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高大上的知识迁移到底是啥意思?

王振华


很多讲学习方法的书籍、文章中都提到了一个概念——知识迁移。那到底什么是知识迁移呢?其实就是汉语中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就是把一个概念、理论、方法套在其他领域、事情上,看适用与否。

在我看来,要想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需要两步:


一、总结、归纳、抽象的能力

当你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之后,就要进行总结归纳,将你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抽象成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去掉那些无关大局的细节,只保留核心本质。只有这样,形成的方法论才能更加通用、普世,才能用在更多地方。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读书等方式直接学习到他人的概念、理论、方法论,这些都是经过了抽象的,所以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二、类比、发散思维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第3章 管理 第5节 并行串行 中对举一反三有以下论述:

无论学到了什么东西,都可以接着问自己:“那……这个道理还可以运用在什么地方?”反复问自己这种简单问题,能够锻炼自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以我自己为例,我反复阅读《把时间当做朋友》之后,这个概念、心态、思考方式深深刻进了我的大脑中,于是我写了《把问题当做朋友》这篇文章,以后还计划写《把自卑当做朋友》,。

我为什么会产生写这两篇文章的想法?因为我认为:李笑来老师之所以“把时间当做朋友",因为他发现“时间不可管理,它只会自顾自地流逝,没人能挡住它的脚步。只能与它相伴,与它共同成长”,就和朋友一样。试图“管理”朋友,只会失去朋友。

而问题、自卑也是一样,你的生命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产生自卑情绪,无法完全避免,只能面对现实,转换心态,心平气和地去解决问题。


比如“教是最好的学”,这已经是个道理了,已经经过一定的抽象了。但你还是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抽象: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你把自己学会的知识讲解、教授给别人,反而能促进你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那你就可以想想那些同样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活动,看这个理论能不能用得上。比如写作,输出其实最利于改善输入,因为你要想有高质量的输出,就必须逼迫自己进行高质量的输入。比如知行合一,行动能有效促进认知的升级。


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鄙视死记硬背,都认为只有理解了才是真正的学会了。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想探讨的是:到底怎样才能算是理解了?有什么判断的标准吗?读书读到所谓的“理解了”的程度就够了吗?

其实,大部分人所谓的“理解了”,只是理解了字面意思而已。或者说,只是理解了一段话所描述的事情本身的逻辑而已——这只能用于应付考试,对实践却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

有人可能会说了,难道理解了这件事本身的逻辑还不够吗?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是无数的,如果你只是学会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怎么解决,那面对知识的汪洋大海你只能望洋兴叹。真正有用的是要做到会运用你学到的理论,并且能举一反三。这就需要学会作者的思考方法,要能抽象总结出一般规律,这才是真正完成了学习。


成甲老师在《认为除了买菜,数学在生活中没用的人,都吃了大亏》这篇文章中写到:

“非线性“是一个数学概念,看起来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关系。
前些天,还有一个朋友和我说,他的高中老师曾在课堂上和学生讲:初中以后的数学,都是用来考试的,以后根本用不到。
其实,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很多,这种看法并不新鲜,但是,一个高中教师在课堂上都公然这么说,可见我们对数学的误解有多深。
事实上,在我看来,数学概念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之一。是的,你没看错,数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思维工具,而不是计算工具。

其实:

  • 任何一门学问、学科除了在学科内的用处之外,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的应用范围更广泛,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肯定还可以应用到很多其他问题上,只是大部分人认识不到学习一个知识还要学习其背后的思维模型、思考方式而已。

  • 大部分人都认为哲学、数学、物理学这些学科抽象、难以理解,和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只能用于考试,认为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才贴近生活。其实越是硬科学,其研究成果、结论才越坚实、可靠;越是抽象的学科,其适用范围才越广。这也是查理芒格非常提倡硬科学的原因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起来高大上的知识迁移到底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