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原来你看的很多励志书都是错的

《万万没想到》有一个章节专门探讨了“励志”这个热门话题。

当我们谈及“励志”时,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是去感动他人,还是去激励自己,还是其他呢。

打开任何一个图书网站,随便搜搜“励志”这个分类,会出现几千本图书,范围涵盖为人处世、人脉、气场、成功人士传记等等,每个人都能说出几本典型的励志书,比如我多年前年看过的《陈安之》、《徐鹤宁》、《21岁当总裁》、《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等等。

这些励志书、成功学的书,读后给人一种由内到外的力量,收获到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强大的意志力:那份执着、自信、积极态度、强大信念等都是成功人士的最突出的个性。

于是,我们也开始模仿,义无反顾的投入更艰苦的奋斗中去,什么白眼、嘲笑、零结果,都不会让我们放弃,成功人士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坚持就会有结果,努力一定会成功。就算最近四处碰壁,那也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不够。

可是,一段时间过去,渐渐的我们都坚持不下去了,因为坚持下去的要么成功了,要么早已经疯掉了。

普通的我们再度回到普通人,望着那些近在咫尺的成功名人,更加厌恶自己的放松和懒惰。

但是你想过么,这些励志书的案例和方法真的还适用么?

就算书上的故事是真的,但是他当年拼搏的环境与我们所处的环境一致么,如果时过境迁,我们又该做什么调整呢?

《万万没想到》的作者万维钢老师却指出,不是说励志不起作用,而是这些所谓的励志书有问题,它们侧重的是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力量,却忽视了追求事实的共同点和可复制性。

更通俗的讲:那些书并不是励志书,而真正的励志书是这另外一个样子的。

他们往往这么做:基于实验事实、立足于数据统计、使用一系列分析模型、论证结果。做好了这四步,再提炼出经验,才是科学的励志。代表书就是《刻意练习》。

相比之下,前者更像是感性的分析,而后者则是逻辑的推理。这更是文科生思维与理科生的区别。

科学家最常用的正是这种实验与统计的思考方式,一步步接近事实,并且发现规律。

同样,科学的励志关注的不再是个人的内心力量,而是去发现一个普遍使用的规律和方法。

正如一个实验:

美国对影响大学生的成绩的30多个品质做了研究,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品质对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影响。而其中真正起到作用的自由一个:自控力。

同样,在推动生活与工作的很多因素汇总,最关键的也是自控力。

那么,这里提到的“自制力”与开篇提到的个人力量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个人力量往往被有意夸大和妖化,更容易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和震撼。

其次,自制力不是一个人的特点,而是综合对比众多成功人士提炼出的成果。


当然了认识到自控力的关键作用后,下一步需要了解影响自控力的因素,因为自控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循环往复的,它也需要能量的补充,最具代表的就是可消耗的意志力。

为了补充意志力,我们需要做几下几件事:

1、常立志,也就是树立目标和方向;

2、从为习惯入手,比如《微习惯》里“一天挑战一个俯卧撑”的习惯养成;

3、同频氛围,不在于你跟哪位大咖学习,而是要选择同频伙伴,互相促进。

按照这样步骤拆解,原来励志也是有法可循的。


想想看,依照这个标准,你读过的真正励志书还有几本呢,都是哪些书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万没想到:原来你看的很多励志书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