一幸免,但是人们必须学会认识自己,以便认识到自己是谁。

 阴影属于一种原型,它是超个体的—即超越我们的个人生活经验的。阴影在人类进化史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根基,它很可能是一切原型中最强大最危险的一个。阴影的涵义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

(1)个体的:来自个体生活的被压抑的幻想、愿望、冲动和观念等。

(2)集体的:不起源于个体的权力、贪婪、仇恨,它是一种新时代的欲望。

(3)原型的:邪恶和绝对邪恶、度鬼、男女诸神神话和史前期的东西。

阴影的运作:

  一般而言,阴影不会有自我直接体验不会以直接的方式暴露在自我面前,我们往往会把它投射到我们特别不喜欢或痛恨的某个人身上,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这样的人。有些人只盯住一个人,而有些人则把我们自己的阴影全部稳固地寄放在这种人、这种地方和这些种族身上阴影在处理不当时会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它在无意识层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有时阴影是因为无意识自我正在指向同一方向,因此,人并不知道在内部压力的背后是无意识自我,还是阴影。

所以我推论在影片中是阴影的影响,对父亲阴影的投射表现在几个镜头:

@为学生背黑锅,被上级领导审问的时候:领导说:如果你让我看你的胸部,我就相信你,松子二话没说,扒开了衣服(这一幕我傻眼了,自体的边界崩塌了,显示出卑微的自体)

@让人难以忘记的嘟嘴的鬼脸表情(癔症发作:激发了创伤性体验,无意识,自动化的反应模式)

@与作家厮打(作家自杀了他需要爱,需要钱,对于松子是无情的毒打,在此最直接的感受:自体与客体未分化的纠葛)

@被吸毒的骗光所有钱财(两人在厮打中松子杀了他,对方的挣扎,叫吼,对松子来说是精神上的折磨,激起了她被压抑的恶龙与愤怒,激起了她的卑微与创伤)

@与黑社会的学生,松子说:我就做黑社会的女人(松子不断的以丧失自我为代价,在爱里被践踏卑贱到极致)

在课堂上老T也讲到由于:病态依恋下退化引发思维功能的时效、技能的失效,在关系中建立的是一种痴迷型的关系模式,从关系中去获取那份失去的父爱,也就是补偿,很考验着女主人翁的情感发育水平,也意味着考验着女主人翁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阴影与个体的关系如此紧密,在无意识之中,个体不幸地身处一种与月光下的景色境遇相同的境遇,所有的内容都模糊不清,互相融化为一体一人无法确切知道它们是什么,它们的位置在哪里.或者物从何处开始到何处终止因此,当个体面对阴影时,往往会不可避免的陷入迷途。

写到这里不禁发出感慨:人真的不可以这么卑微与可怜的活着。

灯塔920组电影季——之客体关系视角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然而阴影也并不总是对个体具有消极影响,它还会表露出积极的一面。当自我与阴影相互配合、亲密和谐时,人就会感到自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时候自我不是阻止而是引导着生命力从本能中释放和辐射出来。因此也就毫不足怪,为什么富于创造性的人总是显得仿佛充满了动物性精神,以致那些比较世俗的人往往把他们]视为古怪的人,接着松子的内在资源如何呢?

郑捷说:那些在松子身上不被嫌弃的优质资源:善良单纯的本性,强盛的生本能,对爱的信念,固若金汤的意志力,美貌。

回到松子本身的内在优质特质: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更容易深入人心,因为永远向阳的那一面深深激励着松子本人,也激发着观看电影的人。

在这里我很想探寻一个问题,一个人在面临绝望中,最后能够支撑她活下去的那点念想是什么或者说那股力量是什么?

我想是情感,一份割舍不下的情义。一种强盛的生本能也是性的本能、爱的本能。

弗洛伊德的在《超越唯乐原则》中提出:生本能与死本能。

爱是生本能但可以是由于爱使用了控制的方法使得生本能耗竭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转为死本能。

性格有内外之分,本能也有内外之分,指向外的死本能是侵害时谋杀,指向内的死本能是自虐是自杀;指向外的生本能是爱,是拯救是帮助,是付出和给予。

只有赋予了生本能的意义,才有了爱。

生命具有生本能的动力使得生命延续,使得生命冲破和跨越死亡的羁绊。死本能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同时存在才有的生本能的为生而展现的争斗,有时候必须杀死才能生存,死亡带来繁荣,带来生命的延续。只不过这种死本能是指向外而不是指向内。这里的死本能是指得是向外的为了生存的杀戮。为了生存的死本能是为生存服务的。

死本能向内的时候,是一种主观的不接受,是一种对自身存在的否定;自伤、自虐和自杀是个体否定自己走向死亡的死本能的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松子身上这两种本能都非常的明显,生本能和死本能是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生命构成形式和客观的存在。生本能和死本能是通过一种形式而存在,就如风和水的存在是通过流动的物体时使物体发声而显示它的存在。生本能与死本能是排斥乙方的存在来显示自身的存在,这种排斥是对立的,狮子为生存而杀死羚羊,战争中人为生存会杀死对方生因死而存在,死因生而显现这是对立也是统一;

正常健康的心理以生本能为主导,病态的心理障碍的个体则可能以死本能为主导。

生与死的本能是一种不同生命形式的转换,是对生与死的促进与催化,生命也因本能的存在而绽放奇妙与绚丽;

生与死的本能在生命中没有好坏之区别和对错之划分,仅仅只有对客观存在的反馈。那些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不过是我们对症状——它们的存在的主观狭窄的一种认识和定义罢了。

生本能是指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和繁衍壮大本能。一方面表现为维持自身生存的吃、喝、逃避危险的能量;另一方面表现为维持种族生存的能力,如你的性欲,性冲动。

人一天之中的情绪无非有两种倾向,一种向生,一种向死。

当人在生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快乐,或者精神上的压力使其感到生是一种痛苦时,人对生的欲望就不是很强烈,这时死本能在潜意识中占的分量就比较大。而当潜意识中这种死亡的动机强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现实中就会发生与之对应的事件。何明华称,人对死亡的预感,可以说是这种死本能激发、扩大的表现。

因此,很多人对死亡的预见会表现为一种消沉的心理状态,这说明他们当时潜意识里“死本能”很活跃,而生本能相对压抑了。松子最后那一丝丝希望向生,但是在死本能的驱力太久,笨拙,衰老,臃肿的身体以死亡而告终。

张瑞丽:《钢琴教师》

小瑞丽一直是我很喜欢和欣赏的90后,有主见,有思想,有颜值,领悟能力强,这次的PPT为我们展示了她的另一个优势强悍的结构性思维,很有潜质的女生,从ppt的结构到内容,对课程的节奏把握,在她身上看到了哲学性思维方式资料收集,带我们从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析女主角:

1、 从无意识中解读艾莉嘉被压抑的本能

2、 从梦中寻求释放欲望

3、 爱与毁灭(本能)

4、 人格的强烈冲突

在此暂且不展开说了。

灯塔920组电影季——之客体关系视角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灯塔920组电影季——之客体关系视角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