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影飘摇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晴
晚上出去遛弯儿有固定场所,航校训练场外的大马路。
航校,是我们对中国空军第三飞行学院的简称,坐落在市区边缘,营房、办公区、训练场、休养所等设施遍布周围方圆几里。训练场有几千平米,位于整个所属区域中央,没有驻军的时候,百姓办个证件也可以进去活动,但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在场外活动,每晚不同时段绕着训练场锻炼的居民有近千人。
训练场周围的马路和人行道都宽敞,机动车少,尤其是人行道两边老树林立,树大多是1949年学院落成时栽下的,论在这片土地上的资历,它们尚是我们的前辈。
从九月份开始有新兵入驻,这块宝地就更加地热闹。每天来时人未到,高亢的口号声已先行传入耳膜,口号声里传达出的昂扬与振奋,让我这拖沓之人的脚步也不免有了力量。
军人的橄榄绿曾是我的挚爱,爱那份庄严,爱那份挺阔,爱那份生机盎然,甚至只要一个男人穿上军装,无论他长相如何,在我眼里都是一个字:帅!
不知道今年的新兵来了多少,显然这训练场容不下,不断有一支队伍从前门出去,另一支队伍从后门进来,轮换训练。于是我们这些围着训练场遛弯儿的闲人,就有了与人民子弟兵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还是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有的甚至还带着婴儿肥,肩膀算不上厚实,迷彩装显得很宽松,望向人的眼神怯生生,有点儿新奇。给我的感觉:这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孩子,与我心中挺拔的军人形象差得远呢。
想想也是,我那二十岁的女儿,偶尔从学校回来,还被我们左一声“宝贝”右一声“宝贝”地叫着,那些新兵也就十八岁,更是父母心中的宝贝了。只是如今他们成了军人,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开始了用自己的钢筋铁骨为国家竖起铜墙铁壁的征程,人们望向他们的目光里难免会多一重标准。
和平,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战争意味着流血和牺牲,没人喜欢,可战争偏偏又是人类发展最大的威胁,不得不防。
这一阵在看《巨人的陨落》,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同国家几个家族的故事。
二十世纪初的那场战役中,数以千万计的热血男儿走上战场。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如果适龄而没去参军,将被他们视为自己终生的耻辱,无颜面对乡邻。
前几天朋友小聚,我偶尔说起公司的产品多用于航空航天军事船舶等武器装备配套系统,雅一脸严肃地说:“那你们的产品质量一定要好,否则这一发炮弹打出去,跑偏或者提前爆炸了,伤人或者误了战机怎么办?”
雅现在自己做生意,但她曾经是一名女兵,看来多年的商场迂回并没能泯灭部队留给她的军人良知。我说:“放心吧!我可是军工单位老人儿了,知道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和她讲起了一次出差的感受。
因新品任务去北京航天城,两天的时间里且不说工作完成得怎么样,心灵受到的震撼却是前所未有。没有人说教,当看见五星红旗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大楼前飘扬,当走近中国航天员中心的体能训练馆,当亲手抚摸航天飞船的大模型,我由衷为祖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到骄傲,为能够成为军工企业的一名员工感到自豪。当时我就想,就为了自己曾与这块土地有过亲密接触,曾与飞行员们在同一座大门里进出,我也要努力工作,尽管我的力量薄弱贡献甚微,但使命同样神圣。
人的确需要一种正义的向上的精神,与物质无关,与地位无关,与出身无关。在那一刻,我觉得这不是口号,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为人的情操,当人沉浸在这种情操里时,是幸福的。
雅说:“我战友的儿子在国内读的名校,之后出国读研读博,战友告诉儿子,四十岁之前一定要回国,要把所学奉献给自己的国家。这是他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不是说给别人听的。”
雅的战友和雅一样,生命里那段当兵的历史,已经把浓浓的家国情怀深深融入了他们的血液里。
今天又来遛弯儿,几支队伍在训练场的跑道上跑步,中间的场地里有士兵在练动作,口号声此起彼伏,像是在比赛。一支队伍竟然别出心裁地高声唱起了“葫芦娃、葫芦娃……”孩子的天性展露无遗。路人一边观看,一边宽容地微笑,他们是士兵,也是孩子,走上战场,他们就是英雄。
拐角处的草地边上,有个士兵可能运动后不舒服,蹲在地上呕吐,旁边一个战友陪着。做母亲的人,天下的孩子都是孩子,看着有些心疼。训练场的后门边上停着一台治疗车,只要有训练就一直停着。
从父母手里的宝贝成长为扛起钢枪为国戍边的战士,他们的付出我们都感恩,我们会以同样的尽职尽责不负为人之道;他们的辛苦国家会记得,功勋是小,理解为高,国泰民安,我们共同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