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些不该发生的说起…

从那些不该发生的说起…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网络时代,让人都成了千里眼,顺风耳,让每一件极端怪异的事儿在网络这个放大镜下放大,如潮汹涌推送到你面前,不由得你不信。

近日,总在爆料一个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在恒睿基金不堪工作压力自杀的事,追寻事发前的思想轨迹,都感觉工作学习的压力大,极度压抑,难以承受。这跟以前曾爆料过的浙大硕士生春节假期间投湖自尽的事件如出一辙。

对这些花季少年的英年早逝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但冷静一想,这都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家庭教育缺失才导致其本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对此该由相关部门和天下父母引起关注和警醒。

从市场经济长期以来,社会与家庭之唯学历论来评判一个学生的优劣已经成了社会与家庭的普世认知,似乎只要一个人的成绩足够好,学历足够高,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导致这样的学生被大量的一批批被复制出来,进高校,到社会,但实践证明,这些所谓的优质生源其实都是在生活和社会中经不得风雨的大棚豆芽菜,人生还没有真正迈开脚步就过早地凋零,离开了人世。

从那些不该发生的说起…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有,在家庭教育中,尤其在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天下大多的父母误入歧途,思想认知中,学习和成绩是可以排斥一切的存在,孩子刚会呀呀学语,家长便吧大量的学前读物摆在面前,强行灌输,人前显贝,殊不知,当初的神通曹冲和孔融经历了人生那次最大的烟花以后,都是寂寂无名,没有任何太大的人生作为。孩子一旦背上书包,家长便不辞辛劳地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才艺班,把一个小学生的日常业余安排的满满当当,仿佛孩子就是一个物理容器一般,只要有空间,就可以把家长想要的和给孩子的那些知识都一股脑儿装进去才心里踏实。

然事实证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其实,父母这样大的付出不一定完全能得到预期的回报,孩子也是人,自有它的天性和禀赋,自有它的兴趣喜欢和取舍,强加是换不到的,只要是人,一定离不开学校和社会这两个必然阶段,而对于一个孩子完整健康的人格塑造和兴趣培养才是家长应该必须适时完成的,它的完成与否,塑造和培养的是否成功,将直接就造就一个孩子的人生基调和底色,如今父母,拔苗助长者有之,学习以外生活全包者有之,舍本逐末的人大有人在。孩子成了尊贵的皇帝,父母成了跟包的奴仆,从而造成了孩子内心感情的淡漠和极端自私,在他们的幼小的内心深处,似乎它们得到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一句话,父母都是该它们的!孩子,在它们庸俗庸俗的认知里,想到的只是孩子的成绩和学历,忽略或忘记了在学校和家庭之外还会有做人道德的支撑、自然的阳光、社会的责任和生活的风雨。

从那些不该发生的说起…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说这一类倶说压力沉重的学生,即便你们走上了家长为你们设计的这条人生路,可父母那颗初心都饱含着对你满满的爱,进了大学校门,你们倶已是成人,只要是人,只要你活着,谁没有压力?谁不曾经历?谁不要有责任和担当,谁的父母不是把自己的爱子用心血之力培养到如今?你们的选择,于人来讲,叫软弱,叫自私,叫懦夫。你们的行为,于亲而言,更让父母和亲人失望和痛心。

悲其无知,哀其不幸,怒其熊种,无它。

一块无用的废材

半生投资的失败,

此生债主的投胎,

只有高昂的成本,

没有期冀的未来,

半世的艰辛投入,

换来的是彻底的绝望

哭干的眼泪,老来的无助,感情的空白…

无语…

从那些不该发生的说起…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那些不该发生的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