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型思维有三大天王:僵固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 这节课讲僵固思维。
如果你问,什么是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很多人觉得是能力。 人们设计了很多测试,来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入学有入学考试,找工作有各种职业能力测试。 这些考试、测试有一个假设:人的能力是想到固定的,所以能够根据能力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可是,在现实时候中,你会遇到一些人,他们起步时成绩平平,但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最终获得了很大成就。 你也会遇到另一些人,他们看起来很聪明,却因为某一个挫折一蹶不振,(或因才思枯竭)最终走人平庸,逐渐泯于众人了。 现在讲的僵固思维,就是要告诉你,能力并不能预测一切,有时你怎么看到能力,要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僵固思维导致“脆弱的高自尊”
陈老师先讲了一个故事。 陈老师之前遇到一个学生,人很聪明,学习也很好,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 他毕业的那时县城中学,考上名牌大学的不多,中学校长觉得他考上名牌大学脸上有光,就把他的照片贴在了学校的荣誉墙上,还跟他说:“你很聪明,到了大学一定为母校争光。” 他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自己被架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去了,下不来了。 上了大学以后,(在周围都是学霸的环境里)他觉得自己根本算不上聪明,学校到处都是牛人,他再普通不过了。 大一期末,他挂科了,是微积分。其实在大学里,这门课挂科的人很多,一般只要补考就行了。可是他学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学不会,就不肯学了,甚至都不愿尝试了。两次补考机会,他都放弃了。 他不愿向老师和同学求助,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他有课程不及格,每天躲在寝室里不愿见人。偶尔有以前高中的学弟学妹加他微信,询问大学情况,他也一概拉黑。 有一次,陈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次考试对你的影响这么大?不就是一次考试吗?也有很多人没过呀。” 他说:“老师你不知道,我能考试这个大学完全是运气。现在这门课把我打回了原形。我其实很水的。”
陈老师说,在大学工作时,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很聪明,可是很容易因为一点点挫折变得一蹶不振。 陈老师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自我”很重要。 一帆风顺的时候,这些人觉得自己很厉害,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他们无论怎么评价自己,好像都特别关注自己的表现,特别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 他们都要很重的证明自己的包袱。陈老师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脆弱的高自尊”。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脆弱的高自尊呢?有一种解释是,他们肯定是在成长过程中收到了太多的批评和指责,所以变得不自信了。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说表扬和赞美能培养一个人的信心。可是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是,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缺少肯定和表扬。相反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在表扬和肯定中长大的。 那又是什么让他们在挫折面前变得脆弱,不堪一击了呢?这就就涉及到了僵固型思维。
去年,腾讯创始人之一陈一丹先生创立了一个“一丹奖”,这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单项奖,奖金高达3000万港币,是诺贝尔奖奖金的三倍。 这一届“一丹奖”就颁给了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理论的提出者——斯坦福大学的德韦克(carol dweck)教授。 僵固型思维到底讲了什么,让德韦克教授获此殊荣呢? 下面先从她的一个著名实验说起。
夸孩子“努力”远比“聪明”重要。 为了考察表扬对孩子的影响,德韦克找了几百个小学初中的孩子,先给他们做10道容易的智力测试题。 当这些孩子完成后,一部分被夸奖“聪明”:“哇,你做对了八道题,你太聪明了!”于是这些孩子被放在了非常有才的位置。另一部分被夸奖“努力”:“哇,你做对了八道题,你一定很努力呀!” 结果出人意料,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测试中,不愿意再选择更难的题目,哪怕这些题目能让他们学到新知识。 当研究者安排了一些很难的题目,所以的孩子表现都不好的时候,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对解难题再也没有兴趣,他们的表现也直线下降。即使从新做一些容易的题目,也很难让他们重拾信心。 甚至最后,当研究人员,让他们在试卷上写下他们做这些题目的分数和感受时,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学生中约有40%撒了谎:他们虚报了自己的成绩,而且都报高了。 形成鲜明对比是那些被夸努力的学生。他们越挫越勇,一直保持着对解难题的兴趣,成绩也越来越好。
这个研究是颠覆性的。它证明了:夸孩子聪明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还会消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这跟我们的想象完全不同。 为什么表扬孩子“聪明”和表扬孩子“努力”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德韦克教授解释说:表扬聪明和表扬努力激发了他们不同的心智模式。 表扬聪明实际是暗示了这样的观点:人的能力是固定的,解难题只是证明你聪明不聪明的方式。 一旦孩子接受了“人的能力是固定的”这样的观点,而他们又被夸奖为聪明,那他们自然会努力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他们会把注意力从挑战任务本身,转移到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上。这就是僵固型思维的特点。 而表扬“努力”却暗示着: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和展示自己的能力。
既然人的能力并不固定,他们没有证明自己的“包袱”,自然就把目标集中在努力本身了。 一个有僵固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无法完成,那会证明自己不行(每一次挑战对他来说可能要承担失败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又是他不愿意面对、不能承受的。);而一个有成长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他会习惯性的坦然面对,这时他想的不是结果的成功或失败,他想的是:“只要我努力去做,总会有收获,我的能力,也只有在努力中才能展现和提升。”)因为,他把挑战看做提升能力的机会。
僵固型思维的人,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在他的意识里,他是聪明的、有天分的,如果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功,那说明是能力不够,(这简直是对自己莫大轻视),他即使努力,也只会偷偷努力,给别人造成一种能轻松取得好成绩的印象,证明自己的聪明;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是把应对挑战当成激发自身潜力的机会,以努力为荣,并沉浸在这个艰苦但能展现生命活力的过程中。 在对待批评的态度上,僵固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成对他本人的恶意攻击,他的自我无法承受。而成长型思维的人,知道每个人都有不足,被别人批评,有可能成为自己补足短板的反馈,因而在情绪上不会非常抵触。 看到别人成功时,僵固型思维的人会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失败,因为别人能做到,而自己做不到,那就证明自己不行。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会从别人的成功中吸取经验,并把这些转化从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促进自我发展 僵固思维的本质是防御。 有僵固思维的人,会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转移到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去。 这背后有人际关系的不安全感。在上一节课中提到,探索世界和能力发展是需要安全感作为基础的。 僵固思维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的人生假设:我自己的价值是由别人来评价的。我只有表现好,别人才会觉得我有价值。这自然会让他把目光放在自我证明上。
陈老师一直觉得: 自我,其实就是一个调节器和维修包。当一切运转良好的时候,我们并不会太多关注自我,而是会把生命的能量投射到世界本身。 世界向我们提出问题,我们努力解答问题。这时候,能力在我们与世界的互动中逐渐成长起来,我们的自我在这种互动中逐渐丰富起来。 但当我们感到不安时,我们就会把注意力投射到自我身上,我们会问:我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会这么看我?我这么做是对是错? 我们想通过解答这些关于自己的问题,来发展自我,这样一来,因为缺乏和世界的真实互动,自我的发展反而停滞了。 所以,我们都应该在于世界的真实互动中发展自我,而不是守着一个僵化的自我概念。 无论这个自我概念是聪明、能干、懂事还是其他,无论这个概念来自父母、师长、领导还是爱人,请记住,如果你相信变化,那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重要,你怎么发展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