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五章 精神分析流派:新佛洛依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聚集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许多人后来与佛洛依德分道扬镳,他们当时与佛洛依德分歧很大,但是若站在现在的视角看,他们的贡献是使得佛洛依德的理论更详尽准确,而不是行程了更激进的人格新流派。因此人们称这些理论为新佛洛依德学说。
佛洛依德理论的局限性与弱点
佛洛依德理论的局限性,也就是新佛洛依德理论家们主要的三个主张:
- 新佛洛依德理论家大多拒绝接受成人人格在人生前五六年几乎完全形成的观点。比如:青少年期和成年初期的经历对人格形成也很重要。埃里克·埃里克森特别指出,人格的一些重要方面会持续发展,一直到老年期。
- 新佛洛依德的学者对人格的本能根源的观点提出挑战。尤其是佛洛依德不承认许多重要的社会文化力量影响着“我们是谁”。
- 许多理论家不喜欢佛洛依德理论的整体消极色调。佛洛依德描绘出一幅悲观的、有失体面的人类本性图景----人在很大程度上被本能和无意识的力量所控制。(笔者:并且在五岁之前已经确定,以后也难以更改,确实有些灰暗)后来的理论家,不管是精神分析学派还是其他学派,都对人类和人格持有更积极的看法。一些理论学家指出了人在自身潜能得以实现时获得的成长体验和满足感等色调积极的观点。
(笔者:下面会按照理论家来分别介绍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论,后续其他五个流派的理论部分也均是按照理论家来组织章节的。在书里还配有各个人的生平介绍。阿德勒的一生就像他的《自卑与超越》一样是用毕生努力克服自卑感的榜样。这本书真的非常易读,建议读者能够读原书的就读原书,就不用看我写的这种只提炼结论没有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历史溯源的拆书了。这也是我写拆书的初衷之一。O(∩_∩)O)
阿尔佛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是第一个从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与佛洛依德决裂的人,阿德勒将自己的学说命名为个体心理学。很不幸的是他和佛洛依德之间的分歧最终变成了私人恩怨。
一、寻求优越
阿德勒和佛洛依德的一个本质不同就是他们对人类动机的描述。佛洛依德用性和攻击性来描述人的动机,而阿德勒认为,只有一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他称之为寻求优越。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出生就有深深的自卑,用一生努力去战胜他们的自卑感,也就是寻求优越。例如对商业成功人士的分析中,佛洛依德往往用升华来描述这些人,阿德勒将其看做是寻求优越的结果,向领导人的位置每前进一步,都会提供一次暗示:这个人并不自卑。(笔者:我想到亚马逊创始人的贝佐斯的私生子身份,很多人就认为这是他获得商业成功的驱动力来源。)
二、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同佛洛依德一样,阿德勒也承认出生后刚开始的几年对人成年后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不同的是阿德勒还同时强调父母的重要作用。溺爱会剥夺孩子的独立性,引发孩子更强的自卑感。而被父母忽视对待的孩子会冷漠多疑,成年后亲密关系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
三、出生顺序
头生的易被溺爱,中间生的儿童会形成对优越感的更强烈追求,末生儿易被整个大家庭溺爱同时也容易产生更强的自卑感。
卡尔·荣格
令佛洛依德最痛苦的反叛或许是卡尔·荣格,佛洛依德曾将荣格作为自己这一运动当然的继承人。荣格与佛洛依德分道扬镳后建立了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观点一开始让人困惑,因为他其中混杂着很多古代神话和东方宗教观,一旦克服这些概念的困惑,荣格同时也是最能引起兴趣、启发思维的人格理论。
一、集体无意识
荣格发现依恋母亲、害怕黑暗、接受上帝或者某一些神,这种体验贯穿于所有文化的过去和现在。为什么呢?
荣格认为有一种佛洛依德完全没提到的集体无意识,区别与个体无意识的存在。这些思想被压抑在意识之外,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具有的无意识内容,对所有人都相同。
集体意识由原始意象组成。荣格将他们称为原型。
二、一些重要的原型
三个重要的原型:
女性原始意象(阿尼玛):男性身上女性的一面。
男性原始意象(阿尼斯玛):女性身上男性的一面。阿尼玛和阿尼斯玛引导人们去寻找爱情伙伴,“一个男人,在对爱情的选择上,受到与他本身无意识的女性原始意象最吻合的女性、即一个能立刻接受他灵魂投射的女性的强烈诱惑。”
阴影:比喻人格的阴暗面。一部分存在于个体无意识中,是被压抑的消极感情;另一个部分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在所有文化中,善恶都被人格化,是最普遍的主题。与佛洛依德的投射相同,如果我们不能将善和恶整合进自己的整体中,我们就会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恶。
三、集体无意识的证据
对荣格观点的批评就是其科学性,很多人以为荣格是完全从幻想中提出他的观点的,实际上荣格对世界各文化的普遍研究和自己治疗师生涯中得到了很多无可置疑的证据。这些“证据”并非从实验室实验中得到的有数据,而是通过考察神话、文化象征物、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陈述来证明的。
埃里克·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从未获得大学学位,与佛洛依德相识是因为自己在佛洛依德的一位病人和朋友的子女开办的学校里工作。他最终成为心理医生,形成了自己关于人类人格本质的理论。
一、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
佛洛依德将自我看作本我冲动和超我命令之间的调停人,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对强大而独立的部分,其目标是建立人的同一性,满足人掌控外部环境的需要,他的理论中的这部分称为自我心理学。
同一性指人对自己的唯一性的认识,以及从过去到想象中的未来的连续感。同一性危机指人在缺乏明确的“我是谁”的感觉时所产生的混乱和失望。人们都可能在一段时期觉得自己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向不确定。
二、人格的毕生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在一生中持续发展,并且划分出人都必须经历的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人至关重要。在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面对两条不同的前进方向,这些岔路口代表人格发展的转折点。他把这些转折点称作“危机”,怎样解决危机决定着我们人格发展的方向,并影响到我们怎样解决后面的危机。(笔者:关于人生阶段的划分等问题在发展心理学中也有其他很多划分方式,对危机的观点也各有不同,埃里克森的理论是比较知名的之一。)
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从出生到1岁之间,新生儿完全处在周围人的疼爱中。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信任感,对这样的儿童来说世界是个好地方,人人充满爱意,容易接近。反之形成基本不信任,就会进入一种对他人怀疑和退缩的生活模式。
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1岁以后的婴儿开始想知道是什么使自己与周围的人和物联系起来,外界的什么东西是他们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他?如果允许他操控自己能遇到的各种东西,儿童就容易充满自主性,感到自己强大而独立。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一年龄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对周围环境中的物品与事物进行探索并施加影响,就会产生羞怯和怀疑的情感,会对自己缺乏信心并依赖他人。
主动性对内疚感:随着儿童与其他孩子交往,开始社会环境的挑战。儿童通过寻找玩伴,编排游戏,形成一种主动性的感觉。儿童学习到了怎样设定一个目标,怎样充满信心地应对挑战,开始形成志向感和目标感。没有形成主动性的儿童在这个阶段会产生内疚和顺从的情感。他们缺乏目标感,在社交和其他场合很少表现出主动性。
勤奋感对自卑感:大多数儿童进入小学,都会认为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但不久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要与其他的孩子展开竞争,为学习成绩,为了受人际欢迎,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为在体育比赛中胜利等等。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天分和能力与同伴比较,如果成功他们的能力感会增强,这使得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但失败体验会使得儿童产生无能感,导致对创造性和幸福感的不良预后。在青春期躁动和青少年时期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儿童要么形成勤奋感和对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的信心,要么形成自卑感和对自己的天分和技能的低评价。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少年期是一个迅速变化的时期,也是成年期之间相对较短的准备期。青少年期是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年轻人开始对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提出疑问:“我是谁?”如果能圆满回答这一问题,他们就形成了同一性的感觉。这使他们能对个人价值观和宗教问题独立作出决定。他们懂得了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遗憾的是,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较强的同一性感觉,相反,他们陷入角色混乱之中。
亲密感对孤独感:青少年很快进入成年初期,此时年轻人寻求一种特殊关系以在亲密感和情感方面获得成长。这种关系的结果可能是结婚,或者没结婚却和人一起分享亲密感,也可能很遗憾,结了婚却没有亲密感。在这一阶段不能形成亲密感的人,将面临孤独感。他们可能经历了肤浅的关系,但从未在真正的亲密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他们可能回避情感投入。独身生活方式有方便之处,也可能得到一时欢愉,但假如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也会压抑情感发展和幸福感。
繁衍感对停滞感:进入中年,人们开始关心对下一代的指导。做父母者感到,他们通过对父母的影响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无子女的成人通过与年轻人一起工作,或者在培养侄子女、外甥子女中发挥积极作用,也使得生活更丰富。没有形成这种繁衍感的成年会会陷入停滞感当中,这是一种空虚感和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怀疑。有一些人很少从这个过程中获取快乐,对父母和子女来说都是可悲的。
自我完整感对绝望感: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危机要解决。对过去经历和生命终结必然性的反思,使老年人要么产生一种完整感,要么产生绝望感。
卡伦·霍妮
与很多新佛洛依德者不同,卡伦·霍妮不是佛洛依德的学生。霍妮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探索了文化和社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她赋予社会影响以突出作用的观点,反应在他对精神分析流派的两个重要贡献中:关于神经症的观点和他所谓的女性心理学。
一、神经症
卡伦·霍妮认为神经症人群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拼命与不适当感和不安全感进行搏斗。尽管他们最终用自己的行为把别人驱开,但他们的内心是胆怯的、可怜的。他们的特点是陷入自我挫败的人际关系,这些人与他人互动的方式阻碍他们形成无意识中渴望的社会交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破坏性的人际交往方式其实正是他们避免焦虑的一种防御机制。
虽然原因相同,但神经症人群却有着三种截然不同,完全相反的表面行为方式。其实下述的三种行为方式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大多数人都会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焦虑,但神经症患者在各种社会交往中,只具备使用其中的一种的能力。
接近人群:他们强烈的需要被爱和被接受,不加选择的依附于身边的某个人,因为他们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比孤独和被冷落好。这种人不是爱别人,而是依附于人,他们不是和别人分享情感,只是得到情感。由于这样的神经症方式,每一段新的关系都不会长久。
反对人群:应对焦虑的另一种方式是与他人战斗。这很像佛洛依德提出的投射概念,这些人总是在别人对他们下手之前,先对别人下手。只有能得到好处时,他们才与别人建立关系。与这些人交往一定是肤浅、令人难堪和痛苦的。
脱离人群:这种神经症的人把回避情感、爱和友谊作为处世之道,认为避免焦虑的最保险方式就是不参与。爱上这类人肯定是一个错误,感情得不到回应,因为他根本没被感受到。这种关系对双方都是肤浅和单向的。
二、女性心理学
应用:精神分析理论与宗教
佛洛依德认为宗教行为是一种神经症的反映,它始于婴儿的无助感和对有力量的保护着的渴望,这个人也许是父亲。上帝不过是以幼稚的方式造出来的,为人们提供安全感的无意识的父亲式人物。
埃里克·佛洛姆认为,人们求助于教堂强大的权威,是为了逃离无力感和孤独感。我们都是个体,要对自己负责并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对此的认识使得很多人感到恐惧。宗教为这种恐惧提供了避风港。
佛洛姆把宗教氛围专制主义宗教和人道主义宗教。前者强调人们在一个强有力的神的控制之下,后者强调神只是我们自身力量的象征。
评价:个人叙事
使用个人叙事测量人格
使用个人叙事的研究者通常对受测者进行访谈,有时也会让受测者书面回答问题。但是如何把这些描述转变为可以把人们进行比较并检验假设的资料呢?
首先,对访谈录音进行转录为文字。然后,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对材料进行编码。例如,研究者编码转写时候会计算某一主题被提及的次数。多数时候由两个或更多研究者对同一份记录进行编码。
对个人叙事的记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是比较稳定的。但这种方法也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研究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这种自传式的表达。个人叙事是一种选择性的表达。也有对此辩驳的研究者认为,虽然可能缺乏准确性,但人们挑选的记忆中的事情和构建自己过去的生活的方式是主动的。一个人相信某个悲剧塑造了自己的性格,比那个时间是否起了这样的作用更重要。
繁衍感与生活经历
一些心理学者发现,个人叙事特别适合考察埃里克·埃里克森描述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很多研究集中于第七个阶段,繁衍感对停滞感。
新佛洛依德理论的优势与批评
优势:
- 详细考察了被佛洛依德忽视或者未加强调的一些重要概念。
- 把很多新概念引入心理学文献,很多观点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如同一性危机、内向、自卑情结等。
- 衡量理论价值的另一个点,看它对后来的理论学家和心理治疗师的影响程度。这方面,新佛洛依德学说可以说是成功的,很多新佛洛依德学说持有的关于人类的乐观色料,为人本主义理论铺平了道路。
简而言之,新佛洛依德理论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精神分析流派的各部分更适合心理学者和非心理学者的口味。然而新佛洛依德理论家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佛洛依德相比,甚至把这些理论加在一起也没能达到佛洛依德的水平。
批评:
- 佛洛依德理论的局限性也存在于新佛洛依德主义者的著作中。
- 新佛洛依德学说作为一个群体,常常过分简化或忽视一些重要概念。没有一个人像佛洛依德那样,涉及那么多问题,做了那么深入的探讨。
附录:《人格心理学》笔记索引
- 什么是人格
- 人格研究方法
- 精神分析流派:佛洛依德流派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 佛洛依德流派:相关研究
- 精神分析流派:新佛洛依德注意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 新佛洛依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 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 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 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研究
- 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
- 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相关研究
- 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 认知流派:相关研究