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是最高的权威

    今天船长让我们阅读《个人形成论》的第一章《我是这样的一个人》,听完之后,再来翻阅书中的内容。我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对这一章的喜爱之情。最近我在线下课程中的体验,都在不断验证着罗杰斯在本章表达的内容。那种被接纳和被理解的喜悦,以及被接纳之后的变化,听起来很神奇,但都真实的发生着。

    在罗杰斯对自己经历的描述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当我有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成功就是自然发生的。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就像电影《心灵捕手》中尚恩教授说的,遵循自己的内心就好了。只要能够遵循自己的内心,一切的发生都是水到渠成。

      周末我让孩子跟我一起看十大名校的视频,我们选了复旦大学,她虽然最初很期待,但后来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我自己看的热泪盈眶,人家却并不感兴趣。我当时心里是不太能接受的。当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期待之心,这份期待让我不能接受孩子当下的表现。孩子有孩子的兴趣点,她难道一定要跟我有一样的兴趣吗?

      昨天晚上,孩子搬着我前天拿出来的《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这本大部头看的津津有味,说有些地方她特别感兴趣。今天读到罗杰斯自己小时候研究大部头的经历时,我想到了这一幕。是的,没有人规定孩子就不能读很厚的大部头书。只要是兴趣使然,孩子可以进行任何能够吸引她的探索。那是属于她自己生命的非常宝贵的一部分。

      罗杰斯在后面描述了他的体会,在生活中的体会,在治疗关系中的体会。每个体会都让我感受到深深的共鸣。当你感到不舒服时,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是没有意义的;当一个人越能允许自己成为真实的自己时,TA越有效力;一个人越能理解和接纳真实的自己,就越能理解和接纳他人做真实的自己,这份理解和接纳不仅带来双方的变化,让双方能够超越现有的存在方式,还带来双方关系的变化;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理解是以一种双重的方式丰富自己;每个人都有基本上积极的趋向;生活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总是在变化形成的过程之中。

      “我越向我自己的真实以及他人的真实开放,我就越不可能有一种要去“安排一切”的冲动。当我尝试着聆听自己,聆听发生在我身上的经验时,当我尝试把这同样的聆听态度更多地传达给另一个人时,我就越发地尊重复杂的生活过程。”罗杰斯的这段话带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们越对自己真实坦诚,对自己的一切经验持开放的态度,我们就越容易接纳他人的各种体验。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像我的老师更是知己说的“每个人的智慧都本自具足”,她说,自己做的不过就是唤醒而已。这也让我一下子理解了佛教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每个人都是未来佛,内在的佛性和慧根不过是被妄想执着暂时掩盖了而已。这一点不仅让我更加信任自己,也更加信任我的孩子。更加能够允许和接纳她对于生活的各种探索体验。那是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罗杰斯在这一章中说,理解他人特别不容易。因为我们的文化教导我们要一样,我们骨子里很难接受不一样。第一反应就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做个判断。这一点,我个人也有特别深刻的体验。很多时候,别人跟我讲个什么,我第一反应就是先评判,评判一出,就再也看不到对方内在真正发生什么了。有时候人家说什么,我还急于给建议,证明我有能耐。放下自我的防御,坦诚的面对真实自我不容易,因为要体验那份深深的恐惧和挫败。

    罗杰是在最后说,如果世界上确实有一个叫做真理的东西,那么我相信,这个自由的、个人探求的过程应当是趋向于这个真理的。这一点是我以有限的个人方式所获得的体验。现在来看这个自由的、个人探求的过程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曾经在潜意识中对于确定性无比依赖,凡事都希望能事先安排好,觉得这样才踏实和安心。其实这不过是让我不去体验那份面对未知的恐惧而已。而如今,我突然感觉到能够自由的探索不确定的未知是多么美好而令人向往的一件事啊。


体验是最高的权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体验是最高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