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庙会啦!(各地都有却又各不相同的奶奶庙)

从我儿时有记忆开始,每年阴历四月初一,是家乡过庙会的日子。

传说,家乡的奶奶庙始建于1400年前的隋朝初期,是为纪念隋炀帝女儿南阳公主在这里驻足而建,这个庙实际上是一个“行宫”。

四月初一日,是南阳公主一千多年前的进村之日,经过短暂逗留之后,就去了苍岩山。她出家在苍岩山度过了62个春秋,最后长眠在苍岩山上。可惜的是,曾经的奶奶庙在文革期间被彻底毁坏了。

但是,庙会的日子和过庙会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家乡附近的村子,不分大小,基本上村村有庙会,赶庙(当地流行语)不分老亲、新亲、远亲、近亲均可到过庙会村的亲戚家相聚,一般当天做客的人都在20人以上。

庙会的日子也多是农闲的季节,多在冬季和春季。现在条件好了,在庙会的正日子里,一般人家都要准备至少两桌酒席,一桌男席、一桌女席;也有一些灵活的商家推出了庙会酒席套餐,免费送酒席到家,十分方便(当然,酒席档次一般),如果想要准备好些的席面,还是需要主人家自己动手准备。

庙会的准备工作从大约一周前就开始了,和家里春节前大扫除类似,首先,各种收拾,把一些平时胡乱放置的东西整理收纳;其次,大扫除开始,把桌子、椅子、茶几、窗台都要擦得干干净净,扫地、拖地,连院子里的地也要清扫干净;最后,把床上、沙发分别换上干净的床单和沙发套。

从庙会的正日子往前数三、四天,就已经陆陆续续有小商贩到村子里摆摊,卖盘子、碗,新桌子、新板凳。一是因为家里来的客多的话,日常用的盘子、碗不够用,需要添置;二是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大家更愿意用一整套的盘子、碗,看起来整齐、漂亮。在这样的小集市上,好点的碗要卖到7元一只。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时候“砰”的一声,香喷喷的爆米花就出炉了,现在的爆米花又多了很多的品种。这些新品不仅颜色漂亮,口感也相当不错哟~~

除了爆米花,还要排队打烧饼,一是准备过庙会时待客,二是客人走时一般都要回赠几个烧饼。

庙会的头一天,俗称小庙。这一天,街上赶庙的多是一些家庭主妇。真正正庙的日子,大家都需要在家里招待客人,洗菜做饭,没有时间出门。

啰嗦了大半天,还没有说到庙会的重点——戏曲。我上小学时,学校里有个高70多厘米的土台子,这个就是专门的戏台子,每年过庙会我们都会放假几天(因为唱戏的人要占用我们的教室化妆)。

小时候,曾经扒在窗台上看那些演员们化妆,最爱模仿的也是那些唱戏的演员们,唯一会画的人物画也是戏服装扮。

后来,等我自己有了孩子,母亲还专门让那些化妆的演员们给孩子额头画了王字,据说这样孩子胆子就会大,但目前看来,好像还没有应验……

印象中最深的一出戏是《王莽赶刘秀》,因为是晚上,灯光突显舞台效果,当时也已经识字,配着台子旁边屏幕上的台词,仿佛也能听得懂演员们的咿咿呀呀。

说老实话,过庙会既浪费钱(集体筹钱准备戏曲,还需要准备酒席、各种食物、酒水饮料)又很累(需要打扫卫生,准备好几十人的饭菜和饺子,客人一般都要吃完晚饭再走)。

但是为什么庙会的传统能一直保留下来呢?

我觉得原因有三:一是庙会多在农闲时间,不会影响地里的活(未来随着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扩大,庙会也可能会逐渐消失);二是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再好的亲朋好友之间也需要走动;三是信息交流沟通的一种途径,在庙会这种场合,时间比较宽裕,信息交流充分。

你的家乡也有庙会吗?欢迎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家过庙会啦!(各地都有却又各不相同的奶奶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