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50讲-预热篇3

预热篇之三-“行囊与装备”

#This is water

"The most obvious, ubiquitous, important realities are often the ones that are the hardest to see and talk about. Probably the most dangerous thing about college education, is that it enables tendency to over-intellectualize stuff, to get lost in abstract arguments instead of simply paying attention to what's going on right in front of us. "

“Learning how to think” really means learning how to exercise some control over how  and  what you  think.  It means  being  conscious and aware  enough to  choose  what  you  pay  attention  to  and  to  choose  how  you  construct meaning  from  experience.

毫不客气的说,即使有那些软硬件设施优良的名校,那些认真负责上心的教师,我们现在整体的教育系统都亏欠了孩子们。不论东西方,绝大多数名校,尤其是顶尖学校灌输给我们的,都是一套让人既排斥反感,又无力摆脱的单一化的价值观。教育变得被认知固化:认真听课,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考得高分。

孩子们最需要学习的东西往往不是从学校里,而是从旅行,实习,课外书,与人的真实交流切磋,以及其他校外的场景中学到的。

学校教育培养出所谓的天之骄子,越来越成为一群从喜好到选择都千篇一律、善于解决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成绩优异却内心无比却焦虑的,“优秀的绵羊”。

提到绵羊,你会想到什么?

性格温顺,却目光呆滞。

或只知低头吃草,或只知跟从牧羊人。一旦没有了牧人,或者“头羊”,就会很快失去方向,或走迷,或被野兽吃掉。

这就是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精英”: 选择相似的好学校,相似的好专业,毕业都去华尔街,说话的口气,表情,举止,关注的人物事件,连婚恋的对象也都定制化一般的相似。

更可怕的是,继续培养出更加定制化的后代,然后重复这个过程。

写代码的人都懂,最可怕的bug,往往是那些符合运算逻辑,可以无限运行下去的循环。因为你几乎很难找到该break的点在哪里。

教育,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显性表达,同时又引导和强化该价值观。是系统论中,不折不扣的正反馈激励。请注意,这里的“正反馈”和正向、积极、进步毫无关系。它只是一个不需要外部干预,自己就能一直进行下去的循环系统。也正因为如此,想打破死循环难上加难。

想理解这个正反馈,想想学区房。这里真正的赢家,恐怕只是等同坐收高额学费的房地产开发商。

我们到底在大学里做什么?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很多“高性价比”的第二梯队学校,有意将孩子送出国的家长们可以好好参考。常青藤大学的名头的确诱人,但适合才是最好的。与其想尽办法把孩子变成“斯坦福狂鸭”,不如选择那些长期来看更有益于孩子身心灵成长和健康的地方。

1. 好学校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

大学是人生中一段难得的经历,要利用好这几年的时间完成成长的过程:与过去“拿未成年当作不成熟的借口”做一个告别;对进入复杂的社会,险峻的职场做好准备。

在大学里,把自己的专业课基础打扎实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该着重加强在心理素质方面的锻炼,在情绪、性格方面成熟度的培养。“能力”比“技术”更重要。这包括:

2. 学会容忍和接纳,探知和确立自己的情感、心理边界。

进入大学以后基本上就是脱离家庭生活,食宿都和其他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同龄人在一起。生活上各个方面,都不会再有家长那般的宽容。刚开始的时候会很容易在小事上与人产生摩擦,不快,甚至是纠纷。17,8岁的年纪,正值性格沉淀稳固期,且尚有改良的可能。要利用好这个阶段,学会包容他人,学会接纳不同。未来进入社会,将遇到更多差异化的人和境况。现在历练的多,以后才不会“大惊小怪”。

经常看报导,在大学里出现各种心灵扭曲,耸人听闻的害人事件。而根据心理学长期的调查研究,其实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心理多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诚恳面对并积极修正。同时也要学着甄别他人可能的心理问题,做好防御和保护好自己。之前的江歌案,马加爵便是这样让人心痛的案例。

那些不能及时发现,更正,并修补的心灵,即使在大学侥幸没有出事,未来进入社会也仍然是“危险分子”,极可能造成更大的麻烦。

3. 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够找到并获得自己所需资源

上大学之前,大部分孩子每天专注的都是学习。物质精神上的需要和问题,多半都由家长和老师“包办处理”了。人生道路上将会遇到各种未知的问题,既需要自己在心理上能独立面对和决断,同时也要懂得协作,事半功倍的解决。

要清楚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想要在团队中具备领导力和影响力,就要能够和不同角色的人打交道:同伴,对手,异性,上级,“晚辈”。大学是很好的合作和博弈的练习场。通过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搞清楚自己的人生想追求什么,并且如何能够通过正当的手段得到。

抗挫折,抗打击能力。在中学里的一般都是同一个地区的孩子,而经过高考的选拔,在大学中集中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面对的竞争范围和深度大了很多。过去在自己小圈子里的那些优势可能很快就不复存在了,难免有失落。这个阶段需要积极的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把它看成是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的好机会。

在未来漫漫人生路上,挑战,失败和挫折是不可知,也是无休止的。每一次的打击过后,都提高了抗压阈值,都会让自己变得更坚强。积累经验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尽快得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心态复原和回归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4.培养端正的价值观和社会道德素质。

中学的圈子是非常单纯的。到了大学,生存压力和激励的竞争更加凸显出来。此时心智也需趋向成熟,不能再逃避责任。此时也是定下人生基调,规范道德意识的时期。这一条看似大而空泛,但却是贯穿人生的一条主线。

没有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人,即使能凭一两次的小聪明,或者投机取巧获得名利,但常言说但日久见人心,一旦被人识破,将很难再继续在组织和社会中立足。更可怕的是,不良的性格和习惯一旦养成和建立,再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5. 选择和决策能力

人生说到底是由一个个的选择构成的。在我看来,一个伟大的人,就是不管面对任何处境,都能看清局势,坚定果断的做出判断和决定,并有能力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

以上这些能力和素质,不仅重要而且是没有快捷方式能得到的。大学相比职场、社会,更像一个排练预演地带,对犯错仍有极大的宽容度,也有改正的空间。因此应该利用好这段时期,用于探索和尝试,在磕磕碰碰中,找到自己的边界和适配的生存技法。

6. 通识教育

近些年来,提到中国的教育问题时,听到有很多人在提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但到底何为通识?文科生去学编程计算机,理科生硬着头皮背历史,算不算跨界,通识?还是说,文理分科本就不合理?

在我看来,通识并不是简单的遍学所有的学科。且不说因为数量众多,其成本-收益率很低。由于工业革命后,大学里学科系统分类越来越细,通学所有,实际操作起来也不太具备可能性。

我认为的通识人才,应该是在掌握几门基础必要学科的前提下,能够迅速掌握新接触的知识,有能力且主动打通其他学科的边界。

那么,具体都有哪几门必须的学科呢?以下是我提出的参考科目,并我选择它们的原因:

语文

我觉得语文作为终身学习的必备科目,其表达沟通的作用不再这里赘述。我想在这里多说一点的,还在于它的一项功能:"隐形的社交密码“”。

在交流表达中所使用的词汇量,其难易复杂程度,语法的正确与否,都在无形中透露出自己的学识和见识。一个人即便有了知名大学的毕业证,也不能完全证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其道德与涵养的高低。更何况很多时候,在短暂的社交情景中,也不能通过“亮出”各种学历证书来赢得他人的好感与尊敬。

有经验的人,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从说话习惯和用词,读出对方更多也更真实的背景信息。而这往往就决定了是否拿到进入优质圈子的“入场券”。我们习以为常的使用中文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拿英语举例,不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表达,一个能灵活运用剑桥高级商务英语词汇,和一个只能使用高中英文词汇的人相比,前者给人的印象就会优于后者。

时常听人抱怨面试和谈朋友的经历,说明明感觉谈的很好,之后却被拒或没有下文。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此:言谈举止中的细节决定了成败。我们说不要以貌取人,但人终究不是完全理性,现实中往往容易“以言取人”。

数学

如果我在大学只能选择一门基础知识,那么我会选择:数学。

数学的严谨性和普适性:数学是一门唯一有可能在任何时空,任何场合中都绝对正确的终极真理。

数学的实用性:数学是强有力的理性工具。通过如概率知识和计算,可以帮助我们避开很多仅凭直觉会造成的误判和陷阱。

很多人对数学有误解,觉得门槛太高有畏难心理。我觉得,与其说数学只是少数聪明人才能掌握的,倒不如说,数学工具可以帮助所有人提高智商。

艺术

我在这里所谓的艺术学习,绝不仅仅是在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四处学画练琴之类。艺术更应该是作为一种心灵滋养,是为了去理解外部世界,为了表达自我多一个维度。正像学习语文是为了能更好的通过阅读来理解世界和他人,通过演讲写作来表达一样。艺术也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它既可以是抽象的色彩或符号,也可以是形象而生动的音乐或行为。

艺术使得人类可以调动一切可用的感官来与外界,与他人产生联接。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在欣赏诸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时,虽然无法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具体的感受,但从这些作品中所获得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却是真实存在的。内心和情感的边界被打通,灵魂也由此得到慰藉。

乔舒亚.雷默在《第七感》一书中特别强调了网络在未来的地位:我们将越来越生活在网络之中。人与他人,与组织,与整个外界,不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建立联结和协作的过程么?所以,所有有助于此的技能和学科,都应该是通识教育中必备的。

总的来说,大学是一个人主动学习的开始。那些具体的知识和专业技能,随着时代的进步会不断更新迭代,甚至是被淘汰。我们最应该学习和建立的,是那些可以让自己活在未来,可以跨越时间,地域维度的,可迁移的技能

大学不仅仅是教育场所,更是你未来的资源。在学校里尽可能多的去接触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

好好谈一场恋爱

没有什么人生,是一场恋爱不能启发你的。如果有,那就是更多次的高质量恋爱。当代人所追求的,是越来越高效的完成那些“必须的任务和目标”。然后呢,随之而来就是完成目标后的迷茫与失落。继而就是以更高效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见朋友如同赶场子、吃快餐。而深刻的关系恰恰相反,它需要人慢下来,深入持久去体验和感受。

在学校里,除了书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品行。 文理分科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为了更适应规模化和分工协作。一技之长给你谋生的手段,却未必能在一生的长期里滋养你的灵魂。

大量优秀的学生去了优秀的学校,选择却是类似的专业。“所谓的多元化,不过是32种不同的香草口味”。

书中一位来自常青藤名校的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我讨厌自己的活动;讨厌自己的课程;厌恶高中里所做的一切,而将来的工作也将会是令人厌恶的。我将如此度过余生。”

各种奖状,名牌,它们像游戏中获得的筹码一样,代表了你的身份,衡量着你的价值,也代表了你的命运。

愿我们都获得属于自己的无价人生。

- 果大

通识精读3《优秀的绵羊》

这些书也值得读

1.《盗火》

2.《教育思想的演进》

3.《教养的迷思》

4.《麦田守望者》

5.《穷理查年鉴》

6.《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7.《无尽的玩笑》

8.《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

9.《为博雅教育辩护》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识50讲-预热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