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机共读·《流量池》DAY8 终结篇
每天晚上的固定阅读时间,持续一周,终于要在今天,来做一个仪式感十足的总结。既是结束,也是下一个开始。读完一本书,可能过段时间会忘记,但一定会像我们吃过的饭,都长在血肉里,都长成了肉留下来,成为养分。
市场营销的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是我毕业后,将以前的知识、实操、感悟回忆复盘最全的一次,这也是为什么,每次的作业完成起来其实并不困难,虽无深度,但达到了把知识串联起来的目的。
这是一本集大成者的书。从“流量——品牌——裂变——微信社会化改造——事件营销——数字广告——直播流量——跨界流量”均有所涉及,可以全盘的了解到一个市场人应该如何将思维和实操结合起来的。
来谈几点粗鄙的认识吧。
流量池思维,是系统思维和利他思维
流量思维和流量池思维是两个概念。流量思维指获取流量然后变现流量,这显然已无法解决今天的企业流量困局。流量池思维则是要获取流量并通过存储、运营和发掘等手段,再获得更多的流量。
流量思维和流量池思维之间差了什么呢?
我从用户的角度,说一说我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成为了“有调测评”流量池中的一员,并愿意成为其中一个裂变的节点。
我不爱网购。
信息冗余,选择困难,浪费时间,对于一个一天只有24H的人类,我想买个东西你给了我100种甚至上千种选择,简直丧心病狂。所以我就特别希望有个人或者平台,能帮我筛选这些信息。
而我跟他之间,需要建立的唯一纽带——信任。
这个角色,要让我安心。我需要的时候你在,我不需要的时候做到互不打扰。(所以我发现了“有调测评”,我相信他可能不是最好,但最适合我。因为大部分我需要的都有。)
通过我的感受,如果你要把我纳入你的流量池,你要做什么呢?
1、“定位+内容”的系统思维:跟我保持良性的两性关系。你要克制。不要有事没事打扰我。你坚守你的定位(专业水准)、做好你的内容(价值传递)、坚守你的初心(持续)就好。
2、利他思维:变现是你要的,不是我要的,别把变现放嘴边。
3、创造价值感:你只要还在专心做事(也就是你的产品),你对我就一定有价值。只是这种价值是否会被小三代替就看你表现了。所以,我买单的不是你的产品,而是为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感买单。
价值感的体现:品牌+品牌触点。
营销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我们上学的时候,每当我们模拟一个营销案例,最后一步要做的就是:汇报总结。所以你可以认为,我们的营销结束之后,就是一个PPT。
看完这本书,接触到流量池思维,才认识到:营销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因一次营销而开启的大门,甚至比营销本身更重要。
目前的商业环境中,这块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日益成熟的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为这个“开始”注入了无限可能。在抢占用户时间大战上,今日头条用其智能化推荐技术攻城略地,俘获了大批的忠实用户。虽然现在有用户对“生活在今日头条里”颇有微词,但不否认,通过成熟的技术手段已经能够达到对用户行为轨迹的精准把控,进而模拟一系列的动作。当然,投其所好只是表象,真正“智能”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毕竟,人心易变啊。就像我,发现老是沉迷于刷今日头条之后,果断卸载。
回到正题。
如果说,一次营销,是一次冷启动。那么“开始”,才是真正与用户进入暧昧期。我被动的接受了你的信息,你要让我产生好感。这是后续持续运营的动力。
也是本书流量池思维的观点:通过持续不断的运营,去进行更稳定流量的挖掘运营,不断用存量去找增量。
书中的几个小观点
这部分算是对本书一些方法论或观点对我有触动的部分。
1、用心做好品牌触点才是“品牌+流量”的长效共存机制。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井。
品牌的三驾马车“知名度、忠诚度、美誉度”,我们之前还对三者进行排序。其实现在,知名度可能是最容易达到的。随着品类的同质化,已经越来越不能要求用户对品牌产生忠诚度了。这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书中说,在选择房地产中介时,会瞬间想到链家,嗯,我会想到,但我同时也会找房天下、我爱我家等品牌不断的对比,互联网给了用户很多公开象限的信息,而用户也越来越能因势取利。
所以,CIS系统虽然现在很少提及,不过只是换了种叫法:品牌触点。这就要求品牌触点,多样化的同时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去Get用户的痒点。
关于品牌触点,做服务行业的朋友真的可以去看看《海底捞你学不会》,服务行业圣经了吧。
2、书中提到的实操方法很多,DSP、落地页的设置、ASO、微信体系的运营方式等等,可能也是为了说明,一个市场营销人员需要的已经不是片面的知识,而是一个面的知识体系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应该是工具。工具只是在某个场景里,解决了某个问题的钥匙,而在什么场景里需要用到什么钥匙,才是思路的关键。
就像本书所提到的案例,其背后的逻辑,也是这种方式刚好适合用于这个场景,并且成功了。
3、市场&运营人员&用户增长负责人到底是谁?
上帝视角+用户视角的集合
上帝视角提供一个彻底的俯瞰人类的观察视野和角度,它跳出了人的视野,进入了一种彻底的第三者视角,获得的是全新的、立体的、宏大的、无干涉的观察数据。上帝视角是站在所有人的第三者去俯视,是作为世界的他者。
在市场营销中,我们恰恰需要这种看似置身事外的、冷静的洞察,才能不断遵从初心,匡扶校正。
用户视角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将自身身份转换置入于享受产品或服务的角色中,从真正使用者的角度,去审视并像用户一样提出对产品的建议。
这两种视角的结合,是具有全局观的基础。
最后
第一次参与联机共读,高手云集,颇为震撼。于己来说有几点收获:
1、好久没有这么认真的写读书笔记了,而且觉得这种感觉还蛮爽,以后应该也会继续坚持,好习惯就此养成。
2、与高手过招,不断发现短板,不断精进弥补。高手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用来不断审视自我。我每天提交作业后,都会去看同学们的读书笔记,相互学习,乐趣无穷。
3、感谢组织者的辛苦组织。规则设计很明确,而且,还设计了即时奖励机制,很用心。
本书感悟就到这里了,期待还有下一次。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以上。
Keep G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